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高尚品行--當下發願,做個好人

  高尚品行

  當下發願,做個好人

  無論世界如何黑暗,我們仍要立志做一盞明燈;無論人間如何充滿險詐,我們仍要勇敢的做個好人!

  【密勒日巴大師傳】

  尊者閉關中精進修定,期間從不睡眠,有一日卻忽然睡著,夢見已離開多年的故鄉,那四梁八柱之屋已傾圮,家傳法寶《大寶積經》已荒蕪,親愛的母親已死,而妹妹流浪乞食,夢中大感悲傷,竟大哭而醒。醒來決意破關而出,准備禀告上師想回家鄉。

  尊者回到馬爾巴大師處,想報告回鄉的決定,那時馬爾巴大師仍在睡眠,清晨的陽光照進大師房間,正好照在大師的頭上,師母達媚瑪也正好進來送飲食。馬爾巴大師一見尊者,問他爲何破關而來,提醒恐是中斷魔障,要他趕緊回去閉關,但尊者返鄉心意殷切,禀告決定後,馬爾巴大師觀察緣起說道:

  你進來辭行之時,我仍睡眠,代表我們父子今生不會再相見;

  陽光照進我房間,代表你的教法將弘傳;

  陽光正好照在我頭上,代表修傳派的法脈將昌盛;

  師母達媚瑪正好進來送飲食,代表你將來得享叁昧定食。

  馬爾巴大師就爲尊者辦了一個送別的大荟供,席間大師變化出喜金剛、勝樂金剛等種種本尊身相,尊者當下決定要好好修行,以得到和上師馬爾巴相同的神通。馬爾巴大師囑咐尊者,將來「應依雪山之山洞」及二十四個聖地山洞爲修行之依止處,這也成了尊者終身住山修持的緣起。

  馬爾巴大師再留尊者住了些時日,把所有口訣傾囊相授,並回答了種種尊者修行上的疑難。最後殷殷交代尊者:「成就,才是最勝的供養,最好的利他。」並告訴尊者:「我們父子今生不會再見面,我們就在空行淨土相見吧。」就流淚送別尊者。此時尊者因學了氣功,本來15天路程,3天就到了,回到家鄉果然見到夢中所見景象,見到了「無常幻化師」(無常以所示現的幻化相教導)。

  【唱頌道歌】

  敬禮恩師馬爾巴前,在此集會諸徒衆,

  聽汝老父密勒歌,最後咐囑應谛聽!

  依于上師馬爾巴恩,瑜伽行者我密勒,

  一切作業皆已畢。汝等後學諸徒衆,

  應如我教而修行;十方諸佛皆歡喜。我及諸佛歡喜故,自他事業皆成就;

  違我所教諸行業,自他二利俱難成;壞自他故我不喜。

  若師不具淨傳承,求得灌頂有何用?自心與法不相合,手持法典有何用?

  若不舍棄世間法,依訣修觀有何用?叁業與法不相合,念誦儀軌有何用?

  惡語利嘴不對治,修行忍辱有何用?親仇愛怨不舍棄,縱行供養有何用?

  自利之心若不除,徒行布施有何用?不識六道皆父母,寺廟雖佳有何用?

  此心不生清淨見,修造佛塔有何用?若難四時修瑜伽,造佛形像有何用?

  心坎深處不祈禱,依時供養有何用?心中若不化口訣,自討苦吃有何用?

  死時不生大信心,觀摩佛相有何用?不生悲哀出離心,舍此棄彼有何用?

  不修愛人逾愛己,口說慈悲有何用?若不降伏煩惱因,承事供養有何用?

  若不持續上師教,徒衆雖多有何用?無用無益之作業,招損惱故應舍棄!

