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超脫同墮落是兩個不同的現象,自性圓滿,它沒有離開你。因此地獄中人突然悟道,一樣可以成佛,一切衆生皆可成佛,一切也包括了地獄。如果諸位懷疑我講的這個道理,可以去看《涅槃經》,這部經就講到一切內道、外道、天堂、地獄毫無分別,每個衆生都會成佛,什麼時間?長短的問題,有人一下成功了,有人過叁大阿僧祇劫慢慢來而已。
關于這個問題,中國文化有一個有趣的典故:“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生公即是道生法師,二十幾歲時,佛學已研究得很好。當時《涅槃經》只翻譯了六卷,開頭講一闡提人不能成佛,一闡提指罪大惡極之人,沒有一點善心、善念。唐社長昨天跟我講一件吃人的事,問我聽過沒有?他說在海上逃難,報館記者采訪證實確有此事,在海上艱困掙紮的情況下,把老婆孩子烤來吃了。我說這有什麼稀奇!孟子說:“人之異于禽獸者幾希”。“幾希”,其實連希都不希。到那個時候,我要活著,管你什麼孩子老婆,都吃,曆史上多得很。這就是一闡提人,壞到極點,從頭頂上壞到腳指尖,沒有一樣好。佛說這樣的人不會成佛,只有善心能成佛。
南北朝時,中國文化在長江以北,中原地帶,南方談不上文化。結果年輕的道生法師提出一個論點:“一闡提人皆得成佛”。罪大惡極的人最後還是會善心發現而成佛。噢!不得了!這個論文一提出,當時有道的老和尚、高僧有多少啊!鸠摩羅什的譯經院兩、叁千人,都是第一流的學者,是集體創作。這個年輕人有這樣的思想,趕出去!佛經上講犯戒有個名詞叫“擯”,翻得好聽而已,什麼擯啊擯!趕出去就是,不准他留在佛教團體、文化中心。生公只好跑到南方,江蘇的虎丘山。
那時南方文化還很落後,生公等于被趕出國,自已越研究越覺得有道理,最後沒得辦法,南方和尚看他是被北方趕出來的,是外道之見,他在南方也很可憐,沒事打坐把石頭排好,跟石頭講經說法,講到一闡提人最後也可以成佛,問石頭:“你們說對不對?”石頭都搖起來。所以叫“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生公當時被認爲大逆不道、思想錯誤,被趕出北方時說;“若我所說,反于經義,請于現身,即表鬁疾,若于實相不相違背者,願合壽之時,據獅子座。”後來他去廬山,得以讀到新譯的《大涅槃經》,果然跟他所說的相符。
大家都非常地敬服,他也接受大家的啓請,升座說法,講得精采極了。最後果如他所誓言的,端坐正容,好像入定似的,走了。
所以說自性在任何地方都存在,下地獄自性被烏雲障礙住了,若一散開,大惡人把一點曙光露出來,善心一發現,他也成功了。“絕升沈之異”,自性本體無差異。“無縛脫之殊”。學佛是學解脫,講修道則言逍遙,不過大家注意,包括我在內,學了,結果既不逍遙又不解脫,一切拘束得要命,這個很苦,本來人世間煩惱層層束縛,把我們捆綁起來,我覺得學佛修道後又加了兩層,把自己綁得更厲害,蠻可憐!不曉得是智慧還是笨蛋?我到現在還搞不通。
照道理講,永明壽禅師告訴我們“無縛脫之殊”,解脫個什麼?沒有解脫,本來也沒有綁你。禅宗叁祖僧粲大師見二祖之前,一身是病,痛苦得很,根據佛法,病是怎麼來的?由惡業來的。業怎麼來的?心造的。當然不是現在心,我們生下來沒有造業,怎麼帶來病?這包括過去心。叁祖求師父爲他解脫,二祖叫他把業找出來就給解脫,找了半天,沒有,那好嘛!誰綁你?本來沒有人綁你。故事大概如此,詳細的你們去查,這段跟二祖見達磨,請求安心的故事差不多。所以綁與解脫都是你自己造的,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既無在世之人,亦無滅度之者”,拿本體言,我們這些在世的人根本沒有存在,只是偶然的、暫時的,再幾十年一下過去了,本來沒有。人類自有曆史到現在,不曉得過了多少人,大家都上臺唱一唱,唱完了下去,沒有了,看不見,本來也沒有一個在世的人,在世的人都是傀儡,後面有個東西牽著玩,玩幾十年就沒有了。
那麼,成了佛就滅度了?也沒有滅度的人,沒有說哪個涅槃去了。所以我常說涅槃去了,所以我常說涅槃是捏一個盤子,不知是江西瓷盤還是化學盤?捏了什麼盤?《楞伽經》告訴你:“無有佛涅槃,亦無涅槃佛”,自性本來在涅槃中,“畢竟寂滅”,涅槃就在自己現前、自己身心上,你沒有找到而已,找到以後,無所謂在世之人,也無所謂涅槃者。所以“二際平等”,過去未來都是空,一切相對的都是畢竟沒有,是現象。本體不是沒有,“一道清虛”。爲什麼唯識學講轉識成智,其他宗派講去掉妄念才能成道?妄與真沒有差別,“識智俱空”,真妄不二,是一個東西。
