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位思考
撰文 / 釋仁果(種德禅寺佛學苑學僧)
曾經看過一則故事是:有一個少年總是無法快樂起來,但在他心裏卻很想使自己快樂,也希望能給別人帶來快樂。于是他問一位長者:“我怎樣才能快樂,同時也讓別人快樂呢?”長者說:“很簡單,你記住四句話並照做就行了,第一句,把自己當成別人;第二句,把別人當成自己;第叁句,把別人當成別人;第四句,把自己當成自己。”
在生活當中,有些事情往往覺得別人做不夠好。可是,如果讓我們自己去做未必會做。有時還會說東家長西家短。那都是因爲自己從來沒有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都是我執太重,我的主觀意識太強。其實,換位思考並不是很難的事,只是從不同角度去看問題。長者說得很對。我們人的一生當中要扮演的角色很多,一會兒是學生;一會兒是兒女;一會兒是師父等。雖然扮演種種角色,但是我們在扮一個角色時,從未想到另一個角色的作用。其實二者是息息相關的。
長者說的四句話在佛法中是很圓融的,我們都是造作相同的業因,而感得共同的果報都是爲人,而且都是中國人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可以說是緣份不淺。俗語說:“百年修得同船渡。”現在如果我們認識並一起生活,不能爲了小事而傷害對方。只要換個角度想想,如果你是當事人,自己又能做得怎麼樣?
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問題就會有不同的體會,如果真能做到,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好地了解別人,可使自己的思考能更客觀。從而成爲一個真正理智的人,又能成爲人人愛戴的人。別人高興、快樂,就如同自己高興、快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