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中論頌講記▪P42

  ..續本文上一頁的,現在還他一個無自性,正好顯示諸法的本來面目,並不是中觀家故意唱反調,宣說無自性空。唯有從無自性空中,才能顯示一切法的緣生,緣生是不屬前四生的,所以沒有如上四生所說的種種過失。

  如是依于破自性生的道理,就能獲得一切法無自性的了解,且亦易于獲得通達一切法性空中觀。如有說雲:“若法是緣起,其自性寂滅”。所謂自性,就是自體、自在的意思。中觀論頌講記說:“自性有叁義:一、自有,就是自體真實是這樣的,這違反了因緣和合生的正見。二、獨;一,不見相互的依存性,以爲是個體的、對立的。叁、常住,不見前後的演變,以爲是常的,否則是斷的。自性叁義,依本論觀有無品初二頌建立。由有即一而叁、叁而一的根本錯誤,使我們生起種種的執著。世間的宗教、哲學等理論,不承認一切空,終究是免不了自性見的錯誤。佛說一切法是緣起的,緣起是無自性的,就是掃除這個根本錯誤的妙方便。無自性的緣起,如幻如化,才能成立無常而非斷滅的;無獨立自體的存在,而不是機械式的種種對立的;非有不生而能隨緣幻有幻生的”。若法是有自性的,就不應當說他是緣+起的,若說法是緣起的,就不應當說他是自性自在的。因爲諸法是緣起的,所以諸法本離自性,離自性義即是空義。

  子二 愚癡顛倒現

  世有厚癡同稠雲 故諸境性顛倒現 如由翳力倒執發 二月雀翎蜂蠅等

  如是無智由癡過 以種種慧觀有爲

  諸法無自性空,要爲離實有性,不是一點作用沒有的,假定認爲沒有一點作用,是即毀謗如幻的染淨緣起,不但成顛倒見,且有斷常過失,如欲遠離這個過失,就當信受無性如幻的染淨緣起。

  自性有者在此提出責難說:諸法若真如幻如化無實自性,爲什麼衆生見有諸法而且執爲實有自性

   ;

  中觀家答覆說:衆生見有諸法,你就認爲是實有自性嗎?這想法是錯誤的。“世”間衆生,由于無始以來,“有”著濃“厚”的愚“癡”,蓋覆著自己的本有智慧光明,如“同”密密層層的“稠雲”,遮蔽著晴朗的天空,使其日光不能照射到大地上來。因爲這樣的原“故”,所以在“諸境”界之上,似有自“性”相的“顛倒”顯“現”。在自性相上再加執著,便成自性見,不說在執著時,即使不執著時,亦自然的有實自性的感覺。

  因無明而有自性見的生起,“如由”眼“翳”的“力”量,于本明淨的虛空中,或顛“倒”的“執”著所見的毛“發”,或顛倒的執著所見的第二一月”,或顛倒的執著所見的“雀翎”,或顛倒的執著所見的蜜“蜂”,或顛倒的執著所見的蒼“蠅”,或顛倒的執著所見的空花亂墜“等”:這一切,都是非有而見有的。“如是”世間“無智”的凡夫,以無明愚“癡”的“過”患,再加“以種種”不正確的顛倒錯亂的智“慧”,所以對于所“觀”的緣生“有爲”之法,本來是無自性的、而妄見爲有自性。無自性中見有自性,猶如無空華中見有空華一樣,都是不真實的。因此,衆生雖見諸法是有,但無礙于緣起無性。于緣起上增益自性,說爲諸法有實自陸,是由于不如實了知緣起幻有的愚癡之力,而緣起法的本身,並不是真的有實自性,無性緣起還是無性緣起。所以以緣起因,成立諸法無性,是爲最極希有的善巧方便,不容吾人有所懷疑的。設若諸法真的是有自性的,以佛及諸弟子所有的智慧,應當見到自性是個什麼樣子,但事實上,大智如佛陀,從來就沒有見到過自性,可見自性是絕對不可得的。

  子叁 達空即解脫

  說癡起業無癡減 唯使無智者了達 慧日破除諸冥闇 智者達空即解脫

  有人又這樣的責難說:你說緣生就是無自性,無自性是即顯示一切法空,但佛爲衆生說十二因緣教時,旨在令諸衆生通達無我,而聾聞緣覺行者依之而修,確也只能了達我空,你爲什麼依緣起法說一切法無自性空子是不是有違佛陀的聖敵

  

  中觀家答曰:你根本沒有了解佛說十二因緣的真義。佛“說”從“癡起業”,是即說的無明緣行、行緣識等;佛說“無癡滅”,是即說的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等。前者是緣起的流轉門,後者是緣起的還滅門。衆生的流轉生死,是由于業感,而業是從煩惱生的,煩惱中以無明爲本,所以癡即成爲生死的根源。前面說過:衆生無始以來所造的行業,真是多如山積,但要求了生死,不一定要完全滅了才有可能,只要沒有無明煩惱的滋潤,其業自然就不會再感生死苦果丁。

  佛說緣起的流轉與還滅,本在顯示一切法的無自性空,但由于衆生根性不同,

  一分鈍根有情,由于智慧不夠,不能即我空而達法空,所以說“唯使無智者了達”我空,但你不能說世間衆生皆是鈍根,假使利根銳智的人,以其智“慧”之“日”,“破除諸”有一切無明“冥合”,如太陽的光明出來,照破大地的黑合一樣,不再執諸法有其實在自性,就可進達法空,得到究竟解脫,所以說“智者達空即解脫”。總之,惑業盡了,即得解脫。

