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佛的偉大事業。希望我們到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有點話說,否則你見了沒有交代,你還會不好意思。本來在這個世間,四十八大願已經示現出來了、證明出來了,你只是動動嘴,動動手就能把這個事情傳播到人間了。但是你逃避了,那怎麼辦?佛來了,你也會不好意思了。
這就是我們衆生和佛的關系是很親密,很密切的。就說我們這幫人,決定這個功德、利益、福報都不是一生修來的,真的就像《金剛經》上說的,不是一佛,二佛,叁四五佛面前種的善根。不一定現前我們有多高的地位,有多少財富,不拿這個來衡量,而是拿我們能把這件事情接受下來,然後盡我們的力量發揚出去,這就不可思議了!
這就是衆生和我們有這個緣分,我們和佛菩薩也有這個緣分,在時空點交叉的時候,我們運氣好,趕上了。我們早出來一百年也趕不上,晚出來一百年也趕不上,這個時代你出來了,彌陀大願菩薩念佛成佛這種狀態,真的是從有曆史記載以來,純念“阿彌陀佛”成就肉身舍利的,那麼殊勝的,幾千年來沒有。所以你早出來、晚出來都不行,現在出來才行,真的是不可思議啊!
佛法是真實的,“四十八大願,願願真實;極樂世界,人人能去”,這是佛的宗旨。彌陀大願菩薩的殊勝示現與佛法完全融爲一體,完全體現了佛的宗旨。我們能夠把這個心意領會到,並且能夠發揚光大,這個時空點我們是非常幸運的!這是真正爲衆生、爲佛法發光發熱的平臺來了,否則的話真的沒有。所以一切佛法的示現,是表一個現相,讓我們通過這個現相回歸到彼岸。
弘法的心態——建立水月道場,大做夢中佛事
祖師大德弘法建道場,是用什麼樣的一個心態呢?“建立水月道場,大做夢中佛事”。什麼是水月道場?這個世界成住壞空,沒有人能夠把握,一個事情有生必有滅,這是我們地球上衆生業力的一種顯現,所以佛說是緣聚緣散,衆緣和合的一個現象而已。
“大做夢中佛事”。就是衆生都在夢裏,都在做大夢,他不醒,你跟他說很多,他懵懵懂懂的還是不明白,怎麼辦?在夢裏面給你示現,趕緊醒吧,在夢裏面把他喚醒。萬事萬法都在轉變,建道場,立法幢,也像水中的月亮一樣,月亮高高在空中,水裏面的月亮是千變萬化,所以生命無常,非常危脆。
佛問他的弟子,我們的生命到底有多長?回答都不一樣。有的說生命是在呼吸之間。呼吸之間我們感覺到已經很短了,一呼一吸,下一次呼氣了不吸氣了,生命也就沒了,呼吸之間嘛,所以這個相很粗。我們聽了能夠理解,天天在呼吸嘛,印象很深。其實在哪裏?在刹那不住,就是我們的生命。
在刹那之間,你生命的這個時段、時光,已經改變了,每個念頭都在改變,是每一刹那來組成我們這個世間,組成我們的這個思想方式,那才是我們的生命。只是我們現在的人錯認爲這個身體就是自己的生命,那你身體的哪一個方位是你的生命?是胳膊?是手?是腿?都不是!沒有一個具體的方位,找不到自己。
在《楞嚴經》裏,佛問阿難“你的心在哪裏?”阿難很聰明,回答說一會在裏面又在外面,一會又不在裏面也不在外面,佛說都不對,找了好幾個地方沒找到,阿難就慌了:我這個心哪兒去了?找不到了。
聽佛講了以後阿難就開悟了,佛說覓心了不可得。心在哪裏呢?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處處皆是自己的真心。
我們的佛性就在心裏面,心沒有離開佛性,迷的時候是衆生,覺悟的時候就是佛陀。佛就是我們本人,衆生也是我們本人,不是別人。佛陀是誰?是你自己。衆生是誰?也是自己。六道輪回是誰?也是自己。佛的世界是誰?也是自己變的,沒有別人。所以我們學佛、修行不是爲別人幹的,是爲自己幹的;不是爲別人修的,爲自己修的,別人得不到。
我們的使命——幫助衆生覺悟
佛在這個世界所看到的,什麼“2012”,什麼世界末日,哪有的事?處處皆淨土,處處都是清淨的世界。那誰能看到“2012”?誰能看到世界末日?業障太重的人。“2012”對他來說已經來了。多少人在醫院裏面等著開刀,被剖腸開肚的,對他來說不就是“2012”嗎?多少人現在在死亡線上掙紮、等著死?對他來說就是世界末日。又有多少新的生命在誕生著,對他來說這個世界就不會滅。
末日不在于外面的世界末不末日,關鍵在于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到什麼份上。你成就了,沒有末日;你不成就,你到哪裏躲都躲不過。業力牽引到了,你躲到天上,你再小心還是要掉下來,你的業力在地球上。你沒有業力的話,在有災難的地方你照樣沒事,因爲你沒有共業。
我們明白了以後,就不用恐慌,“2012”來,很好;不來,也很好,會不會來呢?我相信我們這個團體不會來,世界會不會來呢?不會來。爲什麼不會來?因爲有那麼多的菩薩在這裏行菩薩道,做善事,善的力量可以抵擋這個業力,就不會來了。
