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降伏其心 二 守住真心勝過修所有的法門▪P2

  ..續本文上一頁一個方法了,也就意味著住在這一個方法上了。修上叁年、五年,這個時候,我們的眼神,我們的智慧,絕對不像現在這樣!

  等修過了叁、五年的時間,你有可能會再上一個臺階,達到“無住”了。這時你絕對不會停留在這個法上,不放棄這個“法”,你是沒有辦法入道的。因爲這只是一段路的過程,當你走完了這個過程,就意味著一定能夠入道。如果不從這個過程走出來,絕無可能入道!

  當你進入了第叁個階段(無住),與第一個階段(沒找到住處)非常類似,第一個階段也是“無住”,但它與第叁個階段的“無住”截然不一樣!如果讓外行看來非常類似,而行家一看,截然不一樣!

  我們實際上這種情況在座的十有八、九都是這樣,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以前頓漢的眼神也是這樣,非常嚴重。你這半年有很大的轉變,這可能與你“觀香”有關系。

  這個很難用“比喻”闡述清楚,只有你感受到了、認識到了,講了你才明白。如果你沒有認識到、感受到,講了你還是很難明白。第一層次的“無住”,是沒有辦法集中在一個焦點上;第叁層的“無住”是一種成就者對世間“六塵”的超越;處在第二層的人,給外界的感覺是在進步、信心十足、吃苦耐勞、有道心;進入了第叁層的人,第二層的現象都不存在了,給外界的錯覺反而是沒有道心、沒有恒心,但是行家一看就知道。

  可是世間上有幾個是行家呢?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人都是外行!就像是我們看“佛”一樣,有幾個人能認識佛呢?因爲大家都是凡夫!佛祖把他的智慧留給了我們,有了很多的佛經,我們通過熟讀佛經,也能夠鑒別真僞。

  大家按一個方法去修,修上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種認識,認爲這個法不行,就出去求法,果真再求到一個法,修上一段時間,你還是認爲不行,因爲“法”沒有一個是究竟的。降伏不了自己的心,哪一個法對你而言,都解決不了你的根本問題,只能暫時哄著你不哭了。等你醒悟過來,還是要哭!除非你降伏了自己的心,才會永遠徹底地不會再哭。

  沒有一個法是究竟的,沒有一個法是能夠治病的,沒有一個法是高的、低的。如果說有一個法是究竟的、是最高的,那就是我們祖師爺講的:守住自己的真心,勝念一切佛、勝修一切法門!

  下邊的時間大家一起來討論,你大膽地講,講錯了,很正常。因爲你不是佛,你怎麼可能不會錯呢?我就不怕,因爲我不是佛!我本著這種心態,所以我敢講。

  不要把自己當佛看,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凡夫看!

  問:怎麼分別真妄呢?

  師:“真”就是“妄”,“妄”就是“真”,真妄一體!所謂的“守本真心”,就是守妄心。通過妄心深入,見到真心。真心就是根,妄心就是苗啊!“苗”是由“根”産生的,通過苗往下挖,就會挖到根。因爲你見不到根,只能夠見到苗,所以你抓住苗不放,一直往裏面追,就到了根,會發現真妄是一不是二。

  所謂的心、性是一不是二,就是說性是心的體,心是性的相。何爲心的“相”呢?六塵就是心的相,心又是性的相。它們是分叁個層面來論述的。所謂的六根、六塵、六識,就是這個道理。就凡夫而言,有體、相、用,有真與妄,對于一個聖人而言,體、用不能分,本來就是一個。妄和真根本就不存在!

  ※ 一個修行人一定要通一點醫學。在修行的過程中,身體會有種種的反應,如果一點不懂就不會對治。過去的修行人,沒有一個不通醫學的,醫學就是“生理學”,佛學不僅包含著生理學,還包含“心理學”,身心都在其中!

  當一個法師,“五明”都要通啊!“五明”不通,你的法就沒有辦法圓融。所謂的“五明”,它不外乎圍繞著心和物來講。要通達,首先要通達五明,用心修學,十年的時間可以摸到一個輪廓,二十年的時間絕對通達。叁、五年的“功夫”,根本談不上功夫,叁、五年恐怕連皮毛還摸不到!