  所作已作我密勒,于諸煩擾無聊事,無須多作可休矣。

  法王提醒,利他,是修行人最重要的高尚品行。

  【法王開示】

  上師與弟子的叁昧耶戒

  今天稍早,在拜讀了大自在瑜伽士密勒日巴尊者傳記時覺得,現今的師徒關系不如上師馬爾巴大師以及弟子密勒日巴尊者之間的關系。現今一些上師,有時會對外國的弟子們宣導要按照自己所說的去做,以此來跟上師建立關系;並且揚言如果不這麼做,就是毀犯了叁昧耶誓戒,是破戒的人,會墮入地獄。

  然而馬爾巴大師對弟子密勒日巴尊者,是以父親對待孩子的心一般;並非像今日是爲了衣、食和贊美而去教化弟子的。

  所謂的上師,不可以光只是知道怎麼坐在高大的法座上,還應該知道怎麼用慈愛去照顧弟子,以及要有能力去教化弟子。因爲很多弟子,對于自己該往哪裏去都沒個主意,在如何取舍上也是備感困惑;像這樣的人,就是應該要去悲憫的對象。

  要做一個好上師。首先,要先懂得做一個好人,以及做一個好父母。今天在這裏,我要稍微講講什麼是高尚品行。

  所謂高尚品行,不是說因爲有這樣的規定,或是因爲別人的命令,在別人敦促你不可以殺生、不可以偷盜之後,才覺得應該要這麼去做。若是這樣的話就不對了。其實,高尚品行是活生生的,而且是我們能夠擁有幸福,所不可或缺的條件。

  

  我們依著父母恩、衆生恩德而生存

  就像我們出生的時候,是在父母的慈愛之下被養育著,而最開始父母的結合,也是因爲愛而發生的。爲了照顧幼兒,父母是如何的擔心著孩子的未來,是以多麼大的關愛心養育著孩子呢!之後漸漸成長,到了兒童與青少年的時期,仍然是離不開他人的關愛。比如說,從出生到上學時期,若沒有別人的幫助,就會變得沒有紀律。由這些情況來看,

  我們必須要依靠他人,無法獨自的存活著,必須要依靠社會與群體而生存,也是很清楚的了。

  由于我們要依靠人類的社群而生活,然而若是輕蔑、欺淩任何我們依靠的社群、團體裏面的人,甚至對他人或其它的生命輕視踐踏,並且做了令人訝異的殺害行爲的話,便很難在社會以及這世界上生活,且會成爲非常痛苦的人。

  當殺生或是因嫉妒而說讒言與謊言等等,這些違反戒律的行爲發生的時候,不但會使自己失去份量,自己周圍的人也會覺得你惡劣、下流、卑鄙,總之,自己就會落得不是人一樣。

  所以由以上這兩個原因可以清楚的知道,我們需要依靠他人才能生存。然而我們所依靠的社會與群體,若只是充滿著卑鄙下劣的行爲,那麼要生活在其中就會很困難。如果人們必須依靠的對象,反而輕視、欺負、欺騙我們,甚至對于他人的性命毫不憐憫,先不談如何生活了,那我們早就沒日沒夜的受著害怕、驚慌、恐懼等痛苦的折磨。

  因此, 我們所依靠的任何社會,要從現在開始就去改變它,不然它就不會是我們幸福的來源。自身的價值如果自己不保護,而隨隨便便、亂七八糟的這麼待著,當人們都認同了卑鄙下劣的時候,即便沒人驅使你,我們也會自己墮落的。

  

  有德的人,自然持戒

  所謂的「十善戒」,比如說: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绮語、貪心、瞋心、邪見;身體的叁條戒、語言的四條戒以及心意的叁條戒等,這些我們要守護的戒律是極爲重要的。對于這些戒規,嚴格來說,一個有德的人,是自然的就不會去殺生,不會去偷盜,不會去說謊,也不會去做奸淫、強暴等惡行的。所以說製訂戒律,其實是很無奈的,說你不可以殺生,殺生的話會這樣會那樣的,這都是迫不得已的事了。

  出了家,就不應該有因爲他人定下了戒律,所以才要怎麼做的想法,應從自發的歡喜上去持守「十善戒」,這才是最好的。若有人問是該有高尚的品行好呢?還是有卑劣的行爲好的話?我想,確定的答案應該是不用經過很多思考的。應該不需要花上幾天的時間去思考才能決定,是該有高尚的品行好呢,還是惡劣的行爲比較好。因爲我們的生活與行爲,以公衆的認知上來說,就應該要有高尚的品行,這是不需要嘴上宣傳,而是公衆都認同的。怎麼說呢,對于那些做到偉大利他行爲的人,是所有人類都敬愛的。就好象達賴喇嘛尊者,對于世界整體的利樂有所貢獻,是世上不可或缺的一員,且成爲和平的領袖。在實行偉大利他的行爲時,行爲自然就符合了這世界上不可或缺的公認德行,也會是大家稱贊的對象,這些都是不用解釋了,因爲行爲本身就是大衆所認同的。

