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陀等等,这不足为奇。你看有人活着,他是如此的贪婪、如此的狡诈,他这颗心就是一颗饿鬼的心,当他现在作为人的这种福报凋谢的时候,他马上就会投生到饿鬼道,而投生到饿鬼道他的业因从哪里来?就是他在人道的时候一直没有去忏悔、去修正这颗饿鬼之心啊。所以有的人现在虽然业报身不好,比如说丑陋不堪,长得跟畜生差不多,但是现在他的心开始修行、开始忏悔,他不断地积累这种人天福报的心,那么当他的报身变灭的时候,业力牵引着他就会投生到人天善道中,所以这就是这个道理。有的人虽然外形是人,但是其实无异于畜生;有的人虽然外形非常拙劣,但是内心的珍贵早已经不再是这种恶劣的境界了,而生与堕、好与坏全看他这个时候当下是什么心就决定了未来,所以我们一个修行的人,先要把人道修好,如果你连人道都修不好,你又如何进一步求得解脱道呢?人道的标准是什么?就是五戒,你是否日常生活中举心动念当中奉持五戒呢?大家这个时候还要深入了解五戒的种种相貌,以此来衡量自己,这样才能说我在修行,修成一个圆满的人格,以这个做基,才能够修行止观而得解脱。那修行止观在这个阶段,也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持好这个五戒修成人道,你如果人道都修不成,你来生随落的是三恶道中,那是很容易的,那往生净土、往生善道根本不可能,所以我们今生必须修行。现在很多修净土的人认为好像我可以带业往生,你带的这种畜生的业,你能往生净土吗?绝对不会的。所谓带业往生就讲的是,我虽然没有像佛陀那样,比如说我只证到初果罗汉二果罗汉,或者说我没有断除这个,即使还没有证果,但是我努力修行,善根利的缘故能够往生净土,但是业并没有完全断尽,这是所谓的带业往生。带业往生绝对不是说,我现在的整个状态还是个畜生境界,我以畜生境界回向往生西方、往生净土,他就能往生,绝对没有这么一回事,所以这样想的人是不知因果、自欺欺人。要对生死感到怖畏,求生净土,而不要反过来说,求生净土很容易不需修行带业就可往生,这简直是颠倒邪见,难道你就不怕堕入三恶道中吗?要想不堕入三恶道,你必须奉行三皈五戒十善,所以修行是多么的重要。但是修行它是有层次的,像你这样人道都修不来,你又如何修解脱道呢?更不可能。就像一个现实的人,如果他对自己现实人生都不自爱,都不想去增上它,他又如何想到未来世更好呢?他如果连未来世更好的心都没有,他如何会想到说去解脱轮回的痛苦而得到圣果呢?对不对?他如果连解脱轮回的痛苦得到圣果的心都没有,他如何会有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来成就佛果呢?是这样一层关系,所以我们今天能修行,真的要老实为道,诸法之间是不相违背的,它是一种次第的差别,并不是说我以劣为贤,并不是说我们把种种微妙之法理解成凡庸相。就比如说吧,有人说,“哎呀,你今天说坐禅有魔境,那我还是不要坐禅了吧,因为坐禅有魔境。”他就这么简单地想,这种观念是完全错误的,你平常就在魔境中,因为坐禅而知道有魔境,因知道有魔境去对治它而去除魔境,这样得解脱,所以说越有魔境的人越要坐禅,反过来真正如法去坐禅的人怎么会遭遇魔境呢?怎么会在魔境中不得解脱呢?你没有听说过释迦牟尼佛修禅修得成疯子吧、神经病吧?没有,对吧?所以这样想的人就是邪见,他不知道修道的次第,反过来以善为恶、以尊为悲,所以我们今天很多学佛修行的人,就这么简简单单地认识事情,然后如是时光流逝,他修行就一直停留在这个境界上,从来不增长,一直是邪见附心。所以要善察其中的区别,细细地辨别它的善恶因果关系,这样才行,那也不枉我们讲坐禅法要这样一番苦心啊,不然的话讲这个法又有什么意义呢?希望能够听闻这个法,认真去实修,念佛的老实念佛,坐禅的老实坐禅,持咒的老实持咒,念经的老实念经,学做人的老实学做人,都离不开我们所说的这个坐禅法要的佛理。
好,这里插一下,前面说到这个讲精魅,配合十二时辰,下面再看第二种,叫堆剔鬼,这是比较常见的,“二者堆剔鬼。亦作种种恼触行人。或如虫蝎缘人头面。钻刺熠熠或击枥人两腋下。或乍抱持于人。或言说音声喧闹。及作诸兽之形异相非一。来恼行人。应即觉知一心闭目阴而骂之作是言。我今识汝,汝是阎浮提中食火臭香。偷腊吉支。邪见喜破戒种。我今持戒终不畏汝。若出家人应诵戒本。若在家人应诵三归五戒等。鬼便却行匍匐而去。如是若作种种留难恼人相貌。及余断除之法。并如禅经中广说。”好,读到这里,这里讲到第二种,堆剔鬼。好,这种堆剔鬼比较特别,它跟持戒、破戒有关系,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堆剔鬼其实就是那种夜叉鬼,一般来说都是在晚上的时候来,有时也不定,这种鬼来扰乱坐禅人它的相貌是什么样子呢?