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執著感動
撰文 / 釋正喆(種德禅寺佛學苑學僧)
看過《立春》的人,都會被劇中的王彩玲所感動,有的是爲她那苦難的人生感動,有的是爲她一生不得志感動……而我,則是被她那份對藝術的執著感動。
王彩玲,一個比普通人長得還要醜一點的七八十年代的女音樂教師,一副天生的好嗓子,自己進修讀了音樂學院,而她所追求的是當時人們所不接受的美聲唱法。她一次一次地跑到北京,希望能成爲北京歌劇院的演員,偏偏命運不重鄰這個其貌不揚卻才華出衆的女人,而王彩玲卻從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爲此她不介意在露天廣場演唱,不介意唱跑了觀衆,她是被自己感動著,陶醉著,沈浸在悠揚的旋律當中……她的熱情被一次次地排擠在門外,被人們所輕視;她是多幺地無助,多幺地孤單,她學會了用高傲的外表僞裝自己。雖然她一生沒有得志,沒有結婚,但她卻收養了一個別人舍棄的小女孩,同她追求的藝術一樣,將全部的愛傾注進去,她活在她的音樂當中,活在她執著的追求中,不向任何困難妥協。
我深深地被王彩玲所感動,被她對藝術的執著所感動。如果用她那種精神來修學佛法,專心念佛,那幺這一生一定會有大成就,即使是不成就,也是法喜充滿,來生也會得大智慧。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世間人的一份執著,一份追求所付出的辛酸勞苦是將他的心層層磨砺,最後傷痕累累甚至支離破碎;而修行則是在看透了世間無常的基礎上放下一切的執著而修學,雖然也會有困難,但這些會更堅固修行的心,發起出離之志,尋求解脫之方,有了這種心願,再大的艱難阻險都不會成爲心中的障礙,心中自然自在。
我被這種執著感動著,希望這份感動能警示大家,我們在學習這份精神的同時,付出的則更應是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