  ※ 如果說我們找到了一位明師,也就是找到一個“過來人”,把自己全部交給他,自己過去所有的修學、知見,全部把它放在一邊,將自己變成一個空杯子來接受一位明師的塑造,叁年絕對有大成就。放下自己的成見與我執是一次死亡,只有死亡才能有新生。

  過去非常流行參學,現在出家人不叫“參學”,叫“雲遊”!現在交通很方便,到處遊一遊、玩一玩、看一看,那不是參學。當參學到一個老師的時候,要把自己過去所學的東西暫時放到一邊,完全接受這位師父的佛法、佛理,等到把這個師父的佛法、佛理學完了以後、學通了以後,再把自己以前所學的結合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再做個比較、篩選。如果覺得還不足,再繼續參訪第二位、第叁位師父。

  當你參訪第叁位的時候,還是要把在第一位、第二位師父那兒所學的東西暫時放在一邊。叫你放在一邊,不是叫你扔掉不要,不是叫你否認過去的所修、所學。當你參訪過第叁位師父的時候,你絕對在自己的佛學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體系。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只要是拜過叁位師父,絕對形成自己的佛學體系。

  這裏所說的“拜師”,不是說磕個頭、皈個依、送個紅包,就算拜師了,不是這樣的。那是指真正跟著師父修行一段時間。你沒有自己的佛學體系,你根本站不住腳。第一對你自己而言,你沒有主心骨。你聽這個師父講有道理,聽那個師父講也有道理,最後把自己弄得無所適從!

  第二,就外界而言,你傳授大家,你不知從何傳起,因爲你沒有自己的佛學思想體系,你給大家講經論道的時候,無處下手。別人有來言,你沒有去語,對答不上!你與人家一對答,自己內心已經慌了陣腳,因爲你本來就沒有陣腳、沒有體系!

  過去的祖師經常告訴我們這些後學:來到一個地方,老老實實住上叁、五年。但是現在的出家人啊,到一個寺廟裏住上半年就不錯了。就算是常住,說走屁股一拍就跑掉了!你到外面雲遊的越多,越把自己害了。但是有智慧的人恰恰相反,他雲遊的地方越多,越感到自己笨、越覺得誰都比自己強!

  世間上的萬事萬物,什麼都害不了你,真正害你的還是你自己。是你自己誤導了自己,“法不誤人,人自誤”!

  ※《圓覺經》、元音老人講的幾本書,你們必須要讀,他是過來人。印度人寫的《瑜伽之龍》你們也可以讀一讀。

  ※ 你們感覺自己的腦袋是不是空的?是不是通的?如果不通、不空,這樣坐根本沒有用!我可以跟你們講一下,我是什麼時候腦袋開竅的,感到空的、通的呢?我是在西藏的時候,才隱隱約約感到這樣。我在絕塵洞坐了兩年,感到腦袋都是實實在在的、沈甸甸的,就像一個大西瓜一樣!西瓜熟了以後,拍一拍是空的,生瓜蛋子,裏面實實在在的、一拍噔噔響!

  打坐都要經過這兩個階段,剛開始,沈甸甸的、實實在在的。也許坐上一年、兩年、叁年,有時候突然通了、透了;有的是慢慢地通、慢慢地透、一點點地透。

  打瞌睡昏沈的時候,把後腦袋用手掌砍一砍、打一打、拍一拍,兩分鍾頭腦就清醒了,供氧就充足了。氧一足,頭就空了、就透了。實際上開悟與頭腦有密切的關系,頭腦供氧不足,竅不會開。要想穴位、脈絡開通的話,首先頭上的氧要供足。才能夠沖開,才能夠通透、空掉。

  渠道要想暢通無阻,首先要有足夠的水在流動。如果長期沒水,渠道就慢慢地被土、沙石、樹葉等垃圾塞滿了。就沒辦法暢通了。我們的頭腦要開竅,也類似這個道理。

  問:水從哪兒來?

