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不改變習氣,修行修不起來,證果證道就渺茫

  不改變習氣,修行修不起來,

  證果證道就渺茫(1)

  傅味琴講于湖北清涼山佛學苑 2004.5.21晨

  

  不要對煩惱保留自尊心

  提要: 

  ■ 修行修不起來,證果成道就渺茫

  ■ 以手指月,目的是要見到月亮

  ■ 聽法、唸經是引導,禅定是體會

  ■ 要修行,必須改變自己

  ■ 原來的不放下,新的咋出來

  ■ 不要師領,自己不修,怎麼成就呢

  ■ 幻想也是妄想,作用不大

  ■ 不要做修煩惱的修行人

  ■ 不要對煩惱保留自尊心

  ■ 世俗自尊心放不下,沒有覺悟扭不過來

  修行修不起來,證果證道就渺茫

  修行修不起來,證果成道就渺茫。在末法時期,有善根的人還是有,發心修行的人也有,可是就是修不起來,所以證果成道就困難了。

  以手指月,目的是要見到月亮

  有的人就不理解怎麼叫修行,比如以手指月,他看著手指,不去看月亮,始終不明白月亮在哪裏。把手指當月亮,豈不錯誤?手指的作用能指月亮,見到月亮才是我們真正的目的。

  聽法、唸經是引導,禅定是體會

  比如說聽法、唸經、修定要不要?要的。但這不是月亮,這是手指啊,聽法是給你作指導;唸經是你給自己尋找指導的方向;禅定叫你有所體會,所以這些不能不要。但是月亮在哪裏?月亮在手指上你就錯了。

  要修行,必須改變自己

  所以修行要利用這些工具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那目的在哪裏?目的在你朝著手指去看月亮,你不改變,就好像老是看手指,這個月亮始終沒有見到。你要看月亮,你就得改變,朝著手指方向去看。你不改變,聽法像聽故事,作爲一種愛好的學問,唸經作爲唱唸,還以爲這就是修行。

  原來的不放下,新的咋出來

  一個人磨刀,不等于殺敵人。天天磨刀不殺敵人,這把刀磨了也白辛苦,天天唸經聽法,不斷煩惱,這怎麼叫修行?你不改變怎麼叫斷煩惱?如果原來的一切可以保留,那麼新的東西怎麼生起來?有的人總是苦悶新的東西出不來,他不檢查一下自己,原來的不放下,新的咋出來?

  不要師領,自己不修,怎麼成就呢

  從前有句話:“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如今你們已被看成了不起,每個地方都歡迎,每個地方都希望你們去。就拿你們來說,既不要師父領進門,又不肯自己修行,這怎麼證果呢?兩個都沒有抓住。結果留下來的,就是保持老習氣,自作主張。師父領進門不起作用,自己修又修不起來,證果成道成了渺茫的東西。時間越長,越不起作用,反而沒有信心,産生苦惱,太渺茫了。

  幻想也是妄想,作用不大

  我常講我小時候很笨,年輕時候頭腦也簡單得很,妄想雖然有,可是貪瞋癡就不多,我打妄想打什麼?自己喜歡文學,肚子裏就在打腹稿,在虛構一部小說的故事,這也是妄想,可是這個妄想就不大起作用,因爲頭腦裏在幻想。

  不要做修煩惱的修行人

  你們念書念得太多了,過去太聰明了,你們的妄想可實在啦,你們在妄想裏做一個實實在在修煩惱的修行人。所以我總想不通,你們這一代年輕人怎麼跟我不一樣?怎麼在社會上工作還可以,但是修行就不行了。可見得你們動煩惱的念頭很聰明,修行了,這些煩惱的念頭習氣又不肯放下,即使自己沒有感覺到,然而總有一個東西存在。總認爲自己過去的一切有一定的作用,有一定的價值,有一定的道理,而且已經習慣了。

  不要對煩惱保留自尊心

  過去的習慣,以佛法來對照,都是世俗氣,但是自己的頭腦裏始終在肯定它,這種自尊,已經錯誤了,你們自尊不是尊到覺悟上去,卻尊到煩惱上去,尊到世俗的習氣裏去了。

  世俗自尊心放不下,沒有覺悟扭不過來

  在世俗上混了這麼多年,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可是這個自尊到底尊在什麼地方?每個人以世俗的我來尊重一個世俗的我,所以難放下,所以難接受。沒有一種大雄大力,極大的覺悟,想接受心裏扭不過來。

  

  不改變習氣,修行修不起來,

  證果證道就渺茫(2)

  傅味琴講于湖北清涼山佛學苑 2004.5.21晨

  

  自我陶醉,就是自我麻痹

  提要: 

