..續本文上一頁陀等等,這不足爲奇。你看有人活著,他是如此的貪婪、如此的狡詐,他這顆心就是一顆餓鬼的心,當他現在作爲人的這種福報凋謝的時候,他馬上就會投生到餓鬼道,而投生到餓鬼道他的業因從哪裏來?就是他在人道的時候一直沒有去忏悔、去修正這顆餓鬼之心啊。所以有的人現在雖然業報身不好,比如說醜陋不堪,長得跟畜生差不多,但是現在他的心開始修行、開始忏悔,他不斷地積累這種人天福報的心,那麼當他的報身變滅的時候,業力牽引著他就會投生到人天善道中,所以這就是這個道理。有的人雖然外形是人,但是其實無異于畜生;有的人雖然外形非常拙劣,但是內心的珍貴早已經不再是這種惡劣的境界了,而生與墮、好與壞全看他這個時候當下是什麼心就決定了未來,所以我們一個修行的人,先要把人道修好,如果你連人道都修不好,你又如何進一步求得解脫道呢?人道的標准是什麼?就是五戒,你是否日常生活中舉心動念當中奉持五戒呢?大家這個時候還要深入了解五戒的種種相貌,以此來衡量自己,這樣才能說我在修行,修成一個圓滿的人格,以這個做基,才能夠修行止觀而得解脫。那修行止觀在這個階段,也是爲了讓我們更好地持好這個五戒修成人道,你如果人道都修不成,你來生隨落的是叁惡道中,那是很容易的,那往生淨土、往生善道根本不可能,所以我們今生必須修行。現在很多修淨土的人認爲好像我可以帶業往生,你帶的這種畜生的業,你能往生淨土嗎?絕對不會的。所謂帶業往生就講的是,我雖然沒有像佛陀那樣,比如說我只證到初果羅漢二果羅漢,或者說我沒有斷除這個,即使還沒有證果,但是我努力修行,善根利的緣故能夠往生淨土,但是業並沒有完全斷盡,這是所謂的帶業往生。帶業往生絕對不是說,我現在的整個狀態還是個畜生境界,我以畜生境界回向往生西方、往生淨土,他就能往生,絕對沒有這麼一回事,所以這樣想的人是不知因果、自欺欺人。要對生死感到怖畏,求生淨土,而不要反過來說,求生淨土很容易不需修行帶業就可往生,這簡直是顛倒邪見,難道你就不怕墮入叁惡道中嗎?要想不墮入叁惡道,你必須奉行叁皈五戒十善,所以修行是多麼的重要。但是修行它是有層次的,像你這樣人道都修不來,你又如何修解脫道呢?更不可能。就像一個現實的人,如果他對自己現實人生都不自愛,都不想去增上它,他又如何想到未來世更好呢?他如果連未來世更好的心都沒有,他如何會想到說去解脫輪回的痛苦而得到聖果呢?對不對?他如果連解脫輪回的痛苦得到聖果的心都沒有,他如何會有菩薩那樣的大慈大悲來成就佛果呢?是這樣一層關系,所以我們今天能修行,真的要老實爲道,諸法之間是不相違背的,它是一種次第的差別,並不是說我以劣爲賢,並不是說我們把種種微妙之法理解成凡庸相。就比如說吧,有人說,“哎呀,你今天說坐禅有魔境,那我還是不要坐禅了吧,因爲坐禅有魔境。”他就這麼簡單地想,這種觀念是完全錯誤的,你平常就在魔境中,因爲坐禅而知道有魔境,因知道有魔境去對治它而去除魔境,這樣得解脫,所以說越有魔境的人越要坐禅,反過來真正如法去坐禅的人怎麼會遭遇魔境呢?怎麼會在魔境中不得解脫呢?你沒有聽說過釋迦牟尼佛修禅修得成瘋子吧、神經病吧?沒有,對吧?