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點點滴滴憶師恩

  點點滴滴憶師恩

  撰文 / 釋心智(種德禅寺佛學苑學僧)

   觀音堂是一個我生活過的地方,也是一個曾留給我很多美好回憶的地方,更是一個我戀戀不舍的地方。

   暑期我乘車來到了觀音堂。這裏只有八間簡陋的房屋和一座大雄寶殿,房子前面是一條江——連江,這裏只有師父和她同學兩個人,偶爾會有香客來此。

   剛到時,因爲自己從未見過漲落潮,對此非常好奇,海風過處,只見海面上浪花一朵一朵的互相追打嬉戲,感覺自己的煩惱好像也少了許多。吃飯時,師父問我誦過"金剛經"嗎?我說:“只誦過一兩遍。”師父說明天開始每天誦十遍。心中想這不是難爲人嗎?可我還是答應了。我開始嘗試誦,第一遍誦完卻用了半個小時,當時我真想放棄,十遍何時才能誦完?不誦了。此時腦海中浮現出士兵突擊中的一句話:“不放棄。”也就是這句話使我有堅持誦下去的信心。兩天、叁天之後很快就誦完一遍,有一天還誦了叁十幾遍,雖有一些疲憊,但特別充實。在休息時,我再次看漲落潮,浪花雖還在互相地追打,但是當一個浪花滾過,另一個緊接著滾過來時,如果你想知道第一個浪花是什麼樣子,卻連它的一個影子也找不到。就如水面上浮起五顔六色的水泡,微風過處,連一絲微細的痕迹都未能留下。此時經中的一句話清晰浮現于腦海中:“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個非常有地位的人,幾十年後他會衰老隨之死亡,可又能帶走什麼呢?使我深深的認識到,世界的萬物果真如此。

   這些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一切皆苦空、無常、無我。而我猶如一棵小樹,師父每天的諄諄教誨,幫我除去枝蔓,教我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爲了培養我有一天長成參天大樹,讓我認識到自己太多的不足,師父告訴我應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少欲知足。我們吃過的一粒米、一片菜葉中,都凝聚了施主的汗水,我們不應貪著五欲,使心系念在道上,不散亂、不執著。經中說:“菩薩應離一切相,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爲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

   開學回校後,師父的這些話不時地回蕩在耳邊,也使我真正知道時間的寶貴,真的很感謝這個假期,感謝師父,是她給與我太多的收獲,我也相信,以後的每一天我都會學修並進,都會充實度過,不會再留下任何悔恨。當在修學上再次遇到困難時,只要回憶起在觀音堂的每一天和師父的每一句話時,心中就會生起無上信心。只要不放棄,相信任何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感謝觀音堂,感謝師父,在那裏的一點一滴都留給我美好的回憶,也相信伴隨著師父給予的諄諄教誨,我會成爲一個合格的出家人,將來弘法利生。

  

✿ 继续阅读 ▪ “謙”所成就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