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和諧拯救危機(淨空法師訪談錄)▪P2

  ..續本文上一頁話說,他不是宗教,他與宗教不相幹。

  主持人:那麼馬上就會有世界各地的人,到法國去看,去參加這個佛教大展。

  老法師:對。

  主持人:那麼您覺得釋迦牟尼佛或者是佛祖,他應該算是誰的老祖宗呢,或者是代表誰的先祖呢?

  老法師:釋迦牟尼佛,他是代表了人類的智慧。他可以說繼承了古印度傳統的宗教。宗教裏頭,一個是定,一個是慧,所有宗教離不開戒、定、慧。戒是規律,你要依照傳統這個規律去做,你就達到了定。定可以突破空間維次,恢複你本性裏面本有的智慧。釋迦牟尼可以說是在這一方面,他達到了登峰造極。所以他說了一句話,“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所以從他親眼親證人類的智慧是平等的,而且是圓滿的,確實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能是能力。那麼第叁個就是相好。所以說智慧、德能、相好一切衆生是平等的,那平等爲什麼現在變成不平等了?他說你有障礙。這個障礙《華嚴經》上講“但以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他告訴人,這個修行的工夫在哪裏?你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就成就了,你就明白了。你妄想、分別、執著放不下,這個世界變成什麼?變成六道輪回了。

  主持人:那麼這個世界的危機,解決的方法,那就可以去問釋迦牟尼佛,就可以去問佛教。

  老法師:每一個國家族群,真正有智慧的,有經驗的都可以去問他。

  主持人:剛才您提到,當一個國家出現危機的時候,應該去問家長,去問自己的老祖宗。

  老法師:對。

  主持人:在中國現在誰能夠,或者是什麼能夠代表老祖宗?

  老法師:我們不談更久了,在最近的清朝,清朝的這些帝王,他只問叁個人,儒、釋、道。你看開國的帝王,清朝很不容易啊,它做得很成功,少數民族入關,統治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多的族群,而且他入關的軍隊不過二十幾萬人,那麼他用的是什麼呢?就是請教這叁個老祖宗。你看他把儒、釋、道的這些高人,就用現在的話叫專家、學者,請到宮廷裏面上課。皇帝帶著嫔妃、文武大臣當作學生來上課。

  什麼話都告訴天下人這是孔夫子說的,佛說的,道說的,人心都服了。他沒有說是“我說的”,說你說的,我們沒有人服你,所以他自己認真學習。那個清朝開國的帝王,對儒、釋、道是通家,真下了功夫啊!

  主持人:您說的這個話和曆史是非常吻合的,中國曆史上這麼多的皇帝,沒有人敢自稱我能夠代表天下,我能夠代表祖宗。沒有人敢說這個話。

  老法師:對。

  主持人:那我下面就開始我們這個系列的節目。

  主持人:這本書叫《展望二十一世紀》,是1972年英國曆史學家湯恩比,還有日本的大學者遲田大作他們的對話集,那麼在這本書裏面,我發現了問題,就是在1972年的時候,這兩位偉大的哲學家,對21世紀充滿了憂患。

  老法師:對。

  主持人:我現在念這樣的話,這是湯因比說的,“人類的生存沒有比今天更危險的時代了,這種對人類生存的威脅是人類自己招致的,它遠比地震、火山爆發、暴風、洪水、幹旱、病毒更危險”。您經常也在演講當中提到,說我們人類正在面臨著重大的危險。

  老法師:對。

  主持人:災難的威脅。還有很多中外的大的學者專家,包括愛因斯坦也都有這個看法。那麼現在有人會問您,這個危機在哪裏?我們怎麼看不到?一切都是物質極大豐富,歌舞升平。

  老法師:這個危機,2500年前就有人看到了。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裏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答複梁惠王,“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司馬遷讀這一段文的時候,他就明白指出來:利,這是動亂禍害的根源,人人都爭利,天下危矣。

  主持人:上下交征利。

  老法師:上下交征利,你看不是講得很清楚嗎?現在的危機在哪裏呢?危機,你看看世界上哪個人不爭利?要爭利,他的動機,他的目標肯定損人利己,人人都損人利己,這個世界怎麼能不動亂呢?這個沖突怎麼能不發生?沒有法子化解!怎麼化解呢?大家把利看淡了,把利放棄了,就能化解了。你說這個問題多難!

  主持人:現在爲什麼大家不相信這些了呢?

  老法師:今天在佛法裏面解釋得清楚,人類,心裏面有貪瞋癡的煩惱,這是與生俱來的貪瞋癡的煩惱,外面呢這些物質的誘惑,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誘惑誰能抗拒得了?不受外面誘惑。億萬人當中難得找一個。這個是麻煩事情,我們看到許多專家學者在談,連他們都說人類能不能再生存到21世紀這個世紀末。

  主持人:只有一百年的時間?

