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用功時節
李炳南老居士講述
民國六十八年元旦慎齋堂開示
明倫月刊社整理
每年的元旦都要說幾句佛法,本人在臺中每星期都有講經,但說的都是經文,且講經已講叁十年,道理漸漸的就愈講愈深了。經本來都是平等的,但脈絡各有不同,無論講什麼經,一次二次是講不完的,所以要講個概要很難。
元旦只有兩天,總要說個有頭有尾。臺中蓮社叁十年來都是修淨土,今天要講的就選修淨土的祖師法語。或言淨土法門的道理已說了叁十年,大家都知道了,何必再講?但諸位知道的只是表面。所選的法語是祖師說的,祖師是證了果的人,而我們都是凡夫,所知的是一知半解,祖師的話不是普通話,是有深意的,不可隨便看過。
淨土難信之法
學佛必須先有目標,若沒有目標就沒有成就。每宗各有目標,看似普通,做起來皆做不到。臺中不論講什麼經文都離不開淨土,臺中同修叁十年來,二十年前還很好,這幾年來卻一年不如一年,退步得幾乎不成樣。從前還看得出來有結果,我曾經拿出二十年前各單位發表的講演或文章來看,內容都是正知正見,現在不行,亂七八糟的多,成就的少了。佛法是五乘說法—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前二乘是世間法,後叁乘是出世間法。我們都是世間上普通人,佛先說世間的道理,也就是做人的道理,和生天的道理,這兩乘就是世間法,這是佛法爲度初機不得已所說的法。(世界各宗教說的也都是世間法,不究竟的道理。)佛的正法是出世間法,能出生死、跳出六道輪回,這各宗教都不懂得。我已九十多歲了,平常也難得多說,而說法講究契機,淨土法門大家都沒把握,還講別的做什麼呢?淨土法門完全是出世間法,但是大家都錯用了,只拿來求家庭平安,升官發財。
出世間法又分兩乘,有大乘和小乘。小乘只求出輪回,生死只了一半,沒有全了,聲聞、緣覺屬于這類。小乘人不在六道裏頭,但永遠不能成佛,學了一半就止住了,不能進步,他自己有好處,對衆生無好處。大乘是成佛,沒有成佛不算大乘,成佛才是最徹底。而淨土法門是出世間法,是小乘還是大乘?是大乘。我說的話皆是佛經上的,看祖師的注解說的,我怕諸位誤會,以爲我妄作聰明,強說淨土是大乘。
但是,我懂淨土嗎?這世界上沒有懂得的,出家二衆,在家二衆皆不懂得。唯有佛懂得淨土法門,連十地菩薩也不懂得,等覺菩薩快成佛了,也才懂一點。所以阿彌陀經說,淨土法門是“難信之法”,難信在那裏?淨土法門看似平常,做起來不平常,所以是難信之法。
淨土法門有什麼秘密可以成就?沒有什麼秘密,教你怎麼念,你就怎麼念。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就可成就,不是什麼妖魔鬼怪。能念阿彌陀佛,你的心就是阿彌陀佛,若學妖魔鬼怪,心就成妖魔鬼怪。淨土難懂之處,不但今日之下我們同學們愚笨不懂,自古以來全球上連印度也如此,所以祖師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盡。”斷盡根本無明惑才能明了淨土法門,未證佛果前都難了解。千言萬語就是要好好的信,不好好的信,壽命在呼吸之間,再後悔覺悟,時間已來不及了,英雄好漢要識時務啊!
小乘斷見惑之後,成個羅漢要七番生死,成佛則要叁大阿僧祇劫,很難成就。能活上一百年很難,即使活了一百歲又算什麼?一輪回,隔陰之迷,什麼都忘了,算你幸運再成爲人,你能遇到淨土法門嗎?少了淨土法門,你怎麼成佛呢?淨土法門的特別是當生成就,與其他法門最大不同就在當生能往生西方,若不生西方就入輪回。而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身分還是凡夫,不是成佛,只是極樂沒有叁惡道,較易繼續修學以至成佛。此外,那兒雖有四土,但淨土是橫超法門,一旦橫超,用不著叁大阿僧祇劫,就可以成佛。這橫出叁界,橫超四土的法門,竟有人不信,不信怎麼修呢?
蓮池大師法語
蓮池大師是淨土宗祖師,早年學禅,斷了見思惑,證了果,然後修淨土法門。十叁代的淨土宗祖師,除印光祖師不是學禅以外,其他都是學禅,證了果以後學淨土,他們證果後才知道證果多麼的難。淨土的道理,我們不懂,那祖師說什麼話,我們就信什麼,欲知山下路,必問過來人。這篇法語是蓮池大師對學了多年的淨土學人說的“警衆法語”,這些法語就是秘密。
“予見新學後生,才把一句佛頓在心頭,閑思妄想,越覺騰沸,便謂念佛功夫不能攝心。不知汝無量劫來生死根由,如何能得即斷?且萬念紛飛之際正是做工夫時節,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後工夫純熟,自然妄念不起。且汝之能覺妄念重者,虧這句佛耳。如不念佛之時,瀾翻潮湧刹那不停者,自己豈能覺乎?”