  ■ 自我陶醉,就是自我麻痹

  ■ 依賴心重,修行就沒希望

  ■ 肯改變就比不肯改變的表現好

  ■ 老師壓力太重,心力也要渙散

  ■ 知見錯誤,自以爲是,愚癡怎麼轉變

  ■ 笨的人自得其樂,脾氣壞自認好漢

  ■ 能力強脾氣搗亂,大家去賺錢,佛門怎麼辦

  ■ 不聽師話,自己老一套,怎麼修行

  ■ 當學生還會聽老師話,老師就不聽老師話

  ■ 不改變不提高,會搞得不可收拾

  世俗自尊心放不下,沒有覺悟扭不過來

  你們老同學,在我身邊可能叁年五年六年了吧?你們究竟在修些什麼呢?隔靴搔癢你能痛快嗎?但是這個靴你又不肯脫掉,要改變隔靴搔癢的情況,你首先要脫掉你的靴,可是你穿在腳上習慣了,因爲你一向沒赤過腳,一向看不起不穿靴子的人。

  知識分子喜歡自我陶醉,其實自我陶醉就是自我麻痹,人們稱爲寫字間的先生,不改變這種現象怎麼修行呢?

  依賴心重,修行就沒希望

  例如,在家裏的時候從不勞動,自己的生活都不會搞,依賴媽媽的慈愛,洗衣也是媽媽洗,煮飯也是媽媽煮,今天你要自己照顧生活了,你肯改變嗎?如果肯改變,你在媽媽身邊看得多了,你改變一下,什麼都會做,不肯改變的人還是老樣子,被子也不肯疊,掃地不肯掃,生活上好像樣樣搞不來。從前你們男生宿舍臭得要命,意思是我從前就是不搞的,都是媽搞的,現在我仍然不搞,即使我知道怎麼搞,也不搞,媽不來搞嘛,就讓它臭吧。這麼一點生活上的小事情,就看出。你們不肯改變自己,修行是沒有希望的。修行人出門,自己的行李都應該疊得整整齊齊的。

  肯改變就比不肯改變的表現好

  應該說男的要超過女的,假如女的肯改變,男的不肯改變,結果男的還比不上女的。雖然煩惱女的重,但是你男的輕煩惱不改變,女的雖然煩惱重,但是她在改變,只要肯改變,就表現得比不肯改變的好。

  老師壓力太重,心力也要渙散

  我做老師的,講課也好,傳授知識也好,或者培養人才也好,你們不肯改變,吃力得很,人的精力也夠不上啊。非但吃力,在心理上壓力很重啊,造成心理的負擔太重,做老師的心力消耗太大,心力也要渙散。

  知見錯誤,自以爲是,愚癡怎麼轉變

  更嚴重的是知見錯誤,知見錯誤又不肯改變,就形成顛倒。自己認爲我這樣對,那怎麼改變?樣樣都顛倒。不對的認爲是對的,不可以那麼做,認爲是可以的,那你的愚癡怎麼轉變?你被你的自以爲是的錯見的傲慢擋住了,而事實卻不是你想的那樣。

  笨的人自得其樂,脾氣壞自認好漢

  不肯改變自己的笨,表現出來的都是笨。他是不是承認笨呢?他沒有這種覺悟,還自得其樂。不肯改變自己的脾氣,結果會變成以發脾氣來表現自己的英雄狀態,古來森林裏的強盜稱爲綠林好漢,個個表現誰比誰凶,稱好漢。

  所以我在你們中間很苦啊,能力強的人,脾氣壞;脾氣好的人,沒能力。那這個事業怎麼辦呢?人才怎麼培養呢?

  能力強脾氣搗亂,大家去賺錢,佛門怎麼辦

  能力強的人,希望他貢獻一點能力,脾氣搗亂,跟誰搗亂?說起來跟人搗亂,哪裏跟人搗亂!是跟你要成就的事業搗亂,跟自己要成就的修行搗亂。脾氣好的人呢,能力卻又發揮不出來。脾氣好又有能力,這種人有沒有?有啊,全跑啦,去賺錢了,那麼這個佛門怎麼辦?

  不聽師話,自己老一套,怎麼修行

  幾年都不肯改變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師父領進門”,你不聽師父話,怎麼領進門?或者說表面上看看很好,一碰到實際就不聽話了,“修行在個人”,自己要保持老一套,還自得其樂,那怎麼修行啊?

