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廣欽老和尚雲水記▪P4

  ..續本文上一頁竹上,師即于上跏趺,有如史前先民生活。後即辟地搭蓋瓦房一間,供奉佛像,余則草建茅棚。

  四十五年,師回新店,至四十七年底,再上土城火山。四十九年建大殿,自此始命名爲“承天禅寺”,改山名爲“清源山”,遙念師出家面壁之本源。五十一年再建叁聖殿。五十叁年順信衆之請,飛往花蓮,旋轉臺中,並于清水山上南寮興建廣龍寺。師數月未得回山,承天寺監院藉稱叁請于師,師不歸,遂將寺中常住積蓄按等級分發,各自散去。五十叁年底師回承天禅寺,重整舊觀,並建山門及方丈室。

  師自來臺迄定居承天寺,前後曆十七年,深居簡出,不欲人知,而此中所受煎熬迫害,亦不曾爲外人道。末世道息,師亦自忍讓不以爲異。常有人與師建言:“這些無法無天的壞人,應該繩之以法,接受法律的製裁。”師回說:“好人要度,壞人也要度。我們應該慚愧,自己德能不足,無法感化他們,不應以嗔恨對嗔恨。”

  十二、禅淨雙修,示佛典範

  師系禅淨雙修之苦行頭陀,以其一身示佛典範;除雨天外,夜露坐,數十年如一日,破曉時,只見滿山林木草叢上,皆露珠晶瑩亮麗,唯獨師坐處,約數尺直徑周圍全幹。由于師慈悲方便,加上定慧禅功莫測,每日來山訪問者日衆。有虔誠皈依,求師開示法要者,有好奇湊熱鬧者,有自視非凡來比試禅定功夫者,各式各樣的人物皆有,而師以一不識字老人,對答應付自如,佛法之不可思議,誠不謬也。今隨舉數例奉獻讀者:

  (一)某日有某教授,自認禅定功高,一大早撞進老和尚禅堂,一語不道,自個兒坐將下來,老和尚亦默默無言以對;過了一段不短的時間,這位教授開口了:“老和尚!您看我這是第幾禅?”老和尚言:“我看不出來。”對曰:“聽說您禅定功夫很高,我已到了第四禅,您怎麼看不出來?”老和尚答說:“我叁餐吃飽沒事幹。”然後隨手拿一團衛生紙,嘴巴動幾下子,轉過頭來問:“衛生紙在跟我講話,你聽到沒有?”教授猶如丈二金剛摸不著頭,默默而退。

  (二)某師來訪,與老和尚言:“我在外國時,每次遇到地震、臺風,經過我作法以後,地震、臺風都消失了。”老和尚對言:“我什麼都沒有。”二次來訪,某師又說:“老和尚,我現在什麼都沒有了。”老和尚答說:“我每天吃飯、睡覺、還散步。”禅定功夫是自然的,沒有個我在作什麼,不執有也不滯空。人言我“有”什麼功夫,老和尚即對以“無”;人執“無”,則又以“有”對。某師要走,向老和尚說:“請老和尚到國外來普照!”老和尚諾曰:“你到我就到!”某師以爲老和尚要大顯神通,整裝回僑居地,不見老和尚到來,心裏覺得納悶。再次拜訪老和尚時,即詢以:“老和尚不是說我到您就到嗎?許久怎不見您老人家到來?”老和尚笑曰:“你來我這裏,我怎麼對待你,怎麼言說,你不是很清楚嗎?你回去把到這裏我所說的說給他們聽,不是你到我就到嗎?”恍然大悟,默默無語。

  (叁)某日,某清修法師來訪,語老和尚言:“我修某某叁昧數十年,今來臺覓地修行,請老和尚開示!”老和尚對曰:“您修某叁昧數十年,應該由您與我開示,我沒修過什麼叁昧,無法與您言說。”某法師又言:“我想閉關,大約要幾十坪地,外面弄個小花園,您老看如何?”老和尚對曰:“我們閉關,到底是心要閉關,還是身要閉關呀?若是心要閉關,我們這個四大假合之身已經夠大了,若是身要享受,五大也不夠。閉關是關六根,修心不是入地獄。”

