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邊的假我怎麼會幹擾得了你呢?你之所以感覺到現在“假我”在幹擾你,是因爲你不願意前進!
你感覺到頭腦裏的雜念很難以除掉,是你自己沒有用功進去。如果你用功進去了,妄念怎麼會幹擾你呢?你現在是不願意用功、不想用功,坐在那裏和頭腦玩兒遊戲,你和它兩個鬥來鬥去。你如果一直用功去了,頭腦怎麼能夠幹擾你呢?
問:打坐的過程中能不能換腿?
師:你需要換就換,不需要換就不換。
問:師父,您講“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宇宙這棵蘋果樹上掉下來的蘋果”,難道我們不在宇宙裏邊嗎?您所指的宇宙的概念是什麼?
師:我所指的宇宙是一種整體的力量!我們是從整體的力量裏面掉下來的個體。從哪裏掉到哪裏?哪裏也不掉!你以爲我們說的西方極樂世界在哪裏?真正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說了你們都不學佛了!
如果你真的能夠澆菜一心一意的話,那麼你打坐肯定也能夠一心一意。既然打坐能夠一心一意,如果你去罵人、去睡覺,也一定能夠一心一意!因爲你具備了一心一意的能力,你幹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一心一意。你不具備一心一意的能力,你幹任何一件事情,都會處在散亂當中!你只要能夠通過一個方法達到一心一意,任何一個方法到你手裏,你都可以讓自己達到一心一意。
因爲你對佛法認識不到位,所以你就不知道如何用功修行。昨天晚上講了“爲什麼學佛的第一步首先是見地要到位、要正確”。如果你是邪知邪見的話,根本就沒有辦法用功辦道!
可是你們現在許多學佛的人呢?一上來馬上就想有功夫、有境界、想成佛!你連這個學佛的次第都還沒有掌握,對佛法還沒有認識,你成什麼佛呢?往生西方淨土,哪裏有那麼簡單的事情!
今天晚上給你們一個話題,回去參一參:一個對佛法不了解、不認識的佛教徒,他能不能往生西方淨土?也就是說一個沒有見地的學佛人,他能不能往生西方淨土?
我做一個比喻來問你們:如果你們對東華寺不了解、沒來過,這條路根本沒走過,你們僅僅憑確信有廣東翁源 縣東華寺這個地方,僅憑虔誠的相信,你們能不能到東華寺來?
今天晚上這個問題就談這麼多。剛才我的問題你們應該聽懂了,孫居士來回答一下。
孫居士:這個“見地”,就相當于我們知道這個“門”的路徑。如果你對這個門的路徑、方向,也就是你的目的,都不知道的話,即使你到了東華寺的門口,你也不知道,你會以爲它在另外的一個方向,你會繼續向著另外的、相反的方向走下去!不管你多麼虔誠、多麼用力,很可能與東華寺失之交臂!
就相當于航行在大海上的輪船一樣,當你迷失了方向的時候,不管你再怎麼加油,再怎麼努力去航行,最後你和那個彼岸永遠是失之交臂了,就這麼簡單!所以師父講“見地是修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非常簡單,沒有什麼不好理解的。
相華:經上講“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
師:在你念佛的時候,你的心地自然能夠打開,它是指你在念佛的那個同時,你的見地同時能夠完成。你只看到他在念佛,沒有看到他的見地已經形成。所以不能只看到他在念佛,而忘記他去修行的過程了。孫居士回答得非常正確。
佛陀、菩薩、祖師們一再強調,修行的四個步驟:信、解、行、證。你光信不行,要解答它、還要明白它,也就是要有見地。你有了見地,還要去行願。通過持續不斷地行願,最後才能夠達到究竟圓滿的證果。
實際上所謂的信、解、行、證,不外乎禅宗更濃縮了以後的見地、修證、行願。所以學佛第一步是把“虔信”擺在首位,你有了虔信,你不了解它、不明白它,你是迷信,或者說是一種邪信!只有明白了以後的信才叫做正信。
“解”就是明白的意思,就是見地。你的見地明確以後,才去行願。何爲行願呢?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對境煉心哪!修這顆心、修我們的習氣毛病、修福報、修功德,都叫做行願。功德圓滿了、具足了,才能夠證果。
現在你們的見地到了哪個程度,自己問一問自己。我現在不妨退一步,認可你們的見地都對了、圓滿了、屬于正見,但是你們的行願都還不夠。況且你們在座的許多人都是邪知邪見。拿禅宗的話來講,大家所做的一切“都是與道相違背”,都是歪門邪道!你沒有入道就是外道,你的見地不正就是邪道,並不是說裝神弄鬼才叫做邪道。
見地不清楚,沒有用!我不知道你們大家怎麼在做功夫、每天怎麼在修,你沒有見地怎麼去修呢?前面黑蒙蒙的一大片,伸手不見五指,你怎麼敢走路呢?連一米遠的地方都看不見,伸手不見五指,你們說天這麼黑,你怎麼敢走路呢?
在座的有很多人修行十幾年了,沒有一點見地。你以爲你每天在燒香、拜佛,天天誦《金剛經》、《地藏經》,這是在走路、是在修行,這叫做自己哄自己暫時不要哭。你沒有見地,我說句讓你們灰心的話(這一說又是罪過,讓你們灰心,應該鼓勵你們才對),你所做的一切,都與道絲毫沒有關系!
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講,你眼前一團漆黑,伸手不見五指,你看不見路,怎麼走路呢?你說你在走路,我根本不相信!一個沒有見地的人,怎麼可能在修行呢?怎麼去修行呢?
你如果真的花上叁年的功夫把見地弄清楚了,再去修行的話,一年的時間功夫就上來了,就夠了,之所以你們修行這麼多年沒有入道,就是因爲你沒有見地。你認爲偶爾做了個夢、有感應了、佛放光了、聽到聲音了,這些就是修道,這些和道不相幹!這些叫做境界,和道沒有關系。
不要急于入叁摩地,也不要想著先開智慧!先要弄清見地。你見地弄清楚了,本身就是智慧、就是禅定,當然也包含功夫。實際上所謂的禅定功夫、所謂的智慧、所謂的遊戲神通,70%在見地裏面就已經完成了,還有30%,不過是重新反複地打撈,再去核實、印證、鞏固。
70%的功夫在見地裏面已經完成了,還有30%要做的功夫,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再去鞏固、再去打撈、核實而已。既然你們都沒有見地,你們說所做的一切有用嗎?
你圓滿的落腳處,最後圓滿落在哪裏?還是落在見地上;修行的第一步是什麼呢?還是見地;你下手處也是見地,你功夫圓滿了以後,也就是通常說的證得了叁藐叁菩提以後,落在哪裏?還是落在見地上。不要急著想出神通、出禅定功夫!
衆答:……
師:每個人回答得都對 。每個人回答的問題,正說明你自己處在哪一個層次上。也就是說你自己處在哪一個層次上,就在你目前的層次上繼續修下去。
《降伏其心 叁 學佛見地爲首》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