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降伏其心 一 學佛的人就是不一樣▪P2

  ..續本文上一頁什麼要文字記錄。就是爲了白紙黑字,上下保持一致。

  你們來到這裏,領導是什麼風格,你們也要配合領導才能留下。如果和領導配合不來,那只能走掉。比如領導說話像打機關槍,走路像一陣風。大衆是一叫叁不應,走起路來慢騰騰的,怎麼能和領導配合?當然,有時需要互相適應,互相遷就,但在原則上還是要和領導保持一致。大家來到這兒,不管有什麼心,都可以理解。也是大家的權利。而作爲領導,必須只有一個心爲了道場。別人可以有別的心,做領導則不可以。實際上做任何事情,包括來這裏,都是自己選擇的,沒有人強迫。既然是自己選擇決定了學佛,爲什麼對自己選擇的事情,又不熱衷、又不投入呢?在佛門裏,一個比丘可以七進七出,也沒有人強逼他,或者爲他做決定。當你們做任何一件事情時,如果帶有抵觸情緒,不僅事情做不好,而且做起來自己也會很累。如沒有抵觸情緒,一切都是輕松美好的。做任何事情,不要附加一點東西。如果來到這裏,一心一意學道,我敢保證你們什麼病也不會有。你們沒有抵觸,會有什麼行不通呢?連自己的身心都是暢通的。會有什麼病呢?打坐爲什麼不暢通?就是心沒放平。心挂在空中,氣血散不開;氣沒沈下去,心會更浮躁。如果心沈下去了,做事情的時候怎麼會感到累呢?

  一個做領導的,一定要少講話,多觀察,因爲講錯了話是要負責任的。如果不是領導也要負責,但和領導是不一樣的。在座好多人年紀都較大了,都做過父母親。一個家庭出了事情,怪誰呢?肯定是怪家長。不能怪小孩子。家長有時候雖然沒做事情,但他也在操心、考慮問題,而小孩子即使做事,他也不考慮問題,不用操心。做家長的既要做事又要操心,須付出雙倍。所以做家長的心很累,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複過來。坐禅、作觀和做事與做家長是一個道理。就是因爲觀的不對,觀得對,怎麼會不出智慧呢?高度集中地觀察一件事情,正是高度處在定裏邊。就像今天下午,我和小祝修觀音洞前邊的那條路,大家都感到不好走,但是就沒有人去挖幾鋤頭。雖然幾分鍾就走過去了,但每天都要走這段路。

  如果把你們這種心態,用來修道會怎麼樣呢?一定是對自己馬馬虎虎,比如說一個人很懶,每天多睡十分鍾。這樣下去意味著什麼呢?相反,有的人很精進,醒來就起床,一分鍾也不多睡,一天多坐一分鍾,一個月下來就多坐叁十分鍾。如果打坐,今天多坐十分鍾,明天多坐十分鍾,長久這樣下去,功夫是否日益長進呢?什麼叫爲學日增,爲道日損?做學問就是要讓自己的學問日日增加。修道就是讓自己的貪、嗔、癡每天減少。

  爲什麼佛祖讓我們剃光腦袋?就是時刻提醒你是出家人。居士爲什麼要皈依、受戒?就是時刻提醒你自己是個居士。入黨爲什麼要宣誓?就是提醒你自己是黨員,時刻要想著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五戒”不僅僅是學佛的居士要守,實際上守五戒是一個做人的基本原則,做人的基本戒條。“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難道不是一個“人”應該做到的嗎?只有“學佛的人”才要這樣做嗎?

  實際上我們身邊的人,每個起心動念。言行舉止,都和我們自己有關系。如果我們的心很純、很正,來到我們身邊的人,自然會被熏染。如果時間久了,還未被熏染,他自己會自然離開。因爲他不能和我們合拍。這也就是我爲什麼經常強調要少說多做。把我們的思想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口動不如心動,心動不如行動。就是佛門中講的,以身教化衆生,要超過以言語教化衆生的多少倍。學佛,說的輕巧,真要做起來要下很大的決心,要有很大的毅力,才能做下去。不是靠說說就行的。所以我經常勸人,不要學佛。也許你們會說我“讓人喪失菩提心”。如果他真是個發菩提心的人,不會因爲我說這幾句話,而改變初衷。

  做事情有困難,修道也同樣,只要不放棄,困難都有解決的辦法。只要做下去,就會成功。有些事情是刻不容緩,有些事可以緩一緩,拖一拖,問題就解決了。一個人不嚴格要求自己,永遠也提升不了。一個人的習氣都是因爲自己對自己太縱容了,才養成的。因爲衆生本身是來自欲界天的,把輪回了許多世的力量,又帶到現在。如果自己不嚴格要求自己,希望師父、領導對自己嚴,會活得很累,如果自己對自己嚴,任何事情,不知不覺地就做了,同時也成就了自己。今天就講到這裏。

  師:你(一位男居士)剛才坐在那裏,一個勁兒地動、蹦,爲什麼?

  答:可能有附體。

  師:我們每個人貪、嗔、癡這麼重,內心這麼肮髒,一個修煉多年的高等衆生怎麼會附你的體?一個人對自己出現的問題,要一直追問下去,刨根問底,把它搞清楚。你這種情況,實際上是因爲身體素質不好。靜坐時産生了氣,生理不通,氣沖不過去。實在沖不上去,就會往左往右沖,所以會往左往右動來動去。如果直接往上升,人就會不知不覺地飄起來。我有個弟子,做瑜伽功的時候打坐能飄起一米多高,認爲了不起。我曾經講過,我們的身體像個氣球,氣往上沖時,自然會升起來。

  靜坐時,聽到有人和你對話,實際上是前世、今世錄到八識田中的信息。你靜坐時,它又重新播放出來。怎麼處理呢?空掉身心。如空不掉,就加點意念:我的身體空掉了,不存在了,化到虛空裏了,身心都不存在了……。一個人身心不放松,時間長了會身體僵硬,頭腦發呆。短時間的問題還不大。

  

  

《降伏其心 一 學佛的人就是不一樣》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