念佛難攝心乎
“予見新學後生”,所謂新學,不是學一、二年之初學者,至少是學了五、六年了,初學者不算新學後生,我就可以說是新學後生。修學者每天跟祖師學,祖師怎麼教,就怎麼學,有修有學;而我做公務員,有空才修學,沒空就沒學,不像出家師父認真修學,學六、七天比我學一年要進步,所以我是新學後生。學佛就如吃飯,一日叁餐,天天要吃,不是吃一頓就可休息好幾日。
“才把一句佛頓在心頭”,念佛不在嘴,在心念,一念一句。“閑思妄想,越覺騰沸”,不念還不覺得,一念佛時妄想都出來了,愈念則妄想愈多。“便謂念佛功夫不能攝心”,便以爲念佛沒用處,心收攝不起來。這不是初學者,是懂教理的大行家,他知道了生死之法,才疑惑這幾句話。諸位只知道念佛,臨終有阿彌陀佛來接你,這樣糊裏糊塗,迷迷糊糊的,怎能成功?念佛並不是臨命終時,阿彌陀佛才來接你,阿彌陀佛天天都來接你,就在你旁邊,人人跟前都有阿彌陀佛。若我眼瞎耳聾,我麻木不仁,我的心都沒在阿彌陀佛上,都在黃金美鈔上,阿彌陀佛又有什麼辦法呢?
生死根本就是念頭,沒念頭就絕對沒生死,所謂:“但盡凡情,別無勝解。”只要把念頭去了就成佛了。可是人人都有心,只要起念頭就有心,心識的作用就是見惑,是心的影子並非真心,若把心影當作是你,就不知真心。佛經叁藏十二部都是方便法,給我們治病的,不生病則用不著藥,衆生有什麼病呢?打妄想的病。諸位若都不打妄想,就成功了,也用不著聽經。不念佛還好,一念佛妄想就起來。知道妄想是生死的本源者,全球上的人不多,能知道就不錯了。知道妄念爲生死根本後,就要不打妄想,也辦不到。不但你辦不到,全球的人皆辦不到。佛法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其他方便法好麻煩,阿彌陀佛這一句話太巧妙了,你心一起念頭,只要念阿彌陀佛就成功了。
妄念一起就念佛,這是成佛最要緊的一句話,修淨土的人深信者不多,還想有沒有其他更巧的法子。以爲成天念阿彌陀佛,沒念別的,這有什麼意思?遇到關鍵時刻,佛號都沒用處了,只有黃金美鈔有用處。如此,阿彌陀佛仍是佛,你仍是你。佛的名字就是經,而“阿彌陀佛”這四個字是秘密不翻的咒王。阿彌陀佛的法身,無處不現身,可是凡夫看不見。其實念佛就是念佛的法身,佛號萬能極了,只要口念耳聽心清楚,久久功夫自然成熟。
佛法最要緊的是—戒、定、慧叁無漏學,學佛的人要先守戒,守戒後生定,定就是把心收攝起來,不起妄念了。念阿彌陀佛攝心,就是要你得定,念久了就有定,有定才開智慧。我們念佛不得定,怎麼開智慧?所以現在還這麼糊塗。
沒打倒孔家店前,出家或在家人都讀四書,四書之大學有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就是佛法的戒定慧叁學啊!那個時候的人學佛比現在容易得多,從前被中國財色名食睡迷住,現在還多了洋財色名食睡,中外夾雜,層層加厚,迷關更打不破了。
攝心就是要定,同修念佛十幾年,你是嘴念佛,心攝不住,祖師說:“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真用功是要求定,任何宗派都是要求定,如水要靜止才照得清楚,而其他的法門不容易得定,只有淨土念佛法門容易做。下文就答覆爲什麼念佛不能攝心。
妄念是生死根由
“不知汝無量劫來生死根由,如何能得即斷?”這是內行人講的話,從一下生到現在,妄念有多少呢?一彈指有六十個念頭,一生起了多少念頭?塵點劫來,千生萬生到現在,我們的妄念盡虛空遍法界滿滿的。念佛是二力法門,個人修持的力量加上佛幫助的力量,可以治妄念。妄念如一個影子,我們八識田裏有太多的影子,而念阿彌陀佛也是一個影子,念佛的力量很大,可以消滅我們八識田裏的影子。純純粹粹的念一句佛號,所謂:“至心念一句阿彌陀佛,可以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重要在“至心”兩個字,一個種子一番生死,一彈指之間八十億劫的種子,因爲一句阿彌陀佛而可以消滅。雖然可以消很多,但是你的妄念有多少呢?有萬萬萬的八十億劫種子之多,一句佛才消八十億劫,何況還有那盡虛空遍法界的妄念。況且要清清淨淨的念一句佛才能感應,祖師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一句阿彌陀佛,要清淨的念,才能抵製妄念,才能感應,光嘴裏念,能消多少呢?
生死根本就是打妄念,有妄念就有見思惑。若見思惑都不懂得,如何明心見性?羅漢懂得,所以能斷惑。我們辦不到,才用阿彌陀佛的力量,可是你念佛打妄想,心不在阿彌陀佛身上,沒有至心不得感應,生死根本如何斷?斷生死根本就是要斷妄念、斷惑,惑有一百多品,一品惑也沒斷,怎麼辦?經上言:“帶業往生”。帶著罪業怎麼往生呢?譬如我在外面沾了一身大糞,然後進入慎齋堂的佛堂,你們看了一定不准我進來,要我先去洗澡、洗衣服,洗澡還容易,洗衣服還要曬幹等等。于是我有好法子,我身上只要包上一層厚厚又漂亮的毛毯,臭味聞不到就可以進來了,這就是伏惑。淨土宗教大家伏惑之法,把惑壓下來,壓不住就不行,不能斷惑就要伏惑,不能伏惑,萬…
《正是用功時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