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根道果——禅修的方法與次第 目錄 (詠給·明就仁波切 著)

  根道果——禅修的方法與次第

  詠給·明就仁波切 著

  目錄

  中文版序

  第一部 根——理論基礎

  第一章 旅程的起點

  心的交會

  傳承的重要性

  會見我心

  來自西方的亮光

  第二章 內在的交響樂

  腦內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叁腦一體

  不見蹤影的總指揮

  正念

  第叁章 超越心,超越腦

  本然心

  本然的寂靜

  深入了解你的本然心

  心

  生物現象

  或兩者兼備

  做你自己

  第四章 空性

  勝義谛與世俗谛

  空性的禅修練習

  從物理學的角度看經驗

  可能性所帶來的自由

  第五章 感知的相對性

  互爲緣起

  從神經科學看主體和客體

  不確定性原理的恩賜

  以認知心理學的觀點看事件的來龍去脈

  時間的蠻橫

  無常

  第六章 天賦明性

  本具的覺性

  照亮黑暗

  顯相與幻相

  明空一體

  第七章 悲心

  關于悲心的生物學說

  “認同”彼此的“不同”

  第八章 我們爲何不快樂

  情緒化的身體

  性格特質與暫時的情緒狀態

  製約因素

  煩惱

  煩惱或契機

  

  第二部 道——修持方法

  第九章 找到平衡點

  智慧與方便

  身體的姿勢

  心的體態

  第十章 單純地安住

  無所緣的禅修

  第十一章 安住在對境上

  感知對境之門

  有所緣的禅修

  其他有用的助緣

  第十二章 善用念頭和情緒

  善用你的念頭

  不愉快的念頭

  善用你的情緒

  第十叁章 慈悲

  慈心與悲心的意義

  循序漸進慢慢來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叁階段

  第十四章 修持的方法、時間與地點

  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時間短,次數多

  非正式禅修

  隨時,隨地

  結論

  第叁部 果——成果

  第十五章 問題與可能性

  禅修的次第

  體驗並非開悟

  第十六章 內部作業

  只求生存或更求發展

  指揮腦

  悲心之果

  第十七章 快樂的生物學

  接受自己的潛能

  快樂的心,健康的身體

  關于喜樂的生物學說

  認證空性的利益

  第十八章 向前邁進

  尋找上師

  選擇快樂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