“名體鹹寂,迥無所有”,名代表相,一切觀念、妄想;體代表本體,本來清淨,本無所有,本空,它空你,不是你空它。“唯一真心,達之名見道之人,昧之號生死之始”,悟了道見了這個,假定這個名稱叫“真心”,證到這個境界叫見道之人;不懂這個,就在生死中輪回旋轉,自己被自己捆起來玩。
人我如虎
大家注意這篇文章,先是提出“叁乘五性”,而不是這麼講,當然被我們這樣一講,等于狗啃骨頭,啃得支離破碎。如果諸位自己回去念,在燈前點一支香,不是爲了信佛,誠誠敬敬的,燈太亮了,味道不好,不如點一支蠟燭,若隱若現,兩腿一翹,泡一杯茶,如果你抽煙,最好抽一支,然後高聲朗誦一番,不涅一個槃,那個槃都來涅你,啊!那非常清淨!一讀就到了,這文章就有這樣好。我們現在不是涅槃,是狗啃骨頭,盤(槃)子都啃翻了!味道不好了!這個文章要注意!回去還要研究。
這裏討論到人的修道根器有“叁乘五性”的不同,他首先把根本提出來,本來沒有不同,本體是一個,等于太空是一個,爲什麼這邊下雨那邊天晴?這裏高山那裏平地?爲什麼來的?在家出家拼命學佛求道.到底求個什麼東西?這一段有說明。
複有邪根外種,小智權機,不了生死之病原,罔知人我之見本,唯欲厭喧斥動,破相析塵,雖雲味靜冥空,不知埋真拒覺。
他說有些人講修道,看起來是修道,站在另一大乘根器、真正道體的立場上看,這些人叫“邪根外種”。這是名詞,外道內道之分,外道也是道啊!道乃路也,本來是一條直路,他硬要轉來轉去,轉不通開個山洞,最後也到了,這叫外道。內道的人直接悟道好不好?也有不好之處,坐飛機一下到達目的地,哈!一路上有許多東西你沒看見,那些走岔路來的,有壞處,很辛苦,走了很多冤枉路,但他比直接來的人高明得多,冤枉路旁的風景他都知道,你卻不知道。所以講外道、內道是假定名稱。不過,這裏說有些人是邪根外道,走錯了路。
“小智權機”,智慧太淺;“權機”,本體大機大用,小智的機關腦子,靈光少了一點。我經常跟年輕朋友說笑,“怎麼你出生的時候,腦筋不多拿一條,而且投胎也不選個好的腦子裝,匆匆忙忙把生了鏽的裝進來,幹嘛?”這是笑話,但可以說明“權機”兩個字。機變不夠靈巧的人。
“不了生死之病原”。不曉得生命生死的根本是什麼東西來的?這個開關在哪裏?沒有找到。也不曉得“人我”這個東西。“人我”不一定你跟我相對,你是人,我不是人;也不是說站在你的立場,你變成我,我變成你。這是相對的話,實際上也可以說絕對,我就是我,我是個人,人就是我,我就是人,這個東西怎麼來的?因爲我們一切煩惱都是人找來的。像剛才所舉人吃人的例子,人到了必要時只有我,不但烤兒子吃,連媽也照樣烤來吃,這些資料曆史記載很多。我告訴唐社長,吃菩薩的也很多。一家人逃難,父母老了,要兒女先逃,兒女怎麼做得到?父母把自己弄死要兒女烤來吃,吃了好求生逃路,這是菩薩境界。至于你不肯給我吃,我把你弄死了吃也多得很。人到了最後只有“我”第一,非到患難看不出真正的道德。唐社長結論:“人壞起來比禽獸還壞,恐怕好起來沒有比菩薩更好!”我們倆說這個笑話也蠻有道理。
這些人不曉得人我,我們這個人,這個東西是什麼根?它的根在哪裏?見道,一個觀念,就是這一念,見地之見,一念就有人找出來,因此他們搞錯道理,不懂本體的道理卻想修道。
“厭喧斥動”,討厭!趕快出家,或到山裏清淨、打坐,認爲那才是修道,啊喲!你看那麼多人,吵死了!煩死了!“厭喧”怕吵鬧。“斥動”罵人一天到晚亂跑修什麼道!不對!認爲修道的人應該坐在那裏,講好聽是如如不動,實際上是變個死東西,就像我們罵人:“看你那個死相”,那才好像真是修道!什麼都不懂就是修道。
“破相析塵”,把一切外相離開,分析塵世間的事,一概要不得。
“雖雲味靜冥空”,一味貪圖打坐、清淨,認爲那才是道;“冥空”,這個空是腦子什麼都不想,啊!這個是道,不這樣就不是道。
“不知埋真拒覺”,實際上外道也這樣,把真如本性活埋掉,把活活潑潑的本性埋到死東西裏頭,埋到清淨裏去,他不曉得那個動的也是本性動。“埋真拒覺”,他把活動的本性埋到死東西中,而且討厭妄念。
我這麼坐怎麼還什麼都知道?你不知道你去死去!對不對?本來自性都知道,都不著嘛!所以大乘叁法印說:一切無著、無性,本空嘛!物來則用,過去不留,自性本來是本覺靈明,所以搞錯的人是“味靜冥空,埋真拒覺”,以爲清淨才是道,只要你妨礙我一點,太太也好,父親、兒子也好,走開!我修道嘛,要清淨!這完全是偏差的觀念。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叁章)》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