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學問答類編 (密宗第十一)

  佛學問答類編 (密宗第十一)

  李炳南老居士解答

  十一、密宗

  問:金剛上師的解釋如何?(永康)

  答:詳釋甚繁,茲從略,金剛者,堅固不壞決定成就之意。佛如是,法亦如是,上師者,即至高無上之尊師也。

  問:現在有幾位金剛上師?(永康)

  答:藏密有紅黃兩大派,尚有其他派,在臺出家衆,有黃教甘珠爾瓦呼圖克圖等,在家衆,有紅教屈文六上師等。

  問:諾那上師是生于何時?圓寂于何時?是哪地方出生的?(永康)

  答:諾那呼圖克圖,籍是西藏,生時不詳,圓寂于一九叁六年之時。

  問:持哪一種咒最得益?(翁慧欣)

  答:諸法平等,無不得益,但須契機,尤須論所修目標何在,始能檢修何法。佛爲醫王,法爲靈藥,藥須對症,法須切其願也。

  問:我國在何時方有使用陀羅尼經被?是否從我國西藏傳入?(永康)

  答:陀羅尼經被,皆系梵文,或由藏地傳入。但知前清時代,王公大臣死後,奉旨賞給,而普通官民不得擅用,今則無禁矣。再往上追,無書可稽,則不可知。

  問:往生咒之功用,爲助往生極樂,未悉大悲咒及其他各種咒語功用爲何?(蔡世芳)

  答:大悲咒所用甚廣,世間息災增益,出世斷惑證真,持之均得助力。他咒各有其名,顧其名可思得其義矣。若解圓義,則法法一如,可以互得其用。

  問:往生咒或名“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如何解釋?(永康)

  答:此二名乃系一事,不過一詳一略耳。茲釋其繁者,“拔”是拔除,“一切業障”謂種種之罪業,生出種種之障礙,使所修難成,“根本”喻業障之深固,如樹之有根,盤結堅牢。“得生淨土”謂是如願獲得,生指神識托生之處,淨土指極樂世界之清淨國土。“陀羅尼”譯爲總持,乃不失成就之義,其類有四,此處單指咒陀羅尼。合講即是此咒有二種大用,一?所有一切罪業,一切魔障,雖則如樹有根,發生礙道之力,而咒力能盡拔除之,不使有余。二、且能承此咒之威力,決定得生極樂淨土。

  問:念往生咒是助自己往生爲目的,抑是助外生多劫所結來的衆怨仇超生爲目的?(呂慧良)

  答:一體萬用,第看心及回向如何耳。

  問:心經“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請爲詳解!(張鳴聲)

  答:此系咒語,按五不翻例,屬于秘密不翻,區區遵之,亦不強作解釋。

  問:准提咒開首“稽首皈依蘇悉帝”等之四句,是否持誦十遍百遍千遍,須要連續持誦,抑或開始誦一遍可亦,與及以方言白話誦之可否?(黃涵)

  答:首四句爲偈,下方爲咒,偈誦一遍,咒或爲千,亦稱如儀。設欲每遍皆誦偈,亦無不可。惟以方言白話誦法下問,頗感不明來意,因偈文簡單,且有梵語,如翻成白話,不善文者,不但語意未周,且必絡索冗長,更感不便。

  問:唵嘛呢叭咪吽六字大明咒是何意義,請詳解之?(張維明)

  答:此屬秘密,古人有不許翻譯之例(近代有解釋)。蓋咒忌心分別,不解其義,大起分別,易于成就。

  問:大悲咒及其他咒內很多字不認識,字典內又查不出,佛學辭典又無注音符號,請朋友教,又擔心發音不准,將來轉教與人,更成問題,請解決!(蔣俊義)

  答:密咒重師承口傳,當地若無金剛上師,可向比丘僧而常持是咒者求授。若求音確,必須梵音。漢音久多訛誤,如二合叁合四合等音,往往讀爲二字叁字四字,此其最著者,即單字音,亦多漢藏各省之不同,演變如是,不必拘泥矣。但得比丘傳授,心存誠敬,自有靈驗。

