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叁篇:臨終成就 貳、隨機問答 二、助念功德

  二、助念功德

  問:「臨終一念往生」助念有何功德?

  答:推廣及參予「臨終一念往生」助念,功德極大,概括而言,可分爲五種。一、對亡者的利益:能令亡者往生淨土,免除生死輪回,永享安樂,壽命無盡,直至成佛,永無退轉。二、對亡者家屬的利益:令家屬消除悲戚憂惱,助亡者往生,則家屬心中再無遺憾,且可增長家屬親近佛法之善緣。叁、對醫院的利益:醫院若能幫助推動「臨終一念往生」,尊重亡者及家屬之意願,惠予方便與人性之協助照顧,必得家屬之感激與社會大衆之肯定,則聲譽日增乃可預期矣。四、對社會國家的利益:助一人往生淨土,此世間便減少一亡魂,怨戾日消,則致社會祥和,國家昌盛,一切災禍消弭于無形。五、對行者自己、對師門、及對佛教界的利益:助一人往生淨土,即是爲自己積聚一分往生資糧,爲師門增進一分度生事業,爲佛教提升一分正面積極之形象,實是大利于佛法之弘揚。

  「臨終一念往生」助念功德如此廣大,試想我等一生可有多少能如此廣大利生的機會?若是錯失此生,未來又能否有此機會?實是難料。是以今生既有此機緣,大衆皆當盡心盡力,共同來推廣,投入此實際度生的事業。

  

  問:助念對自己的修持,是否也有幫助?

  師:助念對自己及一切有情生命之危脆無常,會有更深刻之體認,修持自然更加精勤。又在助念時,雖則同樣持誦,但依諸位修持程度之不同,運心觀想之差異,對亡者即有不同層次之幫助。如修持對面本尊,亡者可承加持接引而往生;或依化身境界,觀明點沖入彌陀心中而往生;亦有安住報身,觀自他皆化一片光明,而融入法界光明海;亦可安住法身,自他同歸法界體性大空。因此,于助念當下,即是甚深之修持。

  又任何一位亡者,經諸位助念往生,亦必會默護諸位,令諸位事事如願,究竟圓成。雖我等暫爲塵相所蔽,未能見到,卻必有如實功德。當然我們不可執著于此功德,不能以此而爲發心,但功德是實有的。

  

  問:爲亡者助念,是否爲六度中的布施度?

  師:不僅是布施度,其實是六度齊修。爲他助念,即法施;以清淨身口意持咒度他,即持戒;無論自己身心如何疲累,仍然安忍爲他助念,乃忍辱;助念時不生妄念,一心利他,豈非無上精進;安住于叁身而修,即爲甚深禅定;叁輪體空,如幻觀他往生阿彌陀佛之剎土,了知彌陀剎土不外自性,即無上智慧。是故爲亡者助念,實是六度齊修,功德最大。

  

  問:已修至專修、心要的師兄,可否請上師鼓勵他們多參加助念?

  師:已修至專修、心要的同門,都當知道,我們修持是要實證自己的體性。但是要實證自性,並非僅是依法本修、或者打坐禅定即可,更須發起廣大的菩提心,以及積聚無量的福德,才能契入。而助念,一方面是常觀無常,可以惕勵精勤,一方面更是實際的行菩提心,也是積聚福德資糧最好的方法之一。當然,我們當不爲福德而助念,當以叁輪體空而助念。是故,多參加助念,最易契入本心。

  

  問:有些助念團的師兄,擔心助念缺少人手,而未能參加閉關,以配合隨時可能發生的助念要求。請

  上師開示助念與閉關之功德差異。

  師:閉關是爲了廣度衆生,而欲修持成就;助念則是自己雖未成就,即已經在度衆生。兩者皆有無量功德。在精舍中兩叁天之短期閉關,乃爲今後長期閉關之准備。故助念者亦可參加閉關,閉關者亦可助念。至于長期閉關,不在此例。

  

  問:助念與在家中禅定,功德何者較大?

  師:在家中禅定,也可無相度生。而助念則能六度齊修,爲最殊勝之體用兼修法。然助念者,平日亦必須致力禅修,才能于助念時依體起用,度亡者往生。

  

  問:有些師兄很發心參加助念,但平日卻很少修法,這樣是否如法?

  師:能否幫助亡者往生,本身的修持程度很重要。若平日都不修持,則自度尚無可能,度他之力亦弱;非僅助念時幫助亡者的力量不大,今後度生的範圍也很狹小。倘若修持有成,則在一念之間,僅念一個「唵」字或「吽」字,甚至不用念咒,都可以度無量衆生。是以助念團員,若真正發心助念、真正發心幫助亡者往生,必須自己精勤修持。發心必須從實際利益衆生來發心,勿從事相上發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