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降伏其心 叁 修行中身心出現的四種反應

  修行中身心出現的四種反應

  

  在座的有誰練過氣功?(有數人舉手、回答)我前幾天去了一趟香港,他們那裏流行抓鬼!有很多人養小鬼兒。養小鬼的人他做一個很小的木盒子(師父手示意高不足10公分),小鬼兒就住在那個小木盒子裏面。對于小鬼兒來講,那個小木盒子就是金銮寶殿!空間相當大。

  養鬼的人通常是到緬甸、泰國把鬼請回來,供在自己家裏。民間的那些巫婆神漢,他們養這些小鬼能夠幫他們查一些小事,大的事情並不能查到。

  一個修行人,你信什麼就和什麼相應;拜什麼,什麼就來接引你,以後你就成爲誰的子民。你拜佛、信佛就和佛相應,成爲佛的子民、佛的眷屬;你拜精靈鬼怪,信它們,就成爲它們的眷屬和子民,臨命終時精靈鬼怪就來接引你。爲什麼我們在皈依的時候都要發願:皈依佛競,甯拾身命,終不皈依自在天魔等……

  有些修行人在身體上用功,也就是在修“氣”,認爲修氣就是修行的根本。實際上修行,自古以來都是分四個階段。不管你是否按這四個階段去修,你的身心反應都一定要出現這四種現象。也就是說分四個階段出現。

  最初,身體上有一種“氣機”的感受,就像是有一股氣流在體內有規律地轉動。這是最初的反應;當“氣”的階段過了以後,就是“光”的階段。打坐看到光,或者是睡覺看到光。

  第叁個階段,神識可以脫離軀體,人在打坐、睡覺、或者是入定的時候,神識跑掉了;第四個階段,也就是最後一個階段,就是修心態。心態的解脫才是佛門裏面講的真正的解脫,並不是你的神識能夠出去,就是最高的解脫。

  在香港講了五堂課,最後實在不願意講了。香港那麼多大和尚去講法,而且世界各地的大師都到香港去講法。因爲香港是非常自由的地方,各個教派在那裏都設有聯絡點。既然那麼多靈性的大師在香港講課、傳法,帶領這些信衆修行,爲什麼有些人在修煉上一直停留在修身體這個階段呢?

  有時候根本不願意講,知道講了也沒有用!可是有時候看到他們迷得那麼深,不講好像又過意不去,但是講了以後他們也不改,誰也扭轉不了這種局面!這可能就是不同的時代流行不同的方式、方法吧。

  現在許多佛門弟子,甚至包括我們出家人,還在身體上面修“氣”,在這個方面轉來轉去。“氣”的反應,它只是最初的一個階段,在初禅就已經結束了,就超越了這些“氣”的反應了,怎麼能夠把它當作一個根本的修行方法呢?

  我以前講過很多次,一個修行人你不把自己的身體忘掉,你就不能夠“入道”;不把世俗上的功名利祿放棄就無法修道,你也入不了道。何爲“境界”?說得通俗一點,就是修行途中出現的種種現象,或者叫“沿途風光”。在修行途中出現的反應,不外乎身心兩方面的反應,如果一個人把身心都空掉了,哪裏還會有這些現象出現呢?

  今天給大家一個話頭回去參:“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時候生起的心是什麼心?”大家記住這個話頭,回去靜坐的時候參一參。爲什麼古人叫做“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果一個人達到“無所住”的時候,他是一種什麼心態?這個時候是不是還需要生心?還是無所住的時候就有一個心呢?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