  當學生還會聽老師話,老師就不聽老師話

  現在你們當老師的,還不如當學生的,我看女衆部當學生的還聽老師話,而你們當老師的,有沒有聽我話啊?從前有人總說我這樣做法不對,說我不肯放手,所以這些學生培養不出來,勸我放手,“讓他們去幹,那麼這些學生能力就幹出來了。”其實這種道理我怎麼會不知道呢?這種理由聽起來是不錯,可是也有點唯心主義。

  不改變不提高,會搞得不可收拾

  如果我放手了,你們一步步在提高,即使錯誤難免,可是逐漸在提高自己能力,最後幾年,我完全可以不管了,何樂而不爲呢?可是看下來不能放手。我放手了,你們又不肯改變,總出漏洞,出差錯,結果搞得不可收拾。

  

  不改變習氣,修行修不起來,

  證果證道就渺茫(3)

  傅味琴講于湖北清涼山佛學苑 2004.5.21晨

  

  修行路上,習氣泛濫,佛也救不了

  提要: 

  ■ 堅持老一套,老師也不起作用了

  ■ 忘記了學生心態,高高在上的心理就起來

  ■ 老師化了生命的時光,你不轉變,這個因果怎麼算

  ■ 修行路上,習氣泛濫,佛也救不了

  ■ 修行經常會碰煩惱,不要一碰就倒了

  ■ 想變的人,一變就變過來了嘛

  ■ 整天在矛盾裏轉,就會退心

  ■ 不改變生活中的習氣,就不知道修行該怎麼修

  堅持老一套,老師也不起作用了

  我爲什麼不肯放手?真正的原因是放手不下啊,我稍微放手一點,就出差錯,我趕快跟在後面給你們彌補,假如我樣樣不管呢?到後來,你們也管不了,最後還不是垮掉?這就是我的苦惱,不放手實在太辛苦,依靠我要依靠到什麼時候?一放手你們又不自覺,也不想上進,不要說創新的精神沒有,連負責精神都沒有,堅持自己老一套,老師也不起作用了。

  忘記了學生心態,高高在上的心理就起來

  往往當學生的還比較聽話,是老學生了,叫他出來幹點事情,他高高在上的心理就很容易起來,跟煩惱習氣剛好投合,就容易不聽話了,一切過去的習氣都拖上來,自以爲是,自搞一套,自作聰明,表面上看看蠻好,實際上煩惱很厲害,一門心思認爲我是管人的,就再也不是學生了,所以還比不上誠心誠意當學生的人。而且有的社會上混久了,又不肯改變,那更糟糕。失去了當學生的心態,就遠遠比不上抱著學生心態的人,沒有忘記我是學生的人,還會聽話,還有點希望。

  老師化了生命的時光,你不轉變,這個因果怎麼算

  假如做老師的,在辛辛苦苦培養學生,付出了這麼高的代價,尤其是生命的時光,你培養不出來,這個因果怎麼算呢?不想想老師花了這麼大的代價在你身上,你不肯轉變,培養不出來,結果增加了煩惱,增加業障,又背了因果,自身消耗大量福氣,那不下叁惡道,誰下叁惡道?

  修行路上,習氣泛濫,佛也救不了

  沒進佛門的人煩惱重,還有希望,因爲他一旦修行了,走上了修行的路,還可能轉過來。在修行的路上不修行,修行沒有力量,煩惱習氣泛濫,這個人沒希望了,所以也有佛也度不了的衆生。

  修行經常會碰煩惱,不要一碰就倒了

  有的人在社會上看來很好,因爲他只做一件工作,所以他能夠抓得起來,還有對人比較和氣,因此大家都說他好,雖然他有的脾氣可壞啦,但人家沒看見,就稱這個人很好,意思是你對我好,我就說你好。那麼今天要修行了,到處都要跟自己煩惱碰一碰,就不行了。衆生都可以成佛,都可以修行成就,你不改變咋成就呢?

  想變的人,一變就變過來了嘛

  我今天是擔心你們不改變,將來怎麼成就?說來也奇怪,我從前也是懶惰的,但是我一變就變過來了嘛,小時候媽總說我,掃地只掃地中央,但是我真正自己要幹了,樣樣都是細致認真負責,一變就變過來了嘛。怎麼我對你們一步一步教,教了叁年了,還是不肯改變?你們對自己的老一套有感情啊,那麼你怎麼跳出叁惡道,怎麼成就呢?說你對世俗有感情,就等于說你對六道輪回有感情,對叁惡道有感情嘛。

  整天在矛盾裏轉,就會退心

  以前的學生中有能力的,可是世俗心放不下又回去了,脾氣特別壞的也跑掉。你們現在沒跑掉的人變一變也能變成有能力的人,一根木頭要做家具尚且要變一變。好好想想當我老師也不起作用的時候,你們能維持多久啊?因爲大家都不肯變,就統一不起來,團結不起來,四分五裂,最後嘛你怪我,我怪你,一天到晚在矛盾裏轉,修行也別修了,搞不好了,最後沒勁了,那麼退心回家。

  不改變生活中的習氣,就不知道修行該怎麼修

  我始終搞不懂,爲什麼不肯變一變呢?所以歸根結底還是那句話,你們還是不知道怎麼樣才是修行,好像修行能夠脫離生活似的,你們去看看佛製定的戒律,每一條戒律都是在生活裏修的,不殺生,不偷盜,全是生活裏的事情,不改變生活中的習氣,就不會知道該怎麼修行。今天到這裏。 (完)

  

  

《不改變習氣,修行修不起來,證果證道就渺茫》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