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寶珠
普施,是一個出生在顯赫貴族的家中的孩子,但從小就胸懷大志,想出家修行,立志度天下蒼生離苦得樂。長大後,普施毅然離開了豪門親人,從此往來于天下窮苦人之間。
在舍棄了錦衣玉食,前往修行的路上,普施渴了就飲兩口泉水,餓了就向路旁的人家隨便要點東西裹腹,累了就倒在草叢中躺一會兒。這時,他到了茫茫的大海邊,普施弄來一葉小舟,往大海深處劃去,經過了無數風浪才上了大海的彼岸。
在彼岸的深山中,普施遙遙望見一座潔白閃亮的銀城,走了一天一夜,銀城終于完整展現在眼前,只見宮殿座座閃著銀色的光輝,十分的耀眼奪目。
當普施越走越靠近城邊時,卻猛然間出現一百多條毒蛇張開血盆大口,作勢欲撲向普施的模樣。
「原來整座銀城的城牆竟被這些大毒蛇的身體圍繞著,整整圍了七圈。」普施站在城外高聲念說:「你們這些毒害天下的東西,我要用善心來治治你們。」話剛說完,條條毒蛇便垂下腦袋,收起嚇人的舌信,乖乖地睡著了。
普施順利的進入了銀城。銀城裏住著許多天神,他們看到普施平安無事地到了宮裏,知道他絕非等閑之輩,便高興地歡迎說:「賢聖的人,歡迎您到這兒來。」
「我是爲普天下受苦受難的人們而來的。」普施說。
天神贊頌說:「真是救苦救難的聖人。城外的那些毒蛇,都是方圓百裏內,人們貪瞋癡的化身。它們都是爲著一顆明珠,因而糾纏著城牆不放。」
天神並吩咐左右隨從准備各種供給布施的物品,對普施說:「賢聖的人,按我的安排,你必須住上叁十天,其余一切都包在我們身上了。」
于是,普施便暫時在銀宮居住下來,天天帶領宮內的臣民供佛、布施行善。叁十天過去了,原本纏繞著銀城外的毒蛇,完全消失。普施便向天神告辭。
這時,天神拿出一顆明珠送給普施,做爲臨別贈禮,並且說:「這明珠能光耀四萬裏,凡是您想得到的財寶,只要在它的光明照得到的範圍裏,沒有不到手的。」
普施得到這樣的寶物,感激不已:「感謝天神給我這樣貴重的禮物,這樣我更能拯救天下窮苦的百姓了。」
「您有如此的善根,以救苦救難爲己任,將來一定會成佛的。那時,請收我做您的弟子。」天神把普施送出銀城時如此地發願。
普施離開了銀城之後,繼續往山裏走去。沿途仍是杳無人迹,而且越向前越荒涼。普施不知翻過了多少深山密林,又來到一座大黑山前。
黑山頂上,有一座比銀城更雄偉、更加金碧輝煌的金城,所有的宮殿全是黃燦燦的金子做的。
普施來到黃金城前,猛地又是一陣黑影晃動。普施仔細一看,仍是毒蛇,甚至比銀城的粗一倍,那些巨大的蛇頭紛紛吐出紅信,噴出的臭氣撲面而來。所有的毒蛇把黃金城纏得牢牢的,千條巨大的身子把城牆繞了整整十四圈。
「這些毒害天下的東西,我要用善心來拯救你們。」普施仍然以慈悲心對毒蛇說,那千條高昂數丈的蛇頭立即垂了下去,乖乖地睡著了。
普施又順利進到黃金宮裏。黃金宮的天神更加熱情地歡迎他。這回普施停留了一百八十天,糾纏在城牆外的毒蛇才完全消失。
普施向黃金城的天神告別時,天神也送他一顆神珠做紀念:「菩薩救苦救難,我也助你一臂之力。在神珠光耀的二十萬裏範圍內,你想得到任何財寶都能得到的。待日後成佛,請務必收我爲弟子。」
幾天後,懷著兩顆明珠的普施又遙望見一座琉璃城,所有的宮殿輝映出通透明麗的色彩。這裏的毒蛇竟達萬條,牢牢地把琉璃城圍了整整二十一圈。仰起的巨大叁角頭高達城門頂,紅色的舌信長達四、五丈。
「害人之心不可有,我以慈悲的心憐憫你們。」普施的話語就像一陣和風吹過,萬條巨蛇終于垂頭睡著,菩薩第叁次順利穿越毒蛇,來到了琉璃城內。
琉璃宮裏的天神看到普施的到來,念了一首偈語來歡迎他:
「人言財寶是富貴,我把善心作日月;普施功德已無量,來到蓬壁生光輝。」
見到普施的到來,琉璃宮裏的天神個個內心無比激動。這一次,普施停留在琉璃宮裏度衆行善的日子更久。等個功德圓滿後,琉璃天神同樣以明珠相贈:
「這琉璃寶珠所散發出的光芒,可照耀到六十萬裏遠,凡是你要的財寶,在琉璃光的範圍內皆能盡數得到。但你成佛後,請必定要收我爲弟子。」琉璃天神在爲普施送行時,同樣對普施發願請求著。
最後,普施拜別了琉璃城天神,循原路返回大海,渡過茫茫碧波回到了自己原來的國家。
普施一路上將財寶布施給窮人,凡是普施所走過的地方便再也沒有窮人了。他布施後的國家,每個國王看到佛法的力量使得國民皆富足,便都紛紛改正自己的過錯,立五戒與十善法爲治國正法,大開牢獄赦免罪人,恩德遍及全國百姓。
普施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銀城天神即爲阿難尊者,金城天神就是現在的目連尊者,琉璃城天神就是舍利弗尊者。依照叁位天神當初的善心與願望,在普施成佛後,他們都成了佛陀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