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臨終因旁人的一句開示而生出了皈依心、慈心或悲心等,這一念便會誘發他意識中所積存的其中一個善業因,令他下一生中生于善道,其今生所作之惡業的業因及業力則待未來才會被誘發而成熟結果了。
由此可見,修行人務必要令自己在臨終時在愛心、慈心、悲心、出離心、菩提心或依止心中死去,而要避免臨終時生起貪欲、瞋恨或愚癡等。如果我們在死時觀想上師、本尊、叁寶或禅思出離心或對衆生之慈心、悲心等,或觀想佛陀淨土,都能確保令臨終一念爲善念,從而保證下一生的福樂,甚至能往生淨土之中。反之,若死時見不喜的人、事、物等,又未能控製自己的心念,便可能生出一念之瞋恨而誘發某一曾作之不善因,導致下一生生于惡道之中。
常常有漢人及白人問衲:“我怎樣才可以利益臨終的親友呢?”現在的人,大多死在醫院之中,旁無上師或同門師兄弟引導,若對佛法有認識的親友應該盡可能在他的死亡過程中向他解釋開示佛法,又或叫他誦念佛號或佛咒等,這對亡者會有大利益,令他下一生免于惡道之苦。話說回頭,如果我們能在平時教化親友,則往往會有更佳效果。在死亡的恐懼中,連我們自己也未必有把握提起善念,何況說要未聽過佛法的人馬上學習提起善念呢!同時,我們亦要尊重將亡者及其親友的意願。如果他們並不信佛法,甚至有抗拒心,在病者的床前過度熱心地說教或念咒,或許反而會令臨死者生瞋恨心或與其它親友吵起來,這樣並不利于臨死者坦然安心地上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只好盡力把房間打理得潔淨,讓將亡者在安詳、安靜及舒適的環境中死去,令他在平靜的心境中上路,或許也可放一張繪爲面容安詳的佛陀畫像在一角,該亡者看一下也是好的。同時,在這時候,如果情況許可及衆親友與將亡者並不抗拒,也可給一些觀音甘露丸等法藥令將亡者服下,這也能令他免于下生墮入惡道之中。
如果將亡者爲佛教徒,我們在此時應該協助他修持,譬如說爲他助念、引導觀想或提醒他修持等。這並不是說,我們隨便念點什麼經咒,而是應協助將死者修持他一貫修持及熟悉的法門。協助將亡者的人,宜爲他的師長或相交較深的同門,以免令他生起瞋恨或不安的心。此外,在這濁世末法年代中,若能把《妙法蓮華經》或《菩提道次第廣論》置將亡者頭頂上觸一下,也會有十分大的助緣,但這樣做的前提是應在不會令亡者及其它親友不安的情況下進行。
修遷識法(Powa,亦作“破瓦法”或“破哇法”)或各種淨土法(注:有關遷識法及淨土法門,可參考法師著作《生死自在》)的人,應在自己將死時、四大元素收攝期間至最後一口粗氣呼出前修法。如果別人欲爲將亡者進行遷識,也必須在此段期間進行。在粗氣一旦呼出後,心識將處于細微心的處境,再不會生起善與不善心念的區別,而且也已不能聽到他人的引導了。在此時,粗顯的心念已不再運作,呼吸亦斷息,只余細微心在運作及在心間尚有余溫。對凡夫來說,死亡的過程在此時幾乎已全完成了。但對修持密法的行者來說,這時候卻是忙著的時候!修密的行者,此時正要利用時間及氣、脈、明點等,以達到成就。今天不是適合談密法的機會,衲就不在這一點上多說了。
在四大完成收攝及斷氣後,粗顯心已不複運作,身中的粗氣亦全攝于極細微心氣中。此時,亡者在外在上來看已是無任何生命迹象的死屍,但其于出生前得自父母的白明點及紅明點仍會在體內脈中運行,依次産生白顯像心、紅增上心及黑近德心叁種境界。這叁個階段,對修密者尤爲重要,但今天沒必要在此詳說,大家知道有這叁個階段即足夠了。
在最後,亡者身心中只余心間的一點稱爲“極細微心氣不二明點”的東西仍在運作。這個極細微心氣不二明點,便是我們心識的所在。近代科學與佛學間的矛盾,主要的一點便是心識的所在。科學家認爲人的意識住在腦中,佛學中則認爲它在心間。科學家說意識在腦袋中,其實也並非錯誤,但這卻只是一個不全面的認知。衲在這一點上可以作一個比喻:我們白天在上班時,會上辦公室工作。在做完事後,在晚上我們便會回到自己的家裏睡覺休息。心識的所在也是同一個道理:在運作時它在腦袋中運行工作,在辦完事後,例如在我們睡覺、昏迷或臨死時,它便回到心間而安靜地坐在那裏。
極細微心氣不二明點像是一個空心的盒,我們的心識便在其內。在死亡過程的最後一剎那,這個明點會破裂二分,心識便在這時離開肉身外出。在這一剎那,死亡過程才算真的完成了,這便是今生完結與中陰階段開始的一剎。這一剎那,是自修遷識的行者之最後機會。如果沒能在中陰期開始前完成遷識,也就是說遷識法失敗了。
