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降伏其心 二 修行叁要素 見地 修證 行願

  修行叁要素 見地 修證 行願

  

  學佛首先是“見地”,如果你的見地不正確、不到位的話,你千萬不要邁步!

  現在有許多修行人,一點見地都沒有,誤以爲自己去找個法門修行,就能夠開悟成佛。天下沒有那麼簡單的事情!不管你是哪個教派、哪個宗派,都是把“見地”擺在第一位,第二位才是修證,第叁位是行願。

  有的人還不知道何爲“見地”,如果把它解釋得通俗一點,可以勉強理解爲“方向”。譬如說我們要到北京去,你不知道走哪一條路,但是首先你要明白北京在哪個方位。如果你認爲北京在南方,你面朝南走,只會離北京越走越遠。盡管你不知道北京在哪兒,但是你首先要明白北京是在北方。你就朝著北方走過去,就會離北京越來越近。

  過去按照宗下的要求,一個學生,乃至說一個接法的弟子,你的見地不超過師父,師父就不給你傳法,不和你談論佛法。因爲你的見地趕不上師父,師父即便是給你講法,你也聽不懂!你只會越聽越糊塗。

  剛才講到“宗下”,在這裏我先岔一句:何爲宗、何爲教?“宗”是教理的核心、是綱領;“教”是對宗的更進一步的闡述。宗是宗,教是教。一個善知識,他一定是既通宗,又通教。老祖宗講:“通宗不通教,開口瞎胡道;通教不通宗,好比獨眼龍”。

  過去宗門裏有這樣一句話:“叁年學見地、一年學修證、十年來行願。”這是修行的叁步曲,見地——修證——行願。光學見地、學正知正見,就要學叁年。當你把佛理學通了以後,再去做功夫、直接去修煉,一年就夠了,就沖上去了。

  現在學佛修道的人,一竅不通,就想去閉關!你閉十年的關,也是傻乎乎的,門還沒有入。結果搞得你自己的道心退失了,還說師父不對,說師父的法也不對,說佛法不是真的!

  見地沒有,你怎麼去修證呢?何處去下手呢?縱然是你見地對了,你修證也達到了,你沒有十年的行願,你的禅定功夫也靠不住。你的智慧,仍然改變不了你目前的煩惱!

  現在許多學佛的人,他也知道“煩惱即菩提”,“不要執著,要隨緣”,可是當同參道友罵你一句、惡狠狠地瞪你一眼,你會心裏不舒服老半天。你怎麼不隨緣呢?怎麼不放下呢?爲什麼你的見地是對的,你也知道要看破、要放下,可就是放不下呢?因爲你缺少行願這一堂功課。

  你花上一年的時間就可以獲得“根本智”,但是還需要花十年的時間去獲得“後得智”。後得智你不學透、不掌握好,你的根本智站不住腳,生不起妙用。

  學佛的人特別愛唱高調子,都知道一個學佛的人不要有貪心、不要有嗔恨心,實際上許多學佛的人,他比社會上的人還要貪、比社會上的人嗔恨心還要重!只不過他是表現在另外一種形式上面。他不像社會上的人,破口大罵、當面對打。

  學佛的人是怎麼表現他的嗔恨心的呢?他遇到一個對手,或者是到了一個地方,他鬥不過對方、或者是鬥不下去了,他走掉了!同時還有一個爲自己開脫的理由、掩蓋的方法,說是“沒有緣”,走掉了!

  一個社會上的人,尤其是一個單位裏的人,兩個人合不來也要在一起工作,不是說你想走就可以走的。組織上沒調你走,你自己走掉了,飯碗就砸掉了,沒工作了。你必須要忍耐下去,包容對方,還是要在一起繼續工作。

  佛門裏面就不是這樣,天下的寺院多得數不勝數,天下的信徒多得不計其數,這兒不行,他會去找另外一個地方。而且他還可以冠冕堂皇地說“跟你沒緣”、“跟你這個地方沒緣!”實際上是他內在的嗔恨心沒有消失,只是出現的方式、表現的形式不一樣而已。

  人的習氣毛病是生生世世帶來的。不是說你做“人”才能養成習氣毛病,你做六道中任何一道的衆生,都會養成一種習氣毛病。既然我們的習氣毛病是生生世世帶來的、慢慢養成的,那就意味著你即使開悟了、見道了,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把習氣給消除掉!你必須還要出去行願,經過長時間行願的磨煉,來慢慢消除自己的習氣毛病。

  因爲你的習氣毛病是在累世的做人做事當中累積起來的,所以你要想把你的習氣戒除掉,還必須要借助于這一世做人做事來對治它。也就是說,你的習氣因什麼來的,還要應什麼而修掉!

  譬如說,你這個人很貪財,你就不能夠回避錢財,必須要接觸錢財,才能對治你這個貪財的心;有好名的心,必須要借助于顯赫的位置,才能夠把你的好名心給對治下去。我們這一世之所以有某一方面的習氣毛病,那就說明在前世這個習氣就沒有突破掉、消除掉。所以這一世還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卡在我們修行的路上,障礙我們前進。如果你這一世不突破掉,同樣還會帶到來世,障礙你修道!