  師:你問得非常好!“腎水向上升,心火向下降”。我們爲什麼腎水不向上升?就因爲心火沒下降。何爲心火?你看我們出家人,有幾個不暴躁?有幾個不浮動?有幾個是心平氣和、寬宏大量的?沒有!幾乎都是小心眼。你說他一句,他要回你十句,就是不回你,他心裏也會氣鼓鼓的!

  爲什麼會是這樣呢?這不是他思想上不想進步,而是因爲他生理上轉化不了,促使他心理上不得不這樣。如果生理上能轉化,腎水向上升,前面的心火往下降。心火下降了,胃部、肺部、就不會堆火,自然心生歡喜。

  腎水從背後上升,心火從前面下降,也就是道教講的任、督二脈暢通、轉動了。如何讓腎水上升?這就是所有宗教都提倡的節欲的方法,“節欲”過頭了就是“禁欲”,你如果轉化不了“欲”的力量,一禁欲就出問題!所以只能是“節欲”,去節製它。如果你能夠轉化生理了,就能夠達到不禁而自禁,無欲可禁。

  如何使腎水上升呢?《蓮花生動功》的每一個動作都是激活腎水、促使腎水上升,疏通人體的奇經八脈的。譬如第一節“觀音請聖”,它是補充人體的能量,這個動作首先牽動了任、督二脈,腎水上升。第二節“仙鶴展翅”的時候,就已經帶動了中脈,它是讓中脈往上升,而且讓手臂的大動脈像仙鶴翅膀一樣,把下邊的力量往上拉。

  第叁節“河住江翻”,完全是促使心火下降、腎水上升的。它是轉動的,後邊上升、前邊下降。第四節“乾坤旋轉”是使上面幾節提升起來的能量平均、陰陽平衡,使左邊的力量和右邊的力量平衡協調、融合在一起。第五節“犀牛望月”,還是爲了補充前面四個動作的能量,讓腎、肝、肺進一步暢通。

  第六節(荷花搖擺)同樣還是補充身體能量的。因爲通過前面的五個動作,身體裏的能量已經滿了,所以就像往袋子裏裝米一樣,再搖搖、晃晃,又可以再往裏裝點兒!第七節“立地沖天”的時候,就是水從裏面沖出來的時候,讓荷花一下子打開了!

  說這些你們感受不到,說了也等于沒說。裏面的玄機,你們現在無法感受,你一直做下去,裏面的力量産生了,你自然就會知道每個動作的作用!

  你們每天幾點起床?你們不好好修行,死了可沒有“舍利子”啊!死了以後燒出幾顆舍利子也好哇!不好好修,身體裏面的能量都從六根漏掉了,死了真沒有舍利子,這不是開玩笑的。

  現在很多出家人不知道“舍利子”是怎麼來的,有舍利子就是因爲六根關閉掉了!六根爲什麼關閉呢?就是因爲心與道溝通了、相應了。心不能夠與道相應,身體裏面的能量就會漏掉。心與道溝通了、相應了,六根封閉、元氣沒有漏掉,才能夠有舍利子。

  有舍利子的人並不能說修行已經圓滿了、大徹大悟了,但是有一點敢肯定,他已經與道相應了、溝通了,否則的話,他不會有舍利子!沒和道溝通,你身體裏面的能量全部從六根漏掉了。什麼和道相應了?心性的力量和道相應了。心性的力量是萬物之母!

  ※ 看一個人修行能不能成就,很簡單!你就看他做世間的事情吃不吃苦、賣不賣力。如果做世間的事情都不願意吃苦、忘不了“我”,你修行更吃不了苦、忘不了我!

  如果你做世間的事情能夠吃苦、忘我;修道也能夠吃苦、忘我;你一旦出去弘法、建廟,你也同樣能夠吃苦、忘我;你出去做生意,也同樣能吃苦、忘我。因爲你能夠對一件事情吃苦、忘我,你對樣樣事情都能夠吃苦忘我。膽小的人走到哪裏都膽小,膽大的人走到哪裏都膽大!

  

  

《降伏其心 二 守住真心勝過修所有的法門》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