所以這樣想的人就是邪見,他不知道修道的次第,反過來以善爲惡、以尊爲悲,所以我們今天很多學佛修行的人,就這麼簡簡單單地認識事情,然後如是時光流逝,他修行就一直停留在這個境界上,從來不增長,一直是邪見附心。所以要善察其中的區別,細細地辨別它的善惡因果關系,這樣才行,那也不枉我們講坐禅法要這樣一番苦心啊,不然的話講這個法又有什麼意義呢?希望能夠聽聞這個法,認真去實修,念佛的老實念佛,坐禅的老實坐禅,持咒的老實持咒,念經的老實念經,學做人的老實學做人,都離不開我們所說的這個坐禅法要的佛理。
好,這裏插一下,前面說到這個講精魅,配合十二時辰,下面再看第二種,叫堆剔鬼,這是比較常見的,“二者堆剔鬼。亦作種種惱觸行人。或如蟲蠍緣人頭面。鑽刺熠熠或擊枥人兩腋下。或乍抱持于人。或言說音聲喧鬧。及作諸獸之形異相非一。來惱行人。應即覺知一心閉目陰而罵之作是言。我今識汝,汝是閻浮提中食火臭香。偷臘吉支。邪見喜破戒種。我今持戒終不畏汝。若出家人應誦戒本。若在家人應誦叁歸五戒等。鬼便卻行匍匐而去。如是若作種種留難惱人相貌。及余斷除之法。並如禅經中廣說。”好,讀到這裏,這裏講到第二種,堆剔鬼。好,這種堆剔鬼比較特別,它跟持戒、破戒有關系,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堆剔鬼其實就是那種夜叉鬼,一般來說都是在晚上的時候來,有時也不定,這種鬼來擾亂坐禅人它的相貌是什麼樣子呢?每當修行人坐禅的時候它就來了,它來的時候會作種種的形像來擾亂,有的時候它像蟲蠍,像咬人的頭面,好像很刺的樣子,你感覺臉好像針紮的一樣,一下一下。有的時候它會緣在人的身體上,好像來壓著人的身體,壓上去然後又起來,壓上去又起來,雖然是沒有什麼痛苦,但是令人難以忍耐。有的時候它也會怎麼樣呢?就好像拿一個東西在人的兩腋下擊打,或者鑽入到人的眼睛、耳朵、鼻子裏面。有的時候好像抱著你,好像是有東西在抱著你,但是去抓它卻什麼也沒有,看什麼也看不見,你去趕它的時候它走了,但是走了等下又來了。有的時候它會作種種的怪聲音,叽叽喳喳的,喧鬧淩亂,有的時候作種種野獸的形狀,變化著而來,這樣來破壞行者坐禅,可以講是形相非一啊。這種鬼的相貌往往面似琵琶,四目、臉孔非常恐怖,如果有人遇到這樣的鬼來擾亂他,這個時候馬上就要設法進行對治,這個鬼很特別,那鬼是怎麼來的?原來是這樣的,在過去七佛其中有一位佛叫拘那舍佛,拘那舍佛的時候,在這位佛陀末法當中有一位比丘,他就喜歡擾亂僧衆,然後其它的僧衆對它進行驅擯,當時他發了惡願,要來擾亂修禅的人。好了,因爲這樣一個緣起,你看今天時代隔了這麼久,可是這樣的鬼很多,所謂的同業所生也能擾亂,它都是屬于那種有祖的鬼,祖就是祖先的祖,是同一類的。你看,它當時有發這個惡願,要擾亂坐禅的人,所以說凡是有同樣願同樣業的投生到鬼道的時候,都屬于這類鬼,像這樣的鬼你如果說知道它的由來,诃罵它的宗祖,它聽了以後就會含羞而去,就識破它的真面目,所以智者大師就說了,如果你知道了這個以後,就應該一心閉目陰而罵之作是言,這樣來诃責它,“我今識汝名字。汝是閻浮提中食火臭香。偷臘吉支。邪見喜破戒種。我今持戒終不畏汝。”啊,這是破戒,破戒種,這裏面什麼意思呢?