  從反面來看,若是只想著自利,而侮辱他人、說謊、偷竊、殺生等,做各種違反戒律的事情的話,那麼自己在團體中,即便別人不說什麼,但是社會本身的自然觀感,也會認定這個人是個卑鄙邪惡的人,大家都會避開這個人,不會想跟這個人交往。

  我們要是能自己做好,所處的環境能安穩,自己不會後悔,別人也會跟我們和顔悅色的互動,我們會被疼愛,人生也能獲得歡喜與快樂,並且在愉悅中度過。

  在惡行方面,有些人很容易就會和「十惡」挂上鈎,很自然就會爲非作歹,要有高尚的品行似乎很困難,追究原因,常因爲貪婪、不滿足。因此,一個貪婪的人,自然而然的就會爲了盡快滿足自己的需求,而去做惡行。

  高尚的品行,都以利他爲主的。由于不是爲了個人的幸福而盡己所欲,一個有高尚德行的人,應該是能關心到衆人的苦樂,關心到整個世界的。至于一個有卑劣惡行的人,除了自利之外,是什麼都不想的。一旦成爲有著高尚品行的人,他的基本原則,便是以衆人的利益,社會的利益,整個世界的利益爲考量,這大概已經是很清楚的了。

  我們大家在這裏,爲了衆生能獲得幸福而祈願,希望衆生能獲得和平與快樂,以這樣的良善動機而聚集在這裏。我們的希望與祈願,有如在安慰自己,就好象發生了苦痛的狀況,或是悲慘的情況的話,會念著「願一切衆生具樂及樂因…」,來給自心加油打氣,讓心生起希望,讓心得到鼓勵,這有什麼不好呢!

  先從自已開始做起,祈願一切衆生具樂及樂因

  所謂的希望與祈願,是爲了想得到自己所欲求的,因此才會有希望以及去祈願;因爲有著祈願,而且是真的能夠發生的話,就無法不去實現它。因爲若真的是能夠擁有的話,當我們一旦遇到因緣,就必然要去將它實現。因此,「一切衆生具樂及樂因」,這是可能的,但是要如何讓它實現呢?首先要從自己開始做起,也就是先要讓自己能夠具樂及樂因。爲了要讓自己具樂及樂因,要先製造好因、善因,存善心、立善行等,這是很重要的。若能做到讓自己具備了快樂與快樂的因,那麼接下來,就要做到讓他人也能具樂及樂因。因此要從自己開始,有著善行善心。

  另外,各種宗派對于世間的高尚品行方面,各有很多說法,但是所謂的高尚品行,主要會因爲配合著各自的時地條件,而有各種對于高尚品行的不同認定,因此入境隨俗的去做一個正直的好人是很重要的。

  總之,我們都是互相依賴而生存,比如說做一餐飯,如果自己不會做飯,就不得不寄望別人了,但是如果對方脾氣壞,愛生氣,不但不幫忙做飯,而且反過來跟你吵架的話,我們心裏就會感到很難過。要待在這樣一個處處不友善的社會中,是很艱難的,也因此使得現今出現很多自殺的人。

  自殺的原因與亂象

  如果待在一個「人人只想著自己的經濟、商務、政治,自己要贏、別人要輸」的社會中,不用多久,當人們不顧自身價值,而且從頭至尾的盡其所能去踐踏時,便會覺得自己沒有了希望、沒有信任、沒有依托,會覺得這世間毫無意義,當這種感覺生起後,就會進入無盡的惡性循環,直到有一天,便會自己了結自己的性命。

  近來,還聽說有些地方出版了教人如何自殺的方法,要是有人想自殺,還有各種各樣自殺方法提供給你呢!這種教人自殺的書竟然有人寫、也有人出版,真是令人歎息,這讓社會上流傳了各種匪夷所思的自殺方式;其實這是以前所大家排斥的,但是因爲現今社會本身就敗壞、顛倒了,當自殺的人越來越多時,那些教人怎麼自殺的書籍便成了大家的需求。即便你一個人不願意自殺,網路上還有一大堆要自殺的人,會准備好地方、安排好時間,一起邀請你呢!