每当修行人坐禅的时候它就来了,它来的时候会作种种的形像来扰乱,有的时候它像虫蝎,像咬人的头面,好像很刺的样子,你感觉脸好像针扎的一样,一下一下。有的时候它会缘在人的身体上,好像来压着人的身体,压上去然后又起来,压上去又起来,虽然是没有什么痛苦,但是令人难以忍耐。有的时候它也会怎么样呢?就好像拿一个东西在人的两腋下击打,或者钻入到人的眼睛、耳朵、鼻子里面。有的时候好像抱着你,好像是有东西在抱着你,但是去抓它却什么也没有,看什么也看不见,你去赶它的时候它走了,但是走了等下又来了。有的时候它会作种种的怪声音,叽叽喳喳的,喧闹凌乱,有的时候作种种野兽的形状,变化着而来,这样来破坏行者坐禅,可以讲是形相非一啊。这种鬼的相貌往往面似琵琶,四目、脸孔非常恐怖,如果有人遇到这样的鬼来扰乱他,这个时候马上就要设法进行对治,这个鬼很特别,那鬼是怎么来的?原来是这样的,在过去七佛其中有一位佛叫拘那舍佛,拘那舍佛的时候,在这位佛陀末法当中有一位比丘,他就喜欢扰乱僧众,然后其它的僧众对它进行驱摈,当时他发了恶愿,要来扰乱修禅的人。好了,因为这样一个缘起,你看今天时代隔了这么久,可是这样的鬼很多,所谓的同业所生也能扰乱,它都是属于那种有祖的鬼,祖就是祖先的祖,是同一类的。你看,它当时有发这个恶愿,要扰乱坐禅的人,所以说凡是有同样愿同样业的投生到鬼道的时候,都属于这类鬼,像这样的鬼你如果说知道它的由来,诃骂它的宗祖,它听了以后就会含羞而去,就识破它的真面目,所以智者大师就说了,如果你知道了这个以后,就应该一心闭目阴而骂之作是言,这样来诃责它,“我今识汝名字。汝是阎浮提中食火臭香。偷腊吉支。邪见喜破戒种。我今持戒终不畏汝。”啊,这是破戒,破戒种,这里面什么意思呢?所谓偷腊者,就是盗僧岁,我们知道一个比丘僧他结夏安居,一夏就一岁,再结一夏为一岁,所谓戒腊。偷腊实际上根本不是如法比丘,所谓混在僧众当中,他的本意是不愿意遵守僧众当守的规矩,只想混在其中贪求名闻利养,故得此名,叫偷腊,这个属于这类鬼。另外下面这个叫猎,腊者猎也,在此月之中,猎取禽兽以祭其祖,从是而利,故名为腊,打猎的猎的意思,下面这个吉支就是鬼名,这个吉支鬼本来就由破戒所导致,前面这些鬼都是一类的,都叫堆剔鬼,它们的祖宗就是当时说到在拘那佛时末法时代有个比丘,它喜欢扰乱众生,僧众把它驱摈然后它发的恶愿,从此来扰乱这些坐禅的人,然后这些同业相感所生的这些人可以讲都是以此为祖宗,经常来扰乱行人。所谓的食火臭香、偷腊吉支都是破戒者,扰乱修禅行人者,因为它是破戒的修行人,所以当它听闻戒法的时候,它还是会生这种惭愧心,所以说你诵戒的时候能对治它,更何况持戒者有戒神所守护啊,它来破行人的戒,戒神岂能容它?所以往往这个时候诵戒、持戒发心,戒神守护就可以令此破戒鬼速速离去。如果修行者是属于出家之人,应该诵读一下梵网经、四分、五分等戒律,如果是在家白人应该诵念三皈五戒,你看我们这个五戒当中,每戒都有五个护戒神,五五二十五,一共有二十五位护戒神,像这些原来都是由于破戒而导致的这些恶鬼最怕戒法,如果你能诵戒,那么这些鬼魅就会匍匐而去,爬到地上逃离,所以鬼神一闻戒,四肢并行,伏地而去,其中确凿关键就在这里。那么像这种种扰乱修行人的相状,还有些其它的断除的方法,这个就在禅波罗蜜经都有贯述,有兴致深入了解的,可以把这些经书找来看,平常时候多了解一些。如是有这样一个缘起,这样一些精魅之类,还有这些鬼魅之类,所谓堆剔鬼来扰乱修行人,这也是往昔生中一种因缘的关系,知道它就能对治它,如是所说也。
好,下面一起来看第三,魔恼,“三者魔恼。是魔多化作三种五尘境界相来破善心。一作违情事则可畏五尘令人恐惧。二作顺情事则可爱五尘令人心着。三非违非顺事。则平等五尘动乱行者。是故魔名杀者。亦名华箭。亦名五箭。射人五情故。名色中作种种境界。惑乱行人。”这里就讲到魔恼,这里讲到三种,哪三种呢?一种就是所谓违情事,违情事就是说令人感到不悦的事情,也就是说示现逆境,可怖畏的五尘境界,色尘香味触等五尘境界让人心生恐惧。第二个作顺情事,比如种种可爱的形状、可爱的五尘事让人心生贪著,第三种就是非违非顺事,则平等五尘,就是平常所说的好像这个事情没什么特别,但是它却不断地动乱你的修行,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很多事情干扰他,你说它很值得做很好也不见得,你说它很可怕也不见得,但是他每天就是忙得不得了,心无法缘在修行上,这个也可称作是非违非顺事,平等五尘动乱行者,所以说这种魔被称作杀者,也叫华箭,也叫五箭,射人五情故,所以称五箭。你看人的内心有贪嗔痴慢疑这种魔境,那这种魔境刚好引发人的这种心,所以称为射人五箭,在名色中作种种境界来扰乱行人,怎么扰乱?都是通过这种五尘境…
《童蒙止观 第十一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