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天
大家晚上好!這個年到今天算是過完了,我們接著講《道德經》,把前四十篇的《道經》講完,《德經》就不講了,因爲主要是在《道經》裏頭。佛家所說的色法、息法、心法,《道經》裏面全包括了,《道德經》和佛法裏面的東西是完全融合的,也是非常圓滿的。雖然從字面上講是宇宙的事情,其實它的密意就是在講我們自個的心性,如何來修行,如何來運用這個宇宙大法來修煉自己身體。身體裏面包括中脈,中脈包括七個輪,七個輪其中有叁個或五個是最主要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天地人這叁個輪非常主要。把《道經》跟佛經完全對應起來,讓大家不要有一種誤區,說《道德經》非常低。其實低是因爲咱們的心性沒有打開,智慧沒有到。它們都是在講宇宙的東西,都是從不同的角度來描述一種物體,所以沒有高和低,也沒有對和錯。
講這部《道經》就是讓大家能明白,它和《佛經》是一模一樣的東西。《德經》就接近于儒家學說或者百家學派,主要是走人道的,修行的次第它也在講,但是沒有前四十篇講的那麼具體。後面主要還是講你會了功法以後,明白了如何修行之後,你在人道如何保持一顆平常心,別波動,主要是讓修行人在人道上保持心海湖平月光明。
這次因機緣給大家講一下《道德經》,很多人看了一輩子《道德經》沒明白。還有很多人沒有去看就以訛傳訛說《道經》如何如何低,衆說紛纭吧。這次我用自己修行得來的經驗,和佛經對照,和其它經典去對照,和瑜伽功去對照,說的完全都是一樣的東西,徹底覺悟的聖人他們說的都是一個東西,只是用的語言表達的方式不一樣。中國人說話有些躲躲藏藏遮遮掩掩的非常含蓄,但是它的的的確確是在講我們身體裏的性光如何開發出來。
好,我們接著年前的講後面的,講到第40章整個《道經》就講完了。《德經》大家私下裏自己對照儒家的東西來學習。中央十臺中午十二點多有個于丹老師在講莊子的東西,講的非常好的,她講的東西主要就是老子裏面的《德經》。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百家爭鳴把中國的文學開發的最好,人的思維是最開闊的時候。大家可以從中摘錄一些東西運用在自己身上,運用在自己的朋友身上,運用在社會上,能打開我們的一些智慧。
在這裏恭喜大家過了一個非常快樂的豬年,金豬一過這十二屬相就沒了,又開始從頭輪回。金豬也代表著大家的心性豁達了,因爲豬代表心寬體胖。所以說我也給大家拜一個金豬年,這個金豬在古時候的寓意非常好,就是讓大家在修行道路上要放開自己的心量,不要牽牽挂挂。
前兩天我有個徒弟在貴陽突然去世了,五十歲,他可能是白天累了一點,晚上又喝了點啤酒就躺在沙發上,一下子就走了,他妻子也是我徒弟給我說,他走的時候那個臉非常紅潤,沒有病痛很安祥。從現實來說他走了解脫自在了,但是給他的夫人和親人們打擊非常大。我告訴他們不要哭,千萬不要哭。因爲這個人信了這麼多年佛,也修了這麼長時間,這種走法是最好的。我說大家要安靜,所有的人都不要哭,要念阿彌陀佛。因爲只有念阿彌陀佛的時候,他的魂魄才能聚在一起不會飄散。魂魄就是我們的精和氣,正常人一哭一鬧,精和氣就要分散,魂魄一飄散上哪兒就不知道了,反正不是向天上跑。只有用我們的語言誘導念阿彌陀佛,讓他集中精氣,最後才能凝聚成神,神就會化爲虛空往上走。人死的時候心口窩要是熱的,證明投生爲人沒問題了;如果腦門是熱的,做天人不成問題;如果頭頂天輪是熱的,那就是大自在王,叫金仙自在佛。
大家一定要記住:家人去世的時候千萬不要哭,也要告訴別人千萬不要哭,再悲痛都不要哭。這個魂在第一個七天內要走,你要能誘導他就誘導他一下,坐在這個人身邊就給他講。從表面上對一個死人講,真正密意這個人的魂就在你身邊還在聽著,咱們說話他能聽著,只是咱們看不到他,不能和他溝通。如果有天目的人能看到他或者非常明顯的感覺到他就在身邊,他有時候摸摸你碰碰你,你就會有一種反映,所以大家在喪葬上不能哭。西方人就不哭,信天主和信耶稣都不哭的,叫默哀。中國人默哀變成了集體哭哀,上古時期也是不哭的,後來才變成了哭哀了。
大家今後一定要記住,千萬要記住,不能哭出聲。你要誘導這個亡靈打開天輪沖開天門往天上走。這個是我們修行人應該做的,這樣的話他就會從天門上一下子沖出去,通過你的加持力、佛的牽引力、再加上他自個的自力、還有宇宙的力量,四種力合成一個力的時候,這就是威德神力。佛經上經常講威德神力,就是幾種力量給組合在一起了。他從天輪沖出來就爲佛,金仙自在佛。