  老和尚與人對談,從不假思索,直言以對,沒有人情可攀,沒有面子可護,完全是直心道場。

  十叁、拜山請益,蔚爲風氣

  由于慕名來者日多,老和尚經常有一段日子禁語,可是雖在禁語中,還是止不住朝山的人群。每逢星期六或例假日,都有人沿著石階,叁步一拜,朝上山去。他們或叁五人,或數十人,或數百人不等,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並有身體殘缺者,然皆以十二萬分的虔誠,誦念著彌陀聖號,或地藏菩薩尊號,不論酷日、寒風、秋雨,蓦直地拜下去,匍匐在地上叁個多小時;上山與老和尚叩個響頭,打個招呼,或讓老和尚摸摸頭,簡單話個家常,大家都會如獲至寶,沾沾自喜。

  除了拜山、請益的人絡繹不絕于途,寺裏每逢老和尚生日、七月信徒大會、打佛七、每月陰曆初的第一個禮拜天“大悲忏”法會,也都經常擠滿了人潮,寺裏大衆,不分老少,大家爲度衆忙得不亦樂乎。某位常住自覺我執太重,一直突不破。有一天,跑到老和尚面前,跪著懇求師父慈悲,想個辦法幫他破解。老和尚滿口答應,常住亦喜不自勝,雀躍不已。某日,正逢法會,大衆忙得不辨東西,忽聞老和尚在大衆面前喝斥那位常住,大家亦不明所以,只覺得有些不同凡昔,老和尚從來不曾喝斥常住,有事也都私下和顔相勸。過些時,只見這位常住整裝捆包,跪在老和尚跟前,淚汪汪准備辭行,老和尚笑著說:“你不是要我幫你破我執嗎?怎麼才下一針砭就想走了!”他如夢初醒,破涕爲笑,叩首而退。

  間亦有人在老和尚面前告惡狀,說是:“某某法師將寺裏的銀兩,拿到南部購地建廟,老和尚,您要留意小心!”老和尚對曰:“喔!只在南部蓋一間,這實在太無能了,怎麼不多蓋幾間,最好到外國也能建幾間。”謠言止于智者,老和尚對于座下的執事,有絕對的信賴,有人自歎寺裏留不住人,實應向老和尚看齊才是。

  十四、人無老少,普勸念佛

  老和尚八十歲左右,牙已全無,茲後即漸飲流質,夜亦進屋禅坐,十幾年來不曾下山。今年九十二,垂垂老矣,然猶硬朗如昔,精神煥發,目光炯然有神,教人不敢正視。每有人詢及師幾十年修行證什麼境界?得什麼叁昧?師只是搖頭,說是什麼功夫也無,年紀已老沒有叁昧,只是老實念佛!

  師常勸人念佛,每有輕慢者,師常懇切慈悲勸勉:“念佛也不是簡單的,必得通身放下,內外各種紛擾,都要摒棄,一心清淨稱佛名號,然後才能相應。要能將一句六字洪名,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明明白白,不要有一絲疑念,其他雜念自然消除,決定會證到一心不亂。如果你們信我的話,老實念佛,行住坐臥,不離這個,甚至在夢中都能把持得住,把一句佛號謹記在心,不爲六根塵境侵擾,到了這種地步,自然心不貪戀,意不顛倒,等到功夫純熟,西方極樂世界自然現前。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又說:“你們看,螟蛉無子,每次揀選小蟲,放入黃土塊中,天天對小蟲嗡嗡價響,你們知道,它在說個什麼?它在與小蟲說:你要像我!你要像我!就這樣把別人的小蟲,化成自己的子嗣,一出塊壘亦成螟蛉。我們念佛修行,當學螟蛉,專心一意,超凡入聖。每天摒絕根塵侵襲,天天念佛,念的是我要像佛!我要像佛!日後功大成熟,當來必定成佛!”“念佛如有散亂心,怎麼辦?”答:“唯一的辦法就是繼續念,把全付精神投到六字洪名就對了!”問:“老法師,你看帶業可以往生嗎?”答:“帶業不能往生,古德所言“帶業往生”,不是一般人想的那樣,你有願心往生極樂世界,臨終時,若業力大于念力,那還是不能往生,但若念佛力大于業力,就能往生。”總說一句,人無老少,師總是勸人念佛。師已入古稀之年,爲度衆生,極力支撐,明眼人士豈可錯過!

  

  

《廣欽老和尚雲水記》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廣欽老和尚事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