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的教義和典籍
密宗教義認爲世界萬物、佛和衆生皆由地、水、火、風、空、識“六大”所造。前“五大”爲“色法”,屬胎藏界(有“理”、“因”、“本覺”叁個方面的意義);“識”爲“心法”,屬金剛界(有“智”、“果”、“始覺”、“自證”四個方面的意義)。主張色心不二,金胎爲一。兩者赅宇宙萬有,而又皆具衆生心中。佛與衆生體性相同。衆生依法修習“叁密加持”就能使身、口、意“叁業”清淨,與佛的身、口、意叁密相應,即身成佛。此宗儀軌複雜,所有設壇、供養、誦咒、灌頂等,均有嚴格規定,需經阿阇梨(導師)秘密傳授。
密宗典籍浩瀚,梵本傳世不多,但中國西藏和漢地保存譯本頗多。
漢譯密藏經軌計有400部,681卷,經疏14部,81卷,合計414部,762卷;日本《大正藏》收入密宗著述計193部,1109卷,以上各有少量重譯及複本;西藏甘珠爾中收密部經典728部,丹珠爾收各種經疏、儀軌、成就法等計3120部,全部約合100余萬頌,約當漢譯3000余卷。
西藏各派關于密宗的著述數量亦極龐大,目前尚無確切統計。中國保存的密宗譯本不但數量巨大,質量亦甚高,是研究印度、中國密宗的珍貴史料,目前已引起國內外的重視,並引起了研究的高潮。日本和西方國家巳刊行很多校本,如《集密》、《攝真實論》、《寶箧莊嚴》和《成就法鬘》等等。
無論東密與藏密所標榜的曆史淵源如何久遠,但它的佛學和修法理論的完整體系,雖自釋迦過後八九百年間無著、世親兩兄弟完成“唯識”法相學後,爲密宗的修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精詳的理論,但根據“唯識”與“般若中觀”的精義而確立密宗“即身成佛”的奧義,在藏密的發展系統中,由初唐開始一直到明代,從阿底峽尊者著《菩提道炬論》,再到宗喀巴大師著《菩提道次第論》止,才是正式的完成。
東密最基本的大經,便是《大日經》、《金剛頂經》。《大日經》以“毗盧遮那佛”爲密教的本尊,也別稱爲“大日如來”。他是法界獨一無二的一尊,借用哲學的術語來說,他便是超越于宇宙獨一無二的本體。用佛學的名詞,他便是“法身佛”。他與自性成爲眷屬,也等于說,宇宙萬有,都是他自性本能的附屬品,他在秘密性的金剛界的心殿之中,永恒不斷地自受所有的法樂。《大日經》所說的道理和境界,便是他說出自身所證到的聖智境界。
密宗續部有些是釋尊涅槃時作授記,後來才現于世間的,有些則是釋迦佛住世時親口所說,如印度南方米積塔前所說的《文殊真實名經》、《時輪金剛續》等。《二觀察續》雲:“如來先說有部、經部、唯識、中觀之法門,此後宣說密宗金剛乘。”《時輪金剛後續》支:“具德米積塔之前,法界十力大尊者宣說諸佛之密續。”如今藏文《大藏經》(德格版)僅經、續部就有一百零叁函,其中二十多函是密宗續部。
有些密續是蓮花生大師等大持明者,以神變從龍宮、烏金、香巴拉等刹土,迎請到這個世間的。當年阿底峽尊者來到藏地時,看到桑耶寺裏藏有豐富的密宗續部後感歎地說:藏地密法遠比印度殊勝,印度也見不到這麼多的典藏。
在漢傳《大藏經》中也有很多唐密續典。又據唐密傳承,大日如來于法界宮說《大日經》、《金剛頂經》等。金剛薩埵結集並于南天竺鐵塔,待人傳弘揚。
其後釋迦佛的滅後七百年時,龍樹開鐵塔,親禮金剛薩埵,受金胎兩部大法,傳之弟子龍智,龍智傳給金剛智、善無畏等廣弘。是故應知密法並不是後來的印度僧人或藏族喇嘛們所發明的一種法門,而是十方諸佛菩薩千經萬論的究竟精華,一切天龍擴法恒時守護的如意寶。
密宗的見修行果,並不與顯宗相違背。而且藏地顯密圓通的高僧大德比比皆是,衆多成就者廣大的弘法事業,奇迹般的修證經曆,以及不共同的瑞相顯現,也是密法殊勝的一大明證,他們弘法的足迹已經遍布全球。
佛陀因材施教,爲上根利器者直接宣說了大乘的無上密法,爲中根者宣說大乘顯宗,而爲小乘根器的人暫時先說了相應的小乘教法,再逐漸將他們引向大乘。如果拿佛陀暫時的一些不了義的教法去硬套了義教法,無異于同拿小學知識硬套大學教材的人一樣可笑。
密法自有其嚴密的傳承系統,並且以無上見解的攝持,衆多方便都可轉爲無上道用,它是甚深微妙的法門,凡夫分別心,難以窺其堂奧。
東密重視金剛部、胎藏部兩大法;根本經典爲《大日經》、《金剛頂經》、《蘇悉地經》、《金剛峰樓閣一切瑜珈瑜祈經》、《釋摩珂衍論》、《菩提心論》等。
臺密則金剛、胎藏、蘇悉地叁部並重,尤重胎藏與蘇悉地(以蘇悉地法爲最深密法)。崇奉《大日經》、《金剛頂經》、《蘇悉地經》、《瑜祈經》和《一字頂輪王經》,合稱臺密五經。
密宗的主要典籍
1、胎藏部四大著名儀軌:
廣大軌《大毗虜遮那經廣大儀軌》、攝大軌《攝大毗虜遮那念誦儀軌》、玄法軌《大毗虜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成就儀軌》、青龍軌《大毗虜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成就瑜珈》。
2、金剛部:
《金剛頂瑜珈中略出念誦經》、《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佛說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叁昧大教王經》、《金剛頂經瑜珈十八會指歸》。
3、律藏:
《蘇悉地羯羅經》、《蘇悉地羯羅供應法》、《蘇婆呼童子請問經》。
4、論藏:
《菩提心論》、《釋摩珂衍論》。
5、宗喀巴主要著作:
《菩提道次等廣論》、《密宗道次等廣論》、《中論廣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