  由盡何法惑業乃盡

  如有論說:“業惑從分別,分別從戲論,戲論以空滅”。惑業是從妄想分別來的,妄想分別足從顛倒戲論來的,所以要斷惑業,先當除去妄想分別,欲除妄想分別,先當撲滅顛倒戲論,而能撲滅顛倒戲論的,唯有空性。顯句論說:世間的一切戲論,皆以空來撲滅,即觀一切法的無自性空,就能滅除種種戲論。衆生所以生起種種戲論,病在緣于諸法實有自性。如從沒有見過石女之女的諸貪欲者,決不會生起緣彼的戲論,戲論不起,對于彼境,自然不起非理分別,非理分別不生,則從貪著我及我所薩迦耶見以爲根本釣諸煩惱聚,也就不會生起,無諸頃隅,也就不造諸業,不造諸業,當然生死永寂,不複再于生死中流轉。

  生死解脫,要由無性空見乃得成辦,所以在聖龍樹的諸論典中,明顯的宣說聲聞獨覺,亦證一切諸法無性。所以通達一切法無性正見,爲解脫生死的最勝方便,假使沒有這個正見,更無其余方便,可得生死解脫。話雖這麼說,但由于行者,對此空性正見,長時修與不長時修的因緣,在斷惑證空方面,就有了很大差別:如二乘行者,斷除了煩惱,通達了我空,解脫了生死,從此便爲滿足,不願再作長時的修習,所以不能斷諸所知障,證法性空;而菩薩行者,唯斷煩惱,自脘生死,不以爲足,爲利有情,欲求成佛,更作長時期的修習,如是斷所知障,通達法無我。由此可知:聲聞獨覺,不是不能證法無我,只是未能長時期的圓滿修習,假使本此現見的緣起性,再進一步的去修習,沒有不能通達法無我的。自性見是生死根本,非空去自性見,生死不得解決,而衆生所執的自性,不出上面說的四生,四生不可得,即是自性室,空就是解脫。所以中觀說的無自性空,是結合業感緣起說的,盡管在說諸法空,但決不破壞緣起因果。

  癸二 廣明

  子一 遮外疑難

  醜一 敘難

  若謂諸法真實無 則彼應如石女兒 于名言中亦非有 故彼定應自性有

  自性有者對自性空的論說,始終是不能同意的,所以想出種種辦法,反對自性空說,而最有力的反對論調,是說自性空者,破壞世出世間,爲了建立世出世間,不得不肯定的說自性有。現在他們本其所見,來責難性空者曰:“若”如你中觀家所“謂諸法”是于“真實(勝義谛)”中“無”有的話,則在世俗名言中,亦應同樣的沒有。爲什麼?因“彼應如”畢竟無的“石女兒”,不但于勝義中沒有,即“于”世俗“名言中,亦”同樣足“非有”的。石女兒于二谛中無,這是大家所共同承認的,諸法如真無有自性,當然如石女兒于二谛中無。可是這麼一來,世出世間都被你破壞了,那還得了!然而從事實看,諸法于名言中是有的,並不如石女兒的不可得,因是之“故”,所以我認爲“彼”諸法“定應自性有”的,不能如你中觀家所說一切法無自性空。

  在這裏我們應注意的一事,就是舉喻要慎重。中觀家說自性空,雖常舉喻來顯示,但不論是六喻、八喻、十喻,從沒有用過石女兒做譬喻,都是用夢幻等喻,以顯示諸法無自性的。現在自性有者,以石女兒的譬喻來難,確實是個很重要的難題,因石女兒這東西,與龜毛冤角一樣,根本是沒有的,無自性的諸法,假使真如石女兒一樣的無有,那就要確實落于斷滅空的過失。方廣道人說一切法空,如龜毛兔角,聖龍樹就說他是破壞一切法的。

  夢幻等法,雖是虛假不實,但其背後還有個假相在。如于夢中夢見有角的人,不用說,這是顛倒夢想,在我們這世間,從沒有一個人,頭上是有角的。人頭有角,雖非事實,但人與角是世間的事實,因曾見到過人及角,所以在睡夢中,不知不覺的,顛倒錯亂的,夢見人頭有角。所做好了的表象,雖不是實有的,但其要素,是從實有的經驗而來。以中觀家說:夢中的人角,是因緣幻起,根本是無實其事的。若說夢事有自性,試問這夢是從人來還是從角來?不從人來,不從角來,兩俱不可得,所以無實性。進一步說,不但夢是無實自性的,即所經驗的人角,也是無實自性的。于此顯出中觀與唯識的思想紛歧:中觀認爲一切法是因緣生的,緣生無性,當體即空,不需要一個實有的東西,即在無自性的緣起上,便可建立一切法了;唯識認爲諸法的建立,一定要在萬有中,找出一個實有的東西來爲其所依,否則,諸法是建立不起來的。實有論者與性空論者,一直在诤論不休,根本原因就在此。

  醜二 造難

  寅一 外計不定

  有眩翳者所見境 彼毛發等皆不生 汝且與彼而辯诤 後責無明眩翳者

  若見夢境尋香城 陽焰幻事影像等 既同不生非有性 汝雲何見應非理

  此于真實雖無生 然不同于石女兒 非是世間所見境 故汝所言不決定

  外人有難,必須要將其難遣除,否…

《入中論頌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