所以不用恐慌,每天在家念佛,有善心善行,把我們《現代佛教的成就》這本書送到千家萬戶,每天他們都在看菩薩殊勝的示現,每天心也善了,行也善了,都念阿彌陀佛了,他們家庭就變成道場了;社區都在念佛了,社區就變成一個大道場,整個社會就祥和了。一片祥和,真的是風和日麗,風調雨順,人民的災難就完全被化解了。
所以這個時代,我們有使命的!化解多少災難啊!你去賺一百個億,沒有送人家一本書的功德大,真是這個樣子的。一百個億是有形的,你不覺悟的話你照樣去輪回,你送了一本書給人家,有可能度了一家人成佛了。
所以,佛在經上講:用大千世界的七寶去布施一個人(大千世界比我們地球要大很多很多倍),不如你給他說四句偈,四句佛法。有可能他聽你講四句佛法,他證阿羅漢、成佛、成菩薩了,永遠超越六道輪回了。你給他大千世界的七寶他還是要輪回,因爲都不是自己的。是你的嗎?你能夠天天背著它?不是自己的!你感覺大千世界的七寶都是自己的,那你小命都沒有了,還是你的嗎?這是愚人,不聰明。
佛跟你說,你開悟了,你提升了,你就不受什麼金銀財寶的製約了,這個東西僅僅在我們地球上適用。就好像我們看到老人過世了,給他燒點紙錢,當年印光大師就講,對此也不反對也不支持。
爲什麼不支持呢?因爲佛門裏面沒有;爲什麼不反對?餓鬼道確實有用,他要用紙錢來花。你跟他說你不能燒,那個鬼說了你擋我的財路,能行嗎?也不行。所以佛門裏面,就把它定爲這是民間風俗。
你們按照民間風俗可以做這些事,但是不要有這個心,有這個心你變成鬼道了,你沒有這個心供養給他們,他們也會去念佛。先財布施,然後再法布施。他有財了他很高興——你看是誰給我們的?念佛人給我們送的,好人啊,我們也跟著念佛吧。他們也跟著念佛了,這是度化的一個善巧方便。
紙錢給鬼道有用,那金銀財寶給我們地球上的人,我們歡喜,我們有用,天人就無所謂了,別說極樂世界的人了。天人受用的就是七寶,天福是自己的福報感應的,受用是很自在的,只不過是不長久而已,福報消完了還會墮下來,所以說有限度的。
那你聽了天界的這個境界,你再看看七寶,沒什麼意思,就好像天人看這個建築材料一樣,鐵拐李都能點石成金。天人沒有地方去花錢,他們想吃什麼,也是變化的,不用花錢,所以錢對他們來說也沒有用。只不過他們的變化是自己的福報,是修煉得成的,福善積累到一定的程度生天,得的這個果報,但是不能夠長久,沒有佛的心量大,佛的世界的受用是無盡的,是這個道理。
一切事情都有一個限度,如果我們突破這些限製了,就沒問題了。自自然然地,你不墮叁惡道了,超越六道輪回了,你就自在了。那個自在才是真自在。現在我們出個門背一大堆吃的,背一大堆水,爲什麼?治“病”——和我們這個頻率相應。爲什麼要背這些東西?因爲我們有這個“病”。那如果我們不吃這個東西我們也很開心,也不需要的話,就自在了!人類要減少多少的麻煩的事。
有的人說你減少麻煩的事,這個生物鏈不是斷了嗎?人不種東西了,不做這些事情了不就下崗了嗎?都下崗了、都沒有事情做了,那自自然然這又是一個大和諧的生命鏈條了,那不是人間,天上是這樣,地上做不到,物質上是做不到。如果都這樣的話,這個世界就變成天堂了。所以說,這只是我們不斷地努力,不斷地修學的一種感應。
有的人就埋怨說,這個世界有那麼多的不公平的事,挺生煩惱的。我說沒什麼好生煩惱的,天堂都公平,你怎麼不去?你沒有本事去。你要去了以後就沒有這些事了,都公平!怪誰呢?只能怪自己的業障太重了,生活在這個煩惱的世界裏,你不能怪別人。
所以現在我們越來越清楚了,六道輪回,你到哪一個地方去投胎,不是佛安排的,也不是上帝安排的,誰安排的?是自己安排的。你想到哪裏去,自己做得了主,我來生到天上去,我來生到佛國、佛的世界去,自己可以做得了主;你要做菩薩,到地獄去度衆生,也行。你自己去哪裏你能明了,生死自在了,這就是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
我們沒有到這個程度,就要不斷地學習、提升,從基礎做起,從我們自身一點一滴做起,先把《弟子規》學好,先把我們這個大家庭互相照顧,互相團結,把大家照顧好,你才能夠有這個能力、有這個條件去接引更多的衆生,這是很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大而化之,一切爲大局著想,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把這個事情長久地做下去,才能夠讓自己的生命意義放光、放熱的時間更久一些,這是我們自己可以做得到的。每一個人都這樣想、這樣做的話,那就沒問題了。
要把我們每一個人都照顧好,找一個會做飯的人,可以辛苦點,做做飯,把各個方面都做做好。我們把佛的事業發揚光大,不爲自己,真正是這個時代太需要了,衆生也太需要了!非常有意義,非常好!也非常隨喜大家的功德!阿彌陀佛。(衆:阿彌陀佛!)
(選自2011年1月8日開願法師對北京義工的開示)
《珍惜使命,讓生命放光放熱》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