以上所說的死亡過程,主要是依顯宗佛學的角度來描述的,密法中的開示則更爲細微得多及有少許出入。此外,上述的各個過程總共可以曆時較長,但也可能在極短時間中相繼全部完成。有些人會質疑:“在交通意外中,身亡者怎麼可能有四大元素相繼收攝等這麼多段的過程呢?”這個問題不難回答。在意外橫死等情況下,四大元素分離等過程也一樣全會發生,分別只在于它們全在一眨眼間便全部完成而已。
中陰過程
亡者的心識一旦離開肉身,整個死亡過程便告終結,這也是今生的終點及中陰階段的起點。
中陰亦稱“中有”,它的藏文是bardo。在一生終結與另一生的開始之間,便稱作“中陰”。亡者在死亡過程完成後、投生六道中某一道前,其心識便會因業力及對自己的執愛而得一種稱爲“中陰身”的細微身,以這種身存在至因緣成熟而再次投生爲止。這種中陰身的所謂“身相”,並無實質,只是大概具身相而矣。中陰身並不吃用實質的飲食,而以氣味爲食。
中陰身的身相,是他的下一生的形相。如下一生將生畜牲道者,形如畜牲而身如煙色;將生于地獄道的中陰身色如焦炭,行走時是倒立而行的;將生爲餓鬼者身如水色,倒退而行;當生人界者,身如金色而平行;當生天界中之色界天者身色白,而行動時如上升飛行一般;當生天界中之欲界天者身色亦爲金色,行時如飛行上升。以上這些是依據《入胎經》描述而說的。此外,六道中的下五道或天界之欲、色二界之生命完結時,而當生天界中之無色界者,死時即于當處成無色界,並不會經曆中陰期,故此不會有中陰身。
中陰身的眼、耳、鼻、舌等身根的功能齊全,而且具有神通,例如中陰身的眼有如天眼通的功能,能看極遠的事物等等。這些神通,是中陰身自然具有的,與修禅定所得之神通的性質並不完全一樣。中陰身因爲有各種神通,便能穿牆過壁,通行無阻。不論宇宙哪一方,中陰身一起念時,剎那便能到達該地,唯獨佛陀成道的金剛座道場及此中陰身當投生之母胎此二處不能穿越。另者,中陰身雖有一些天眼通,但他們只能見到與自己同類的其它中陰身,例如當生餓鬼道的中陰身能見到其它當生爲餓鬼的中陰身,而不能見當生爲人的中陰身。
當生叁善道任何一道的中陰身,所體驗的是溫和悅意的景況,其見到的天色如有月光的夜晚。當生叁惡道其一者,其中陰身則經曆黑夜及鬥爭不絕的景況,處于極度恐慌及彷徨之中到處流浪飄蕩,直至投胎爲止。
中陰身的壽命,以七天爲一期,極其量也只會有七期。在這四十九天內,中陰身是必定會投胎受生的。有人問:“如果在四十九天後沒有受生,中陰身是否仍會流連飄蕩或“魂飛魄散”呢?”這是不可能的,因爲我們依煩惱及業力才得中陰身,這亦即是說我們必有再度受生之因緣,故絕無可能在四十九天內仍未再度受生。另者,這裏說中陰期極其量爲七個七天,並非說中陰身會于第四十九天才再度受生,而是說他在四十九天期內必會受生,這可以是一天、兩天……乃至四十九天不等。在每屆七天之期,若中陰身未有受生之緣,將換另一個中陰身,若又屆另一期七天仍未有生緣,又再換一次身,直至受生爲止,但這絕不會超過七次七天之期。
在這裏,衲也想借這個機會順帶糾正民間的一些迷信。有些人說:“我的亡父昨晚回家,我見到他的鬼魂!”等等,其實人在死後,其中陰身已化爲下一生當投之道的形相,絕不會現生前之形相,況且我們凡夫的眼睛也不可能見到中陰身,中陰身亦根本無能力報夢給前生的親友。有些時候,有的人的確見到如已亡親友的“鬼魂”,但這些只是某些具變化神通的餓鬼道衆生幻化出來,以欺騙見者施以飲食供養而已,它們並非見者的親友之中陰身。另者,有人以爲亡者會長期流連于前生住處或亡身之處,這也是不符合佛說的。中陰身之壽量至長亦不過四十九天,絕無經年累月地在某處流連的可能!
由于中陰期至長亦不過四十九天,親友若要利益已亡者,最直接及有效的期間正是這四十九天。在這頂多四十九天的期間(此期亦可能只有一、兩天),若依《集論》之觀點及格律派來說,親友若爲剛亡者布施、供養叁寶、修法及作善等,可以改變其中陰身,故此亦可改變其下一生之生處。如本當生于餓鬼道者,其身本如餓鬼形相,但若親友于此中陰期未完前勤作善業回向予亡者,其中陰身仍有可能變爲當生人道的人形中陰身,在其中陰期屆滿後亡者便會改爲投生人道。
在此期間,懂修持的親友可爲亡者修各種法或供僧、布施及延僧誦經等,或修熏煙供養法亦可(注:有關熏煙施食供養法門,可參考法師著作《本尊海會》)。世俗中不懂正信佛法的人,往往在親友死後搞不少葬禮儀式,向死屍獻花上香等,這對亡者而言都是沒有實際效用的,因爲亡者的心識已隨中陰身到處流連,與屍身根本再無關連了。一旦中陰身再度投生後,其生處已不能變更,其前生親友若代爲布施及修善當然亦有利益,但卻不可能直接地令他轉生別處了。有些漢人習慣爲早已死去多年的祖先上香,這是完全不可能利益到其祖輩的,因爲祖先之心識…
《《生死之輪》六道輪回圖釋義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