  問:大悲咒之第二句,南無阿唎耶的“阿”字讀什麼是爲准確?(唐桂蘭)

  答:阿字音從喉嚨發,即能得其准音。

  問:變食真言誦咒施食,既能使金翅鳥及餓鬼獲得飽滿,何以不能回向社會饑人,個個得食?(李孟泉)

  答:金翅鳥性食龍,佛爲救龍,故施食與鳥,此有一段公案,免贅不敘。餓鬼道本無食品,故咒變之,人道本多食品,故不須咒變。前兩道皆有食品矣,其兩衆得食與否,尚視其有無障礙爲斷!鬼道目連尊者之母,食方近口,即變爲火,即一例也。人不能遍得食,又何足怪。且佛家印經及拜忏等,常有刀兵饑馑,悉皆滅除,種種咒願,又何嘗不爲饑人回向哉。

  問:“活佛”,這個很寶貴的稱呼,是否密宗的修行人,統統可以使用的,抑或要經過一種的過程,具有特別資格的密宗大德才能使用?(李永茂)

  答:對于傳法之金剛上師,方以此號尊之,非學密者一概可稱也。

  問:白衣大士咒:初稱佛號叁遍,後從南無佛起至波羅密止爲一咒,若要連誦幾十遍時,可從南無佛念起,或是遍遍都要叁稱佛號念起?不在佛前,在任何地方或行、立、坐、臥都可能持誦?(尤彩華)

  答:只初誦叁稱即可。行住坐可稱,臥只許心轉,不宜出聲,恐涉不敬也。

  問:佛法是依法不依人,何以密宗要依金剛上師口傳音,不依原譯音。(暫梁)

  答:字在紙上,會自動發音乎?不有師父,音何能准,原譯之音,究屬何音,能誦出乎?凡屬學問,必有師承,豈獨密宗。若傳法者未離經義,學者依之,正是依法也。

  問:密宗專門持咒效驗最靈,有現身成佛的,有求功名得功名的,有求富貴得富貴的,求聰明得聰明的……現在有人依此專門持咒去買愛國獎券是可以中獎否?(潘玉泉)

  答:佛法之大用,在了生脫死,次則滅罪消愆,拔苦與樂。罪愆消,苦盡拔,樂卻生矣,然亦有一定之限度,非許其逞貪縱欲也。有“可許則許”一書,解說甚詳,倘漫無限度,則非分之事甚多,一律許之,不獨害世,恐亦不利于己。

  問:持咒與念經功德,有何不同?誠如您在蓮社說法“放下萬緣,一句洪名”自然深信不疑,但因持咒成習,一時改不過來,尤以自認這是一種好習慣,不改可否?(張文炳)

  答:上手功夫,不宜抛掉。但持咒以外,再加佛號可矣。

  問:聽說有學密宗的居士功夫很好,但是不吃素,請問這種行爲當生能不能成就?(慧心)

  答:學密吃素者甚多,並非一律吃肉,若吃肉之密宗居士果然功夫很好,自有他的成就辦法,非他人所知。

  問:密宗禮佛,合掌先安在頂上,又向口前一安,是什麼意思?(叁叁)

  答:密宗禮佛,同時持“嗡阿磮”叁字,觀想色光,即將此叁字安于頂喉心叁處,然後方拜,合掌安叁處者,即此意也。

  問:密宗供佛,有將其皈依之喇嘛,安在釋加佛上者,是不是錯誤?(叁叁)

  答:這是密宗的儀規,顯宗是叁皈依,密宗是四皈依,第一先皈依金剛師,因無師先導,而自不知叁寶,故對金剛上師,恭敬第一。

  問:請問真言宗(密宗)的歸宿點,是否也是西方極樂世界?(維寶)

