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弘法是爲了報佛恩(大般若佛學苑-提問解答)

  弘法是爲了報佛恩,皈依叁寶了

   要深入經藏,至少要學會戒定慧(1)

  ◎在漢川大般若佛學苑爲小住同學提問解答 2008.12.2

  

  弘法是爲了報佛恩,皈依叁寶了

  要深入經藏,至少要學會戒定慧

  提要:

  ·弘法是爲了報佛恩,皈依叁寶了要深入經藏,至少要學會戒定慧

  ·學佛得先有聞慧,成佛要靠禅定中開發的智慧

  ·遵守五戒,聽法學禅定,是每個人都修得起來的

  丁:給大家介紹一下,傅老師是今天上午從湖南趕到漢川來跟大家見見面。

  師:這次先來看看,這個樓蓋得不錯的,這兒客堂,那邊課堂,樓上一個佛堂很莊嚴,准備將來有很多人來上課、誦經、修禅定、聽法。你們來的居士有男衆有女衆,目前這兒常住的全是男衆,女衆來了總感覺到不太方便,所以樓蓋好後,太湖法雨山佛學苑會派來一批女衆,都是年輕的,雖然很年輕,卻很會講法,過幾天她們就要來了。

  大家可以常常來,我東走西走,不大可能在某一個地方住長,不過我在別的地方講法,也可以傳過來聽。這一次去湖南嶽陽,他們長沙的以及各地的居士都過來了,他們提了一些問題,我給解答了一下,這些問題提得挺好,都有傳過來吧?以後居士們來了也可以給他們聽聽,今天隨便聊聊。

  問題:老師您好,請問你爲什麼要辦禅定班呢?

  弘法是爲了報佛恩,皈依叁寶了要深入經藏,至少要學會戒定慧

  師:主要是兩個原因,一個原因,發了菩提心就不能退菩提心。像我這樣年齡,照理說應該是忙著自己了生死,可是發了菩提心的人不能爲自己考慮,要滿胸懷裝著全體衆生,要做到盡我所有作供獻。如果退了菩提心,就犯了根本罪。我這樣的弘法也是爲了報佛恩、報師恩。

  第二個原因,主要是培養人才。釋迦佛四十九年的教法咱們要全部學完,那是很困難的,但是既然皈依叁寶了,至少不能違反皈依戒、皈依願。皈依法了就要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現在大家工作都很忙,真正要深入經藏談何容易,那麼至少要學會戒定慧,佛講的教法歸納起來就在戒定慧裏。

  學佛得先有聞慧,成佛要靠禅定中開發的智慧

  禅定是戒定慧中最最重要的,戒持得好,就給將來修禅定打好了基礎,如果你沒有持戒或者對戒盲無所知,或者犯了戒而不忏悔,你去修禅定,這是邪定,跟外道差不多。

  修佛教的禅定就能開發根本智,這才是我們自己的智慧,因爲一切的問題矛盾都要自己來解放自己,自己解脫自己。禅定中開發的智慧跟我們聽法得來的智慧不一樣,聽法的智慧是聽來的,叫聞慧,再通過自己思考叫思慧,你一步步去修叫修慧,禅定中開發的智慧是根本智,成佛就要靠禅定中開發的智慧,所以禅定是非常重要的。

  遵守五戒,聽法學禅定,是每個人都修得起來的

  我們這裏和太湖法雨山佛學苑還有開化文殊院,就按照這樣的要求做的,要持好居士五戒,即使你沒有受五戒,但在我們這裏也要遵守五戒,還要天天講法,天天學禅定。雖然我們今天沒有條件去深入經藏,至少我們要做到戒定慧圓滿。這個要求不高,而且戒定慧每個人全都修得起來。

  問題:老師,我還想請問一個問題,像我們這些末法衆生,業障都比較深重,特別是現在一些人身邊冤親債主多,在禅定過程中怎麼樣處理好自己的修行和周圍對自己的幹擾?