借這個機緣給大家講這個事情。平時我們要心寬體胖,不要老挂礙世間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沒有必要的,生帶不來死帶不去,爭呀奪呀搶呀都沒有必要。大家都要快快樂樂的生活,這個是我們修行人應該學會的應該做到的。不要看別人的短處,要看別人的長處。但你看他短處的時候,你可以誘導他往正道上走,這都可以的。咱們沒有必要在背後指責人家罵人家,這個不是咱們做的。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道之爲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yǎo)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衆甫(fǔ開始)。
吾何以知衆甫之狀哉?以此。
《道德經》有叁個層面:第一層就是文字,叫顯意,也叫文字般若;第二層是密意,就是文字後面隱藏的是什麼,也叫觀照般若;第叁層是秘密意,也叫實相般若。如果一個人真的從這叁個層面把《道德經》看明白了,應該說他在人道上很自在了,修行也很自在了。你真的用心去修了,就會體驗出來確實是這種味道,每一個經文都有叁種。第41章裏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上士一聽,知行合一,非常勤奮地去實踐去驗證。中士聞道,若存若亡。帶信帶不信,一會修了一會又不修了。下士聞道,大笑之。說只相信科學,這一句話他就把自己修行的門給封上了,只信科學就沒有必要給他講什麼玄學。玄學包括科學,科學就是從玄學中産生出來的。所以說講經文要看對應的是誰,如果對應下士那就省省唾沫。
二十一章和四十一章是對應的,前面40篇的道對應後面的德,每一章都對應後面的一章,講完一段心法還要來一段世間法上的東西,把世間人的心態給你講一下,如何撥亂反正讓自己歪曲的心走入正軌,所以說老子的用心非常良苦。
其實這個經根本用不著寫81篇,老子怕大家不明白把他的東西理解錯誤,然後又從41篇寫起,視爲《德經》。《德經》就是告訴我們一定要心平穩,心海湖平月光明。心不平,心就像波濤洶湧的湖水一樣,你聚不住那個能量呀,哪怕你天天做瑜珈功,天天練氣功,第二天早晨起來這氣息就跑了,練了十成跑了八成。剩了一點點,第二天說話上班一忙活沒了,又是一個空空的,大家現在都存在這個問題。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孔德之容(即玄關竅),是指大我。惟道是從,它是只按大道的規律和法則來做事的。
真正的修行人大靈被激活後,大我和宇宙是融合的,它的使命就是回歸,由它來率領後天的煩惱衆生來完成和合,聚集能量完成回歸大業。
中國有句話叫:逆天者亡,順天者昌。從修行的角度講,修行是逆行,後天死亡,大靈昌盛。
從人道上來說,逆天就是違背自然規律,比如毀林造田,亂砍亂伐樹木都是破壞大自然,都屬于逆天做事,順應自然與社會肯定是昌,從大的方面是國家昌盛,從個人來講是順利。
所以說我們理解一個事情要從兩方面理解,單方面去思考我們的腳就會偏離,就像瘸子一樣走路不是平穩的。你做任何一個事情或看任何一個經典或修行任何一門功法都要從兩方面,一個從人道上去考慮,一個從修行自性上去考慮,自性和天的運行規律要融合一體。只有這個時候,你考慮的東西基本上就會全面,就不像瞎子摸那個象了。
老子也是教我們要全面看問題,大家有機緣再看看莊子的東西, 莊子把老子的東西更加敞開說、更加精煉的說。
【道之爲物,惟恍惟惚】宇宙大道是無形無相的物,它沒有形象又沒有具體的東西,只是一閃一閃的,是變化莫測的。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宇宙就像星星一樣一閃一亮,就叫恍惚。這個恍惚就代表宇宙的嗡啊吽。“嗡”的時候開始膨脹,膨脹的時候亮光就出來了。“啊”的時候正好在“嗡”和“吽”的之間的間隙期間,是不亮又不黑。“吽”的一聲亮光就沒了,所以這個恍兮惚兮就代表了宇宙脈搏的跳動,也就是咱們人動脈的跳動。所以說《道經》大家真正看明白了 ,你把宇宙、把佛法、把很多神秘的現象聯系在一起的時候,你的智慧、理解力、分析力都會比以前提高幾個層次。
恍兮惚兮真正的密意叫實相般若,就是宇宙的脈搏,或者宙心往外發射的那種亮度,佛家叫嗡啊吽,道家叫夷希微 ,其實都是講的一個東西,就是講宇宙的脈搏在跳動,但那時候沒有現在這麼多的詞彙,現在我們可以用脈搏和脈動來表明它。老子用一個恍兮惚兮,讓人們來琢磨。明白了密意的人一看一觀老子和釋迦佛講的都是宇宙心髒的跳動,就是宙心向外發射的光芒,叫佛光普照,也叫無量壽光,普照十方法界。這一聯系起來就很簡單了。
其中有象。從修行上講,宇宙的脈動得有發電的東西,那發電的就是象,而且是無形相,但是它起到了脈搏跳動的作用,所以這個象就是我們說的嗡啊吽的一個輪回。這個輪回是沒有相的,是聽不到看不到的,更不可能摸到,但是它是有象的。
用我們第六識的根就是用第叁只眼睛來觀察這個脈動到底像個什麼,現在物理學家發明了一個詞彙叫波粒二線相,這就是宇宙的脈動。波,有高峰,有低谷;粒是電子流,由不定向到定向。它本身…
《從修行的角度講老子的《道經》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