  要有志氣、熱忱,成爲好人不困難

  再說到要作一個正直的好人,俗話說:「此處遍卑劣,我仍行高尚,以自身原則,令己得圓滿。」也就是說,專做卑劣行爲的人即便充滿在這大地上,自己仍然要保有著高尚品行。

  自己作一個好人,會是社會的中流砥柱,基本上我個人雖然可能會參與到政治,但我希望不要是非常狡詐的政治,這也是我努力對自己的期望,但是很困難,爲什麼呢?因爲世界上已經充滿了狡詐的人。即便自己不想去做,卻也卷入到他們的狡詐之中,有時真的很困難。

  但是,這世界上要是沒有正直、正派的人,這世界就會沒有希望、沒有意義、沒有精神了,這麼想著之後,自己雖然遇到一些業緣,卻也期許自己要成爲正直、正派,成爲世界上賦予寄望的人。我們也要有志氣、有熱忱的去做一個品行高尚的好人,若沒有志氣與熱忱,是不可能在很安逸、沒事情的情況下而成爲一個好人的。

  當然惡人也有走運的時候,就像近來有很多西藏商人,要是正正當當的做生意,利潤就會降低、生意做得很辛苦,但當他們使壞而走運的時候,反而暫時過得比一般人還好呢。但我們立志要做善行的人,除了要更努力、更發憤之外,更要多做一點努力才能當個好人。因此,應盡量的發起志氣,不論做的是什麼,都要成爲世界上的一個好人,世界不能只有奸詐、邪見、惡行存在,若能帶著「發願做好人」的志向與熱忱,再勇往直前去做,心裏便不會覺得苦,從根本上就不會有困難了。

  從《密勒日巴大師傳》引伸到此,我們不論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無論如何,都要相信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和人與人之間的價值,這是很重要的。即便世界是如何的混亂、如何的黑暗;重要的是,我們要在這黑暗之中,燃起一盞小小的燈火。如果只有黑暗,而無一盞燈火,那麼在黑暗中,我們將完全喪失取舍的方法。因此,我們應該奮力的去承擔(起做一個好人的使命)。高尚行誼的部分就講到這裏,我希望不只是出家人,如果在家的男女信衆們,也能從今天起開始做到高尚行誼、立志作一個好人,這樣就真是太好了。

  【法王禅修引導】

  今天法王教大家「淨化貪嗔癡叁毒的禅修」一開始法王仍先提醒身要,「你們禅修的時候要好好注意身要,別讓那洛巴的傳承丟臉。」

  法王再次簡短提示禅修時身體應注意的要點:金剛跏趺坐,脊椎要直,下巴微收,眼睛看著鼻尖的虛空(但別太用力看,會翻白眼),手持定印(手掌右上左下,亦有左上右下的,但今天我們采右上左下,大拇指相扣),兩臂不要緊貼身體(因爲腋下有昏沈穴,稍稍打開透風才不會昏沈)。

  法王接著說,我們今天要做的是淨化貪嗔癡叁毒的禅修,禅修本來就是要淨化叁毒的,但也別指望像用鐵錘一樣,當一下把叁毒打掉,要用禅修讓心漸漸習慣、熟練。

  現在,觀想額頭、心輪和肚臍叁個位置──

  在肚臍有如水的貪聚集,

  在心輪有如火的嗔聚集,

  在額輪有如黑煙的癡聚集,

  再觀想前方虛空中有佛陀、上師或你敬愛的人,

  從他的額、喉、心叁輪放射白紅藍叁色光,

  照射到行者身上的貪、嗔、癡叁聚集處,

  心中要同時祈求佛陀、上師,

  淨化我們的貪嗔癡叁毒。

  法王開玩笑的說:「我祈求各位這就樣禅修5分鍾,別睡著。」

  

  

《高尚品行--當下發願,做個好人》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