  我經常說,學佛的人很多都是傻乎乎的!爲什麼這一世傻呢?說明前世就是一個傻瓜蛋,沒有開智慧,所以這一世做人還是個傻瓜蛋。如果你這一世不開智慧,來世做人還是個傻瓜蛋!因爲你這一堂功課沒有突破掉。

  學佛的人口口聲聲要開智慧、要解脫,可是我看到有智慧的人不多,解脫的人更少。倒是有許多人給人的感覺是:我行我素、沒規沒矩、獨來獨往!給傻瓜的人造成一種錯覺;以爲這種人是解脫了、是無礙了、是無拘無束、不拘小節!果真是這樣嗎?如果你有膽量,你搧他一個耳光,你看他是不是不在意?是不是看破了?是不是放下了?

  爲什麼過去禅宗的老祖師們講:“神通”跟“神經病”就是一對雙胞胎,你根本分不清!“傻瓜”的人跟“老實”的人,他們也是雙胞胎!你如果沒有智慧,你還以爲某個人很老實,實際上這個人不是老實,本身就是一個傻瓜蛋。當然他也不會調皮,他沒有智慧,怎麼會調皮呢?

  一個人表現得無拘無束、獨來獨往、性情孤僻不合群,你誤以爲他解脫了、不依靠人了、獨立性很強了!實際上是這樣嗎?許多東西不是講出來的、是做出來的,你想改變自己的習氣毛病、讓自己的言行舉止納入正確、正規的範疇裏邊來,你沒有幾年的強迫訓練自己,根本不會改變自己內在的氣質!

  你們有沒有看到過這麼一個現象?譬如說你想把長得很直的樹枝彎下來,改變一個方向生長,你必須要用石頭墜上一年,才能把石頭拿掉。你如果墜上叁、兩個月就把石頭拿掉,這個樹枝仍然會直挺挺地沖上去!

  爲什麼必須要用石頭吊一年呢?因爲你想要讓樹枝改變一個方向生長,你春天把它扳彎下來,必須要經過夏天、秋天、冬天,一直到第二年春天,這個樹枝它才能固定,才能永遠是彎的!因爲春、夏、秋、冬,這是一個生命周期。如果你春天扳彎它,夏天再放開,第二年春天,它仍然會直著向上生長。也就是說要改變內在的現象,使其發生質的改變,必須要經過一個生命周期。

  那麼人的生命周期是多久呢?七年爲一個生命周期。所以我們的習氣毛病,即使你很用心去改,你的見地、修證都達到了,至少也要通過七年的行願,才能改變你內在的惡習。必須要經過一個生命周期。

  如果你這一個生命周期沒有改變的話,對不起!你就必須要經過第二個生命周期。你說:七年不行,我通過十年。十年沒有用!必須要十四年。就像這個樹枝,你今年沒有改變它的生長方向,你希望明年春天改變、夏天改變、都改變不了。必須從明年春天開始,再經過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這樣一個完整的生命周期,才能改變。

  功夫是怎麼圓滿的?就是在行願當中慢慢積累、慢慢圓滿的。福報也是在行願中修來的,智慧也還是在行願中修來的。而行願的前提條件——你必須見地正確。見地不正確,只能是徒費功夫,沒有用!這也就是爲什麼許多人學佛修道,功夫沒少下、錢沒少花,可就是沒上路。師父也拜了很多、紅包也送了很多,最後是門還沒有入。

  總認爲自己比別人強,不喜歡向別人請教。大家現在都是小和尚,都是年紀輕輕的,你現在不向人請教,再過十年、二十年、叁十年,你成了老和尚了,甚至出家一輩子了,你更不好意思向別人請教了。

  向別人請教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恰恰相反,正說明你內在的品德高尚、胸襟博大、寬宏,你才敢向別人請教。如果你心量很狹隘,你就不敢向別人請教、不敢把你的內心敞開在別人的面前,怕別人知道你什麼都不懂。

  一個人“不懂”不丟人,你不懂不問,永遠不懂;你問了以後,馬上就懂了,這一輩子都懂了。人不會是一生下來就什麼都懂的,所謂的“懂”,是通過不斷地觀察、不斷地學習才懂的。

  爲什麼佛門裏面的“次第”,《大般若經》裏面論述得特別多呢?何爲“觀”呢?如果不理解這個“觀”,我們就用最通俗的話把它講出來,就是“察言觀色”,觀察種種現象變化。如果一個人不會察言觀色、不善于觀察現象,你永遠不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不善于觀察外面的現象,也就不善于觀察內在的心靈變化現象。

  古人講:有智慧的人吃智慧的飯,有力氣的人吃力氣的飯。問問我們自己吃的是哪一碗飯?要心量,都是小心眼兒,誰都不能包容。說你一句不中聽的話,聽不下去就走人了!說是跟這裏沒緣。如果你說什麼,我都說“是”,哄死你不抵命!你還會說我們兩個有緣。實際上我是在哄你!真話不能說,要說假話啊!

  可是我們裏裏外外打扮的、裝束的又是修行人、出家人。仔仔細細剖析一下我們的裏裏外外,哪裏又像一個修行人呢?“叁寶”,其中有一個是“僧寶”,我們哪一點能配得上這個“寶”字呢?

  人家來到我們面前,要讓人家受益。如果來到我們面前不能讓人家受益、不能解答人家的疑惑、不能讓人家心態安甯、不能給人家指導人生的方向,我們怎麼稱得上是“人天師表”呢?

  可是你看那些學佛修道的人,口口聲聲都想成佛!年輕輕的都不願意工作,都想靠別人養起來、供起來!你就是成了佛了,你要不要吃?要不要喝?要不要用呢?爲什麼我們的老祖宗馬祖禅師、百丈禅師要創叢林、立清規呢?爲什麼要提倡農禅並重呢?就是要自給自足、自食其力。

  社會上…

《降伏其心 二 修行叁要素 見地 修證 行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