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叁主要道甚深引導筆記·開妙道門 二.正宗分 2.釋菩提心(3)生起菩提心的標准

  (3)生起菩提心的標准

  第叁,生起菩提心的標准。這方面在許多典籍中有詳盡的說明,包括《道次第》廣略論轉述《修次初篇》的說法。簡言之,假設一位母親見其極爲珍愛的孩子墮入火坑,身受苦逼,便會感到連一刹那傾也無法忍受孩子受苦,而急切地將孩子拉出火坑。

  這部分是說怎樣才能將菩提心修合量了。《修次初篇》是嘎麻拉希拉所著,[修次]共有叁篇:《修次初篇》、《修次中篇》、《修次下篇》,是專門講如何修法的。我們對一切有情就是要生起[一位母親見其極爲珍愛的孩子墮入火坑,身受苦逼,便會感到連一刹那傾也無法忍受孩子受苦,而急切地將孩子拉出火坑。]這樣的心。不能想:“一切有情是我的母親,她們都在受苦,我願意爲他們解除痛苦而慢慢成佛。”如果這樣想,按顯教來說就是:“慢慢來,要叁大阿僧胝劫才能成佛。”等你成了佛,母親的苦也受夠了。按密法則是這樣的心理:“爲了救一切有情讓我到地獄去受苦,哪怕需要叁大阿僧胝劫我都願意!”反過來說就是:“母親在輪回中哪怕多受一分鍾的苦,我心中都不能忍受!”這樣才是真正的菩提心。這樣的心能生起的話,我們的願心將非常強烈,什麼樣的苦行都願意去承受,並且一定能成功。

  同樣,見到一切老母有情爲輪回與惡趣的難忍大苦所逼迫,我們對此連一刹那也無法忍受,爲了利益一切有情,我們要從速獲得圓滿佛位,當這種心無造作地生起時,便達到了生起菩提心的標准。

  母親如果見自己的獨子掉進火坑裏了,或者說就是掉進池塘裏了,她都將急切地想將孩子救起來,她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救獨子的命,必要的時候她會自己跳進池塘將孩子救起。生起菩提心要達到這樣的水平,就是要有那種不能忍受、不能不做的心,這才是生起菩提心。生起菩提心的人見到任何有情(無論是人類還是昆蟲),都有同樣的爲他們而成佛以救度他們的心。只有這樣的心生起之後才是合量的菩提心。

  第七次講法

  (開始傳《發心密授》,傳完後繼續講《叁主要道》。)

  今天緣起很好,剛剛學完菩提心,接著就學空性,這樣的緣起太殊勝了。學帕邦喀大師解釋的空性,我們才能將修空性的方法搞清楚。不然的話,我們可能被一些相似的說法所蒙蔽,比如:“什麼都不想就能證空性”;“什麼都不想就能證法身”等等,這是既害自己又害別人的方法。下面的內容告訴我們什麼是空性?空性是什麼內涵?空的是物質的那些方面?帕邦喀大師很慈悲,說得很好。剛剛學完菩提心就來學空性,這樣的緣起我覺得非常好。因爲生起出離心、菩提心之後還要證了空性才能獲得圓滿。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