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叁篇:臨終成就 貳、隨機問答 叁、助念方式

  叁、助念方式

  問:助念普軌是否參加助念一次即可發給?

  師:助念叁次,若能適應,且願繼續參加助念,即可發予助念普軌,以便時時練習。助念普軌上的觀想,平常在家中就要練習純熟,助念時一觀就能明現。不能等到助念時,才練習觀想。

  

  問:對于臨終之人,如何爲其助念?

  師:倘若助念者已修至專修法以上,則可自成本尊,頂戴上師,觀想亡者及其冤親債主、六道衆生,一齊隨助念者同誦阿彌陀佛聖號、或六字大明咒,並觀想傳承諸佛、西方叁聖,一齊放光接引亡者神識往生淨土。

  臨終助念,須由亡者臨終,一直持續誦至亡者斷氣後八至十小時,身體完全冷卻爲止。但是助念時,千萬不可觸摸亡者,探察其體溫,以免其痛苦而心生憎恨。

  臨終助念時,須專持「阿彌陀佛」佛號,勿雜其他佛號咒語,否則臨終病人不能專一,無所適從,反而妨礙往生。念佛之音調必須祥和,勿過高、過低,太緩、太急。助念人員面容要安祥,不可緊繃或露出悲淒哀切之神態。此等皆會影響亡者心情,關乎其能否往生,故須注意。

  拿舍利子給臨終病人吃時,若手指碰觸其嘴唇、身體後,不可再碰觸自己身體,應盡速洗手。但勿讓臨終病人知道,以免造成他心理自卑,乃至心生瞋惱。助念時亦勿靠患者太近,以免遭受感染。雖說要以同體大悲而度他,但亦須保護自己色身,用以廣度衆生。

  同時,在這時候,亡者家屬受到生命的無常、苦、空,這也正是助念團菩薩勸導亡者家屬皈依佛門的最佳時機。如此不僅對亡者有利益,對其家屬亦有莫大之利益。

  

  問:分班連續爲亡者助念八小時,和集中許多團員,一齊爲亡者念二小時,這兩種方式,何者對亡者往生較有利?

  師:多人同念二小時,對亡者的利益,肯定不及分班念八小時爲多。有的或者是團員太少,或同時幾位亡者等待助念,或部分團員必須下班時間才能配合,但無論人員多寡,分班念叁、四小時,都比只念兩個小時爲佳。多人同時助念,固然莊嚴,但就真實受用,仍以維持較長時間的助念,才能令亡者更加蒙受利益。

  

  問:某些地區由于人力不足,往往無法排滿八小時助念。

  師:若是區域頗大,但助念團人力少,則接到助念的要求時,並不一定要排滿八小時助念。但是,卻一定要要求亡者家屬,至少安排一人在亡者身旁爲他持誦佛號,念滿八小時。如果連這一點也做不到,至少也要安置一臺念佛機,日夜放佛號咒音。家人則應于四十九日內,做種種功德,回向亡者,並且吃素,絕不殺生,避免做任何增加亡者罪業的事。

  

  問:有些地方人力不足,中陰身助念可否集中在精舍助念、共修回向?

  師:因爲我們助念團人力不夠,故以臨終助念爲主。若能在精舍爲中陰身亡者助念,或是共修回向,都是很好的方法。最好亦能請亡者家屬來,一起助念。

  此外可以每位家屬送一本《了生脫死》或《往生淨土必成要訣》,令其家人在家依照書上的開示念。因爲對于亡者來說,世間所有的聲音,唯有親人的聲音最能入耳。所以要由他的親人,在他首七、二七當中,不斷對他導示。再者,可勸家屬請一臺念佛機,在四十九天之中,一直播放佛號。

  

  問:臨命終或者中陰,所使用的語言,對亡者是否有不一樣的攝受效果?

  師:臨終之時,必須用亡者生前所熟悉的語言。已到中陰,既有神通,你一動念他就已知道,故用什麼語言都沒有差別。

  

  問:導示及持誦佛號、咒語,何者對亡者的利益較大?

  師:持誦佛號、咒語,較之導示更能直接利益亡者。因爲對亡者導示,亡者未必肯聽。特別是臨終病人,心力極弱,對導示往往無法聽得清楚。亦有些是受業障牽纏,無法專心聽,或聽了卻無法照著做。而持佛號、咒語,則能令他直接想到佛、住于佛,更能直接承受佛力、咒力的加持。所以,以凡夫心,即使講了千言萬語,都不如爲他持一句咒、念一句佛,功德回向給他。亡者若能聽

  到這一句咒音或佛號,只要他對阿彌陀佛或所持咒語的本尊,有絲毫的歡喜心,則阿彌陀佛或其本尊,當下顯現在其面前,而接引他往生淨土。縱使亡者因業力所障,不能聽聞佛號咒音,或者聽聞而心中不信、不喜,但仍能承佛力、咒力不可思議之加持力。所以諸位想想,是要亡者一直聽你講,還是盡快讓佛直接加持他、接引他?

  事實上,喜歡爲亡者多做開導,講得長篇大論,多是我慢心作崇,乃是好爲人師的心理。此心已不清淨,但作表面功夫,縱使能欺瞞家屬,令生者聽得服貼,卻怎能使亡者信服?怎能與佛菩薩相應?又怎能助亡者往生?是故,爲亡者導示時,必須自成本尊,以清淨心而爲其導示,切勿以衆生心、不清淨心而爲之。

  實在講,若真正有心要幫助亡者,大家必須要精勤修持。自己成就之後,即使不用導示,都能助他往生。

  

  問:助念時專持一佛號或一咒到底,及持多種佛號、咒語,何者對亡者利益較大?

