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你的本然心
假設有取之不盡的寶藏就埋在一個窮苦人家的後院,這窮人並不知情,而寶藏本身也不會告訴他:“嗨,我在這兒!”
——彌勒菩薩,《大乘無上續論》
佛陀常常把本然心比喻爲水,本質一直是清澈、幹淨的,汙泥、沈積物和其他不淨物也許會暫時讓水變得混濁或汙染水質,但是我們可以將這些穢物過濾掉,讓水恢複原來自然的清淨。如果水的自然本質不是清澈的,那麼,不管用再多的濾網,也不可能讓水“變”清澈。
認出本然心特質的第一步,可以從佛陀說過的一則古老故事中一窺究竟。從前,有個窮困潦倒的人住在一棟破舊傾斜的房子裏。這個房子的牆面和地板上都鑲嵌著許多珍寶,但他卻毫不知情。盡管擁有這些珠寶,但由于他完全不知道這些珍寶的價值,因此他只好過著又饑又渴、冬冷夏熱的貧苦生活。
一天,有個朋友問他:“你爲什麼要過這麼窮苦的生活
你並不窮啊!你是個有錢人!”
“你瘋了嗎
”他答道,“你怎麼會這麼說
”
“你看看周圍啊!”他的朋友說道,“你這整間房子充滿了珠寶,綠寶石、鑽石、藍寶石、紅寶石,什麼都有!”一開始,這個窮人並不相信朋友的話,但過了一陣子之後,他愈來愈好奇,于是從牆上拿了一小塊寶石到城裏去賣。不可置信地,寶石商竟然給了他一筆非常可觀的錢。他用這些錢在城裏買了一棟新房子,當然,他把舊房子裏的財寶全都帶走了。後來,他又爲自己添購了新衣裳,廚房裏裝滿了山珍海味,也雇了幫傭,開始過著幸福舒適的生活。
現在我要問你一個問題:到底是誰比較富有
那個住在裝滿珠寶的舊房子裏,卻毫不知情的人
還是那個終于明白自己財富的價值,並過著幸福快樂生活的人
就像之前有關金塊的問題一樣,正確答案是:一樣富有。這兩人都擁有巨額財富,唯一的差異是,前者多年來都不知道自己擁有什麼,直到認清自己所擁有的財富之後,才終于把自己從貧困與痛苦中解救出來。
我們也都像這樣,只要一天沒有認出自己的真實本性,就會一直受苦:認出自己的真實本性之後,就能夠從痛苦中解脫。無論認清真實本性與否,真實本性的特質一直都是不變的。但開始認出自身具有的真實本性之後,我們就開始轉變了,生命的品質也會跟著改變,你以往夢想不到的事都會跟著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