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想怎麼又要躺下去呢,一天又過去了,可真快啊,我們的生命會很快走向死亡。以前有人算命,說我早該死,看樣子都是你們把我拖住了,如果你們沒有把我拖住啊,我可能像一朵花那樣隨著我的年齡枯萎。
把一滴水投到大海裏去
有個比喻是非常不錯的,一滴水放在桌子上很容易幹枯,如果把它投入到大海裏去,那麼這個生命就長了。人總有一死,在沒死的時候,我們何必把一滴水孤立起來?我們把自己投入到衆生那裏去,念念不忘衆生,還會活得健康一點,活得長壽一點。
脫下的鞋,明天還能穿嗎
舉例子,隨便聊聊。這一次回來,有人說我胖了,有人說我瘦了,也不知道到底我瘦了胖了。在上海說我胖了,在無錫說我瘦了,眼睛也沒神了。我可不管,何必想自己想得太多。一方面,我們要准備明天就要死,既然明天就要死,今天趕快把要唸的經唸完它,把要度衆生的事情做完它。准備明天死啊,怎麼明天又沒死,也許明天的明天要死了。你們爲什麼唸經不好好唸,閑話特別多,心裏打妄想,就因爲你們不准備明天死麼。五十歲了,六十歲了,還以爲日子還長呢,生命猶如泡,不要想得太好哦。古來修行人說,今天脫下去的鞋,明天輪得著輪不著你穿還是一個問題呢。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並不是使自己更加消極,而是要醒悟到生命有限啊。如果再把生命時光浪費了,那麼究竟有多少時間來修行呢。什麼東西都不屬于我,無常一到什麼東西都拿不走,只有你修行所得的智慧福氣才會跟你走。
子孫怎能救你出生死苦海呢
忙了一輩子,家産傳給子孫,子孫又怎能救你出生死輪回的苦海呢?而且子孫花費你的家産,使他更消福氣。那麼既然自己也不需要那麼多的生活費用,又不留給子孫,你忙啥呀?修行人只要吃口苦飯就可以了。我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跟他們說:“我父親沒有留給我一分錢,你們長大了,我也不留給你們一分錢,因爲把錢財留給子孫的爸爸不是好爸爸。”我大女兒結婚的時候,我把她交給我的工資再還給她,不過,只還本金不還利息,利息供養我。我小女兒在四川學佛,我寄去的錢,又給我退回來。
《金剛經》四句偈的開示(4)
◎ 傅味琴
如夢如幻如泡如影
提要:
■ 衣服裏面的白骨
■ 如影隨形,只有業力跟著你
衣服裏面的白骨
忙來忙去不肯修行,這就是衆生的習氣。過去世善根,現在萌芽了,也想修行,卻又要求不高,修這麼一點點就可以了。其它時間還是照老習氣辦,走啊走啊樂啊樂,就因沒想到生命如泡。密勒日巴到修行有了成就,忽然起了一個念頭,想回去看看媽。瑪爾巴上師就跟他說:“你既然起了這個念頭,你就下山吧。不過,我們師徒就不能再見面了。”後來密勒日巴回到家,在廚房裏看到媽媽一件衣服,他一提起來裏邊幾根白骨。密勒日巴感觸非常,一不小心手中的缽掉在地上就碎了。密勒日巴感歎的說:“生命就像這只缽,一掉下去就粉碎。”
如影隨形,只有業力跟著你
影呢,業如影。業力永遠跟著你走,不論是惡業善業,人死一切帶不去,就是業力帶得去。如影隨形,好像影子跟著形狀那樣。你們看,燈光底下,牆壁上不是有個影子麼,有形總有影子,影子總跟著形的。所以,活著的時候千萬不要造惡業。佛弟子要造好的業,不要造惡的業。造業的人這一輩子了不脫,還會帶到下一輩子。你的第八意識裏種子下去了,就很難拔得掉。
如夢幻泡影,過去如夢現在如幻生命如泡業力如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提要:
■ 生命的短促,如露亦如電
■ 應作如是觀
■ 青春留不住,一切皆無常
■ 要觀苦,觀無常,觀無我
生命的短促,如露亦如電
如露亦如電。清早樹葉青草上的露水,太陽一出來它就幹了。空中的閃電多快啊,一閃就過去了,這是比喻生命的短促,比喻世間的變幻無常。
應作如是觀
應作如是觀。佛告訴我們對于我們自己的生命身體,對于人世間的一切,我們每個佛弟子都應該這樣觀。我們從早上一醒來到晚上睡著了這一整天,我們都可以照金剛經這四句偈修觀。如果你得到啓發了,那麼無論走到哪兒,眼睛看見的,耳朵聽到的,你就抓這個材料來作觀。譬如你們現在聽到時鍾的響聲就可以作如是觀,嘀哒嘀哒,一秒鍾都不停,一出聲音就無常。
青春留不住,一切皆無常
有一次我是這樣作觀的,那可能是七十年代的事。有個年青的女居士,要我到醫院裏去給她媽媽看病,她說:“因爲我母親特別想你,希望你去一次,醫生不一定會有意見。”我就去了,我坐在她母親床邊,稍微給她按摩一下,她母親很老了,牙齒也沒了,挺難看的。旁邊坐著她的女兒,只有二十幾歲,我看看她母親,又看看她的女兒,又看看她母親。我看了一會兒明白了:從前這個母親就是現在這個女兒,現在這個年青的女兒就是將來這個年老的母親,她母親的當年還不是像現在女兒那樣。青春留不住,一切都無常啊,所以佛就教我們“應作如是觀”。
要觀苦,觀無常,觀無我
一切的觀法中,最最重要的觀就是觀無常,刹那刹那變;觀苦,生老病死;觀無我,自己作不了主,你想不老,它偏要老,你想別生病,它偏要生病,要好好觀,這就是苦、無常,無我,再加個“涅槃寂靜”,就叫四法印。什麼叫法印?像個印章那樣。佛法的印章,苦、無常、無我,就是叁個原則。所以這四句偈就是叫我們好好觀苦,觀無常,觀無我。“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今天麼就講到這兒。
(1996年5月)
回向:願消叁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金剛經》四句偈的開示》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