  師:專心持一個阿彌陀佛聖號,對亡者的幫助最大。因此時亡者心識紛亂,專持彌陀聖號,可令其心念專一、鎮定、清淨,則易往生。若持多種佛號、咒語,反增其煩亂。再者,亡者未經金剛上師傳過的咒語,亦不可對亡者持誦以助念,更不可教亡者一起持誦,如此即等同傳咒,違犯密法根本大戒。

  

  問:助念時,是否以自己修持最有信心、修得最相應的咒,來爲亡者助念最佳?

  師:通常修得最相應的咒就是本尊咒,但助念者的本尊不同,則不能專一。由于必須承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彌陀的淨土,因此應統一持阿彌陀佛聖號爲佳。除非對某佛的心咒特別有心得,則不妨默持。

  

  問:助念時,念佛號咒音,以唱誦方式還是念誦方式爲宜?

  師:采用唱誦或念誦方式助念,可以視環境,由助念者決定。有些弟子表示采唱誦方式不容易入定,但是平常法會中,大衆齊聲唱誦六字大明咒,咒音十分清淨莊嚴,彷佛已置身他方淨土。雖然如此,助念時仍以不影響入定爲前提,因爲以定心助念的功德更勝。故助念菩薩應深住體性,悲心廣運,全心助他往生之願力,充溢于安祥甯靜之念佛旋律中,自能與彌陀願力相應,承佛接迎剎那往生矣。

  

  問:助念時,是否助念者入定愈深、愈能安住體性,對亡者的幫助就愈大?

  師:是的。但入定並非入于空定,而是安住甚深體性、不舍大悲之定,應起度他往生之用。住于體性、念佛度他的功德,遠較僅僅口中念誦之功德更大更深。

  故助念時,想持誦出聲者,可以念出聲,不想出聲者,默持或入定亦可。但不可全場都默持,至少要有一人出聲。尤其是臨終助念,更須以令亡者耳聞佛號爲主,以使其聞聲憶佛,方能往生淨土。若臨終助念單以入定觀修而欲令亡者往生,除非助念者有甚深功力,實在是千難萬難。故助念仍以安住體性而念佛,爲最勝之方式。

  

  問:有些助念團員表示:助念時,倘所持每一字音太短,則不易配合觀想。可否由一位中氣較足之師兄專持,而其他助念團員則隨之默持、入定,並配合觀想即可?

  師:可以。但默持者,須如實而觀才殊勝,勿因不念,腦中有了空隙,而打妄想,就失去了本意。

  

  問:亡者過世時,四大分離很痛苦,尤其是彌留者,意識已經昏迷,此時對他導示,他是否聽得進去?到中陰時,是否能憶起此等導示?

  師:即使意識未能聽到,但只要一曆耳根,至中陰時,皆能憶起。因至中陰時,其根性已超越生前九倍。何況又有助念之功德,更能加被他,令得勝善因緣。如種種業障現前之時,能不爲業牽;或于諸佛菩薩放光接引之時,能迎向諸佛光明。

  然而,若能令亡者于臨終直接往生淨土,則無中陰之憂。故于臨終助念,尤其是彌留者,須以持誦佛號爲要,導示應盡量簡要,乃至不必導示亦可,直接帶他念佛,令他聞佛、億佛,心住于佛,自能于臨終一念往生淨土。縱然已呈昏迷,亦可直接蒙佛加被,功德力用總較自已爲他導示更勝千萬億倍,乃至非算數譬喻所能及。簡而言之,爲之持誦一句佛號,更勝于磨破唇舌爲他導示。

  再者,我們所用的《普軌》,只適合師兄共修或爲中陰身亡者助念共修時用,平時即須把《普軌》中之祈請及觀想修得純熟。于臨終助念時,一到即開始帶臨終患者念佛,自己口中念佛,心中即自行默作觀想,祈請加被,依《普軌》或自己修持之次第而觀修,以助臨終者往生。

  

  問:助念時,若亡者家屬主動願與團員共同助念,是否可以將助念法本借他參閱,並且讓他與我們共同持咒?

  師:「未經師傳,不得翻閱法本」,乃密宗之基本規矩,助念時亦不例外。若亡者家屬願與我們一同助念,原則上可帶他們持誦佛號。至于密咒,除六字大明咒與綠度母咒外,其他密咒則不可教他念,法本亦不可讓他翻閱。

  至于「通行本」之《助念普軌》,若亡者家屬或其他助念團體有需要,可以發給他們依之誦念、導示。若中陰身助念,亦可以「通行本」帶領亡者家屬一起共修。若臨終助念,則帶領家屬一同持誦佛號即可。

  

  問:助念時,若遇有顯宗行者也在場助念,我們應如何隨順他們一起助念?

  師:顯宗助念是念阿彌陀佛聖號,我們也是念阿彌陀佛聖號,只不過心中依各自修持的次第,自己默默作觀想。至于儀軌,在外助念時勿執著儀軌,若要配合其他助念團體,則大家共同持誦佛號即可,最多再加簡要導示。助念者則各隨自己修持的層次,以及自己所發的菩提大願,自己作觀想。愈簡單、愈清淨,愈好。

  

  問:助念時,若有顯宗同修一齊助念,可否告知僅觀西方叁聖于空中接引亡者,而爲助念?

  師:可以。凡遇顯宗同修,則請他們依淨土法門助念,本宗弟子則默依密宗之觀想法助念即可。

  

  問:有助念團師兄,提議至墳場共修,是否可行?

  師:可以。但以修至專修次第爲宜。

  

  

《第叁篇:臨終成就 貳、隨機問答 叁、助念方式》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