  答:密宗法門甚多,其中破瓦法等即是往生極樂者,其余各有各之歸宿,並不一致。

  問:國人持咒是否以國語發音方爲正確,若以方言發音其功用有否失效?(蔡世芳)

  答:咒屬密部,按規應依密宗儀式傳授,必經金剛上師灌頂口授。金剛上師,皆系師承梵音,依此方爲准確。但梵音並非如漢字一字一音,每多二合乃至四合,吾人念者,竟將二合念成二字,四合念成四字,甚將二合念一音,如多咒開首之“唵”,本爲“烏唵”合音,讀“嗡”,普遍唯讀一“唵”字,學密宗者,則二合“嗡”音。據上所述,能經金剛上師口授,應讀所受之音,否則但存恭敬隨順方音,不必再改國音,緣國音與梵亦不符也。

  問:凡咒保持梵音不翻,神鬼聽懂就能達到目的,人聽不懂沒有關系,可是本來咒是人作成的,聽不懂念來究竟意義又不解,希望要理解重要諸咒的大意,有什麼方法可求?(呂慧良)

  答:能研梵文,即解其意,例普傳之大悲往生藥師般若等咒,亦有加注釋者,不過其義不周。惟持咒之法,在于叁密相應,自有不可思議力量,對方縱不懂,亦蒙其益,如乘飛機。雖不解其機構,乘之者,定能被載遠遊耳。

  問:禅宗第一祖摩诃迦葉尊者,于結集法藏後,曾宣示“佛所製者,我等應行;佛未製者,我等莫製”。密宗乃禅宗第十四祖龍樹大士所創。除托佛演述之大日及金剛頂等經外,所有一切法規儀規,均其製定。未審是否迦葉尊者所示,有無抵觸?雖然凡已見性者,均可稱之爲佛,龍樹大士亦是見性者,當然稱佛。但迦葉尊者所稱之佛,乃尊釋尊而言,幸賜教。(趙超)

  答:迦葉尊者,雖有此語,而佛所製者,亦未能一次集盡,故繼續有多次之結集。至于法軌一事,師其原意,不妨隨地隨宜,少加權變。如中國之叁衣,已與印土不同;單腿胡跪,今多不行;密宗之紅色甘露,中國多以茶水代之;凡此均不可以抵觸論。至雲佛之一字,自有藏通別圓之區別,最顯者,緣覺亦稱佛,豈可與叁祇圓滿者同日語哉!

  問:請詳細指示持誦大悲咒的儀式!(尤彩華)

  答:持咒之規矩,必須經過金剛上師灌頂,方得傳授。惟十小咒及大悲咒等,後定爲叢林日課,即多不經上師傳授,自己習誦。是以觀想,結印諸法,已不講究矣。但能誠敬誦持,亦有靈應!所詢大悲咒之持法有叁:一、爲拜忏行法,此有忏本可參。二、須依金剛上師之傳授,手結印、意觀想、口誦咒,此之謂叁密相應(一、非平時所作;二、無金剛上師不能習)。叁、但存誠敬,一直念去即可,不必求儀式也。(附大悲咒普通結印法)誦時兩手合掌,右大指扣在左二指之根間,再以左大指加在右大指之上,誦到“婆夜摩那裟婆诃”句,即將兩小指展開;“悉陀夜裟婆诃”句,展兩四指;“摩诃悉陀夜裟婆诃”句,展兩中指;“悉陀喻藝室皤羅夜娑婆诃”句,展開二指;誦到最後“南無喝祍怛那哆羅夜耶”句,兩中指左上右下一交插;“南無阿涥耶”句,再以兩中指右上左下一交插,“婆羅吉帝,爍皤祍夜裟婆诃”句,合掌如故。此印不須上師傳授,乃公開者也。

  問:“密”之修習法,與印度瑜伽術部分似乎相同,如持咒,結印,坐式,修氣脈,明點等何故?(李明揚)

  答:佛法中之密宗,即稱瑜…

《佛學問答類編 (密宗第十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