  

  弘法是爲了報佛恩,皈依叁寶了

   要深入經藏,至少要學會戒定慧(2)

  ◎在漢川大般若佛學苑爲小住同學提問解答 2008.12.2

  

  在家障礙多,所以要親近叁寶,

  沒有覺悟、智慧和清淨就沒有寶

  提要:

  ·修禅定時間長短可靈活,各各觀法可分亦可合,我們是按如來

   教導有步驟修上去的

  ·不要卷進家庭的煩惱裏去,在家不斷煩惱是修不成的

  ·在家障礙多,所以要親近叁寶,沒有覺悟、智慧和清淨就沒有寶

  ·正邪要分清,與佛不符是邪說,離經一字是魔說

  ·皈依要皈依賢聖僧,不皈依披著佛教外衣的旁門邪道

  ·在家學佛要常去正法道場熏陶,心出家也靠自己轉變

  修禅定時間長短可靈活,各各觀法可分亦

  可合,我們是按如來教導有步驟修上去的

  修禅定開頭修的非常簡單,都是基礎觀,這些基礎觀你在生活中隨時隨刻都可以修,沒有什麼大的影響,哪怕五分鍾、十分鍾也可以,但周圍要安靜。實在忙,走路坐車也可以修,一般走路坐車可以修止,在家裏如有片刻的休息,也可以修觀。

  我們教的禅定不是禅宗的禅,禅宗是祖師禅,或者叫一心禅,我們是根據戒定慧的定學教的禅,俗稱如來禅,是有步驟、一步一步學上去的。裏面各種觀法能夠分開來修,也能夠連起來修,很靈活。你有條件了,可以坐半個小時,內容多了,你還可以坐一兩個小時,這是活的,看自己的情況。

  不要卷進家庭的煩惱裏去,

  在家不斷煩惱是修不成的

  如果問,家裏修能不能成就?能成就,但你必須要去掉家裏的煩惱,不要被家裏的煩惱卷進去。家裏人一會兒說說閑話,一會兒要怄氣,有許多居士就被家庭的煩惱卷得很苦惱。所以你不斷煩惱,那是修不成就的。我們應該盡量做到身不出家心出家,心出家了,你將來就會有成就,乃至還會證到阿羅漢果。

  在家障礙多,所以要親近叁寶,

  沒有覺悟、智慧和清淨就沒有寶

  在家修行障礙實在太多,你雖然有心:修行人要放下、不計較,但是等到你忍不住的時候還是要起煩惱,所以在家修行不容易的。那麼你可以抽一點時間到有叁寶的地方親近親近,那要真正是有叁寶。

  一般稱寺廟都是叁寶的地方,但是今天末法時期,情況複雜了,如果這個寺廟能夠聽到佛法,使你覺悟,這就好;如果不講經說法,佛法也就學不到了。僧寶是指真正持戒修行的比丘,沒有覺悟、智慧和清淨的地方就沒有寶。

  正邪要分清,與佛不符是邪說,

  離經一字是魔說

  所以親近叁寶,這叁寶到底是什麼標准弄弄清楚,要確實在講佛的法,而不是邪法。什麼叫正法,什麼叫邪法,正邪也要分分清楚:他講的法跟佛經不符合,佛是這麼說,他是那麼說,那就不叫正法,佛說離開佛經一個字,就是魔說。

  皈依要皈依賢聖僧,

  不皈依披著佛教外衣的旁門邪道

  僧寶是以清淨爲體,如果不清淨,這個人連僧都稱不上。他學的法、修的行是在斷煩惱、往證果的方向走,證果了就叫聖僧,還沒有證果,正在斷煩惱、了生死的路上走,叫賢僧。賢聖僧才能稱寶,我們皈依叁寶要皈依賢聖僧,不能皈依假和尚,更不能皈依披著佛教外衣的旁門邪道。

  在家學佛要常去正法道場熏陶,

  心出家也靠自己轉變

  釋迦佛、釋迦佛說的法,以及照釋迦佛說的法去修行的賢聖僧稱叁寶,每個佛弟子對叁寶都要恭敬,因爲他們是人間的寶。像我們這兒天天在講正法,給衆生智慧和覺悟,我們是給四衆弟子弘法,我們常住同學無論在家出家都非常清淨。你們假如認爲我們這兒很好,是叁寶的地方,你們家裏又比較難修,那麼有空的時候經常來這裏熏陶熏陶,慢慢轉。

  在家有在家的麻煩,現在有些出家人非常慈悲,總是鼓勵我們出家,鼓勵是好的,但是有的人出不了家呀!那麼最好能做到身不出家,心出家。

  

  弘法是爲了報佛恩,皈依叁寶了

   要深入經藏,至少要學會戒定慧(3)

  ◎在漢川大般若佛學苑爲小住同學提問解答 2008.12.2

  

  停止妄想即修止,初修先觀息,爲求長壽要修心

  提要:

  ·停止妄想即修止,初修先觀息,爲求長壽要修心

  ·病是病障,是間接的業障,信佛的人去信外道鬼神,才是真正的業障

  ·消除業障不靠鈔票靠覺悟,心轉業也轉

  ·心淨化了,報也能輕受了

  ·要轉變冤親靠自己,“解鈴還靠系鈴人”,佛只是告訴我們解脫的方法

  停止妄想即修止,初修先觀息,爲求長壽要修心

  你們坐車、走路,假如修觀比較難,可以修止,一種辦法你可以注意自己現在在打什麼妄想,一發現打妄想,自己馬上警覺,趕快停止。假如你修行有一定的功夫了,心能夠穩得住了,在心非常安定、不慌不忙的時候,你可以邊慢慢走路邊修觀息,就是觀自己的呼吸,這很容易止住妄念,所以你們可以在生活中隨時隨刻練習。

  你學會了禅定,要止觀雙修。一般居士家裏都有小佛堂,你到小佛堂裏坐個十五分鍾、二十分鍾,有了水平,你可以坐一兩叁個小時都可以。修了禅定,有許多病自己會好的,而且容易健康長壽,所以禅定是很殊勝的。

  病是病障,是間接的業障,

  信佛的人去信外道鬼神,才是真正的業障

  末法時期衆生煩惱重、業障重,要消除煩惱、消除業障,怎麼辦?煩惱業障都在心裏,拿又拿不出來的。有許多人把生病也看成業障,生病應該叫病障。也是間接的業障。聽法聽不進去,聽法磕睡,這叫業障;對佛懷疑,喜歡聽外道鬼神的故事,你一講菩薩他就不高興了,說是迷信,這叫業障。

  消除業障不靠鈔票靠覺悟,心轉業也轉

  有些地方總會提到冤親債主,目的無非是叫你拿出錢來消災,其實往往是鬼話連篇。既然業障在心裏,心裏的東西怎麼能用鈔票消除?供養鈔票是培福,培了福,你福氣增長了可以暫時擋住一些業障。但惡因得惡果,終歸是逃不了的。想出點錢消除業障,這行不通的。假如業障能用鈔票消除,豈不違背因果了?業障在心裏就要心裏轉、心裏去消除業障,這就要有佛法的覺悟智慧。你心改變了,業障也在轉。一切都是在心裏,所以佛經有句話叫“一切唯心造”。

  心淨化了,報也能輕受了

  你心轉變了,受報還是要受的,可是能做到重報輕受,你受報時不會感覺到非常苦。舉個例子來說,一個人從性格上面講,他非常容易憂愁、恐慌,假如生了病,既是病苦又是心苦,兩個苦,整天憂愁苦惱恐慌啊。假如一個人個性開朗,放得下,即使生病,他比那個人苦少得多。所以大家要明白,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就靠心,要轉變自己的心。佛教就是淨化人心,能夠使心慢慢轉爲清淨了,一切都會變。

  問題:我想請教一個問題,佛教把病分爲叁種,第一是四大不合病,第二是業障病,第叁就是冤親債主病,我們修行人如果遇到冤親債主,他非常苦,如果你不改變他的苦,他就讓你無法修,這個問題應該怎麼辦呢?

  師:冤親,一種是前世的冤親,一種是今世旁邊人經常跟你搗亂,看起來你講的是前世冤親。

  男小住:是過去世的冤親債主,不是這一生的。他死的時候很苦,要你救他苦,但是我也沒有辦法去救他苦,那麼他也不讓你修,想請教一下傅老師。

  要轉變冤親靠自己,“解鈴還靠系鈴人”,

  佛只是告訴我們解脫的方法

  師:要轉變冤親,一般人就是知道燒香拜佛求佛菩薩保佑。從前有個居士問出家人,“我們手拿念珠是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手拿念珠是念誰?”和尚說“他也在念觀世音菩薩。”老話說“解鈴還靠系鈴人”,繩子是我們自己綁起來的,還要靠我們自己去解開。一切都有因果,因果不能滅,但能轉,過去的因果,今世也能轉變。佛不是神,佛是教育家,佛僅僅告訴我們用什麼方法去解脫。

  那麼到底用什麼方法?無情的山河大地都不會找你麻煩,找你麻煩的就是人,叫有情。假如過去世的冤家變了鬼,鬼找你麻煩,鬼也是有情衆生,你應該把修行功德回向給他們,願他們能離苦得樂。

  

  

《弘法是爲了報佛恩(大般若佛學苑-提問解答)》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