所謂偷臘者,就是盜僧歲,我們知道一個比丘僧他結夏安居,一夏就一歲,再結一夏爲一歲,所謂戒臘。偷臘實際上根本不是如法比丘,所謂混在僧衆當中,他的本意是不願意遵守僧衆當守的規矩,只想混在其中貪求名聞利養,故得此名,叫偷臘,這個屬于這類鬼。另外下面這個叫獵,臘者獵也,在此月之中,獵取禽獸以祭其祖,從是而利,故名爲臘,打獵的獵的意思,下面這個吉支就是鬼名,這個吉支鬼本來就由破戒所導致,前面這些鬼都是一類的,都叫堆剔鬼,它們的祖宗就是當時說到在拘那佛時末法時代有個比丘,它喜歡擾亂衆生,僧衆把它驅擯然後它發的惡願,從此來擾亂這些坐禅的人,然後這些同業相感所生的這些人可以講都是以此爲祖宗,經常來擾亂行人。所謂的食火臭香、偷臘吉支都是破戒者,擾亂修禅行人者,因爲它是破戒的修行人,所以當它聽聞戒法的時候,它還是會生這種慚愧心,所以說你誦戒的時候能對治它,更何況持戒者有戒神所守護啊,它來破行人的戒,戒神豈能容它?所以往往這個時候誦戒、持戒發心,戒神守護就可以令此破戒鬼速速離去。如果修行者是屬于出家之人,應該誦讀一下梵網經、四分、五分等戒律,如果是在家白人應該誦念叁皈五戒,你看我們這個五戒當中,每戒都有五個護戒神,五五二十五,一共有二十五位護戒神,像這些原來都是由于破戒而導致的這些惡鬼最怕戒法,如果你能誦戒,那麼這些鬼魅就會匍匐而去,爬到地上逃離,所以鬼神一聞戒,四肢並行,伏地而去,其中確鑿關鍵就在這裏。那麼像這種種擾亂修行人的相狀,還有些其它的斷除的方法,這個就在禅波羅蜜經都有貫述,有興致深入了解的,可以把這些經書找來看,平常時候多了解一些。如是有這樣一個緣起,這樣一些精魅之類,還有這些鬼魅之類,所謂堆剔鬼來擾亂修行人,這也是往昔生中一種因緣的關系,知道它就能對治它,如是所說也。
好,下面一起來看第叁,魔惱,“叁者魔惱。是魔多化作叁種五塵境界相來破善心。一作違情事則可畏五塵令人恐懼。二作順情事則可愛五塵令人心著。叁非違非順事。則平等五塵動亂行者。是故魔名殺者。亦名華箭。亦名五箭。射人五情故。名色中作種種境界。惑亂行人。”這裏就講到魔惱,這裏講到叁種,哪叁種呢?一種就是所謂違情事,違情事就是說令人感到不悅的事情,也就是說示現逆境,可怖畏的五塵境界,色塵香味觸等五塵境界讓人心生恐懼。第二個作順情事,比如種種可愛的形狀、可愛的五塵事讓人心生貪著,第叁種就是非違非順事,則平等五塵,就是平常所說的好像這個事情沒什麼特別,但是它卻不斷地動亂你的修行,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很多事情幹擾他,你說它很值得做很好也不見得,你說它很可怕也不見得,但是他每天就是忙得不得了,心無法緣在修行上,這個也可稱作是非違非順事,平等五塵動亂行者,所以說這種魔被稱作殺者,也叫華箭,也叫五箭,射人五情故,所以稱五箭。你看人的內心有貪嗔癡慢疑這種魔境,那這種魔境剛好引發人的這種心,所以稱爲射人五箭,在名色中作種種境界來擾亂行人,怎麼擾亂?都是通過這種五塵境…
《童蒙止觀 第十一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