  老法師:對。整個宇宙的變遷,比如說現在講的自然災害,不是自然災害。這個道理太深了。洪水、現在的溫室效應,南北極的這個冰迅速在解凍,這個問題要是真的,南北極冰通通化解的話,整個氣侯,整個地球氣侯變化了,海水上升70米,沿海的這些都市通通會被淹沒了。這還是小事啊,這個地球氣侯一改變,所有生物不能生存。

  那這是不是天上自然災害呀?不是的,人心感應的:人心善,善良,風調雨順,沒有一樣不好;人心不善,感得的所有一切物質都變壞了。這個道理佛經上講得很清楚,但是沒有人相信,說這是哪裏的道理,不合乎科學。現在我們從日本江本勝博士的實驗,偶然的一個機會我在澳大利亞,我們有一個同學,從網絡上看到,下載後發了四篇給我一看,我說這和佛經上講的一樣。我就到東京去訪問他,去參觀他的實驗室,去了解實際狀況。水,他試驗的是水。這個水是在河裏面、河川裏面、井裏面、海裏面、湖裏面到處去采集水,用小玻璃罐裝在裏面。做了幾十萬次的試驗,證明水它會看,它會聽,它懂得人的意思。你給它善的,文字,不管是哪一國的文字,你寫個“愛”,你把這個“愛”字貼在水上,一個小時,然後你把它放在冰箱,你給它冷凍,零下五度,它就結晶。

  主持人:有結晶。

  老法師:然後在顯微鏡裏面看,你貼上“愛”、“感恩”、“感謝”那個結晶圖案非常美,非常之美。那換一個,貼一個“我討厭你”、“我不喜歡你”、“我恨你”那個圖案就很難看。幾十萬次實驗,屢試屢是。所以他告訴我,他說宇宙之間,宇宙的中心應該是愛。所有一切愛與感恩的圖案是最美的。

  主持人:如果說用水來做這個試驗,水會有這樣的變化。如果人心是惡的,就是沒有了愛,拿世界來做個試驗,拿地球來做一個試驗,地球會怎麼樣?

  老法師:會毀滅。這就是說明,這個佛家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宇宙之間所有生物,我告訴江本勝,我說你的試驗,已經測驗出來,這個水有見聞覺知,見聞覺知你測出來了,那麼水它還有一個性質,就是在相分上講,它有色、聲、香、味,你現在只看到色,還有聲、香、味,你還沒有能試驗出來,你還要加緊努力,不但是水,所有的物質通通都有見聞覺知,這是佛法講的。

  物質是從哪來的?物質是從,《華嚴經》上講“惟心所現,惟識所變”,那心的本能,心它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質,就是哲學裏面講的宇宙萬有的本體。本體裏面本來就有見聞覺知,本來就有色、聲、香、味,這個是不生不滅的,那麼它變現出來的物質,變現出最小的微塵、沙粒,它通通都有見聞覺知,都有色、聲、香、味。

  主持人:這個原理在3000多年前,佛經就說出來了。

  老法師:對,講出來了。

  主持人:3000多年後人類用科學來證明它。

  老法師:來證明它。不但這個,連這個空氣、空間,空間都有見聞覺知,如果沒有見、聞、覺、知,我們現在的資訊就不通了,它必須要有傳導,它通通都有,而且通通都有色、聲、香、味。所以科學慢慢去研究,慢慢去證實。所以我想科學家沒有學佛,要學佛,會大幅度地提升。有很多學科學的在美國,我說要學科學到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學。我們這個世間這些科學家問題很多,爲什麼呢?科學家還有妄想、分別、執著,只要有妄想、分別、執著,你就接觸不到事實真相。

  主持人:如果說用佛理來解釋,剛才我們提了一個問題,很偉大的這些人發現了重大的危機,那麼在您看起來,這個危機必然會導致什麼樣的災難?

  老法師:危機現前,災難現前,他們還是不知道,他們認爲說這是自然災害,這是不能抗拒的,是不是?實際他不知道,這是人心可以改變環境,這在中國民間都曉得,風水也是隨人心轉的,所以說“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啊。有福的人到那個地方,住在那個地方,風水就轉好了。

  主持人:您說風水可能有一些,

  老法師:那就是自然環境嘛!

  主持人:有的人他是接受唯物教育的,可能還接受不了風水,但是我請教您,人的身體,包括人的這張臉,是不是人相對于心來說,是他的環境呢?

  老法師:不錯,是啊。很顯然,你說你不相信,你心裏歡喜的時候,你會不會笑?你那個面孔不就不一樣了嗎?心理瞋恨的時候,你就生氣,那這馬上就變化了。

  主持人:那您能解釋出街上很多人,他那個面孔不太好,

  老法師:對。

  主持人:又很衰老,

  老法師:不錯。

  主持人:又很疾病很多的樣子,

  老法師:對,是。

  主持人:很難看,那爲什麼呢?

  老法師:他心裏煩燥,他不快樂。

  主持人:就是臉這個環境,是因爲心造成的?

  老法師:不錯。而且身體體質也是如此。

  主持人:這個道理可以推廣到整個天下?

  老法師:可以,可以推廣天下。我是前天,北京有個也是很有名的醫生,劉先生,劉逢軍,他來看我,他的醫術跟一般醫生不一樣。你看,他也不用把脈,他一看就曉得。看你的相,看你的體質,看你的舌頭,所以他看一個人的病,只要30秒鍾,他就給你處方,治好無數人。他告訴我,一天他現在看的病人差不…

《和諧拯救危機(淨空法師訪談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