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衆生
撰文 / 釋慧鑫(種德禅寺佛學苑學僧)
利益衆生,是佛陀的精神本懷,佛陀傳教都以度衆生爲核心,展開說法。度衆生字面上雖是利他,其也成辦自利,既然能發度衆生之願,即證明不將自我爲中心。度衆生是沒有我與衆生之分別,是徹底的平等,非造作的,其根本是做好當下。
米勒日巴尊者在證果之前,就已經有神通,他認爲這時應該可以下山度衆生了,師父說:“最好的度衆生方式,即是精進修行。”這句話是說得何等精深!現在有些佛陀弟子每日發願度衆生,平時遇小事卻斤斤計較,與人相處,總是叁叁兩兩,這樣不平等,又怎談得度衆生?願發的又有何意義?自己尚未成就,以什麼度他?以盲引盲,與衆生同入歧途!“度衆生”之願不是跪在佛前高聲宣誓就了事,全在吾人平時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全在我等一顆平等心平常心做到底!無論發何等的大願先做好自己每一個當下。度衆生難道一定要爲衆生說法嗎?就算有微妙的舌根、說微妙的法,說的口吐蓮花,道德品質不圓滿、衆生依然不依法修行。你的爲人處事如法,一言一行如律,就算一句法也不說,亦能度化衆生。生活中,不以得失而喜悲,不因是非而煩惱,知謙虛、不攀緣,明忍讓,不高慢,默默無聞做一切善事,以真誠的心包容身邊的人,這樣,惡人也會被感化,有慚愧者自然向你學習,這不即是度衆生嗎?何須一定要說法?總之,即是“以德服人!”這不是否定了以做事業來利生的人,有智者,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利益衆生,完善自己,而後做利生的大事業,更是圓滿!無論自己是小沙彌的身份,還是大法師的身份,做好自己該做的,一言一行即是別人最好的老師。
我們中沒有人想成爲只是自利的二乘人,都想成爲大乘菩薩,既然心中有度衆生之願,那就做好眼前,以平等心做好每一個當下,如法如律,這即是對自己負責,同時也在度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