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蓮花生大士全傳 第二篇 獅子吼聲 第六章 上師日光住寒林▪P2

  ..續本文上一頁事業羯摩手印,成證大樂智慧。此時方便大悲與般若妙智慧雙運灌頂,具足圓滿大樂智慧身的緣起成就,歡喜遍滿了法界。

  從法界之中,散發出種種微妙的聲空天樂,這些音樂若遠若近,從全體法界同時遍滿現起,刹那之間,一切衆生自然普遍受持,具生吉祥。

  太陽光上師從密嚴刹土的法界宮中,依止法身本初普賢王如來的深密加持灌頂,成就了與本初佛陀無二的大圓滿秘密心智,具足修證本初一心的大圓滿勝教,並受持悲智無二、雙運無上密母的智慧秘密灌頂,然後從虛空法界宮中,降下人間,繼續廣如大海無邊無際的密行救度。

  蓮師**人間,來到了迦濕彌羅國。

  迦濕彌羅國周匝有七千余裏,國境的四面環山,山勢極爲險峻,雖然有進入的門徑,但路途卻又非常的隘狹,所以自古以來鄰敵都無能攻伐。該國的大都城西臨大河,南北有十二叁裏,而東西則約四五裏。這裏的土地適宜稼穑,而且多産花果。出産龍種良馬以及郁金香、火珠、藥草等特産。當地氣候寒勁,多雪少風,人民大都身服毛褐,穿白氈之衣。

  當地的風俗較爲輕松活潑,人民的個性大多十分的隨和。該國爲龍王所護,所以能稱雄于鄰境之國。這裏的人民容貌十分妍麗美豔,性情有時多疑,但是好學多聞,對于佛法、外道有時兩者兼信。國都有伽藍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其中有四座佛塔是在無憂王時所建立的,裏面並都供有如來舍利。

  古代迦濕彌羅國的佛教僧侶以虔誠、博學、善辯著稱。據說無憂王曾邀請該國僧侶多人參加其發起的佛教第叁次結集;而佛教史上有名的第四次結集,即所謂的“迦濕彌羅結集”也在此地舉行。所以佛典中常贊歎迦濕彌羅國。

  迦濕彌羅國是印度最早和中國建立友好關系的地區之一。尤其在唐朝之時,迦濕彌羅國相當的強大,中國的高僧玄奘大師也曾到過該國;唐玄宗時並有四十余人隨該國使者返國,在該國中受戒出家;而慧超法師亦曾到過該國。

  迦濕彌羅國的開國,與阿難的弟子末田底迦阿羅漢有一段因緣。

  當佛陀于烏仗那國降服惡龍之後,欲返回國中的路途上,曾以神通乘空經過此國,並且告訴阿難說:“在我涅槃之後,會有一位名爲末田底迦的阿羅漢,在此地建國安人,並且弘揚佛法。”

  而當如來涅槃之後的第五十年,阿難的弟子末田底迦羅漢,修行得證六神通,具有圓滿的解脫。當他聽聞到當初佛陀的授記之後,心中感到十分的欣喜慶悅,于是便來到此地,在一座大山嶺旁,宴坐林中,入叁摩地禅觀,並現起了廣大神變。

  龍王見後,對他生起深切的信心,于是便皈信于他,願供養他一切所需。而阿羅漢告訴龍王說:“龍王!如果你要布施于我,希望你能于此池內布施一小塊土地,大小僅要能容兩膝之地就可以了!”

  龍王于是縮水要奉施土地。但阿羅漢忽然以大神通力變大身形,龍王縱然盡力縮水,到池空水盡,還是無法容下他的兩膝。龍王無處容身只好反向阿羅漢請地,阿羅漢于此地西北爲龍王留下一池,周匝有百余裏,自己則別居小地。

  龍王說:“這座大池的土地要全部布施,願尊者能恒受供養!”

  末田底迦回答說:“我剛剛只是以大神通來成就你的福德因緣,不久我就將入無余涅槃滅度了,雖然想要接受你的供養,但哪裏能辦到呢

  ”

  龍王重新祈請道:“在過去,五百阿羅漢常接受我的供養,乃至于末法法盡之時;而法盡之後,我再重還此國,以爲居池,希望您無論如何接受這個供養。”

  末田底迦于是從其所請,接受了此地。末田底迦阿羅漢既得其地之後,就運用大神通力,建立了五百座伽藍寺宇,于其他國家引入賤民,以作爲寺院的雜役。當末田底迦入寂滅之後,這些人民自立君長,成立國家。

  蓮師從虛空降下,**到迦濕彌羅,並發足來到了一座汙穢的屍陀林。這座屍陀林稱爲“歡樂遍滿屍陀林”,方圓有百裏。其中有一座天然的嘎尼嘎佛塔,在這座嘎尼嘎佛塔的四面,示現出佛教聲聞、緣覺、菩薩、密乘等四種宗派的因緣色相。而在這裏住有一位世間空行母,名爲格若瑪。

  在屍陀林北邊有一棵接密樹,雲集在屍陀林當中的衆生,如猿、猴、一切空行母衆們,都在這裏盡情歡樂狂舞著。而接密樹下,有一條河流,河流的聲音十分的陰冷可怖,流露出種種宛如恐怖叫喊的淒涼水聲;在水上和水下,常常傳出各種可怖的笑聲和哭聲,還有厮殺的聲音。

  而在屍陀林南方,更有鬼火騰空,烈焰焚燃,這些鬼火烈焰的音聲,甚至在一、二十裏外的外圍,都仍能聽見。這裏有無數的主火神,他們騎著山羊,手上拿著骨勺骨瓢,玩弄著鬼火取樂。

  在屍陀林的西邊,有狂驟強力的大風,世間的空行母衆,搬弄著人的屍體,胡亂奔跑,盡情地遊戲。她們把人的屍體,折斷腿骨,就在口中當做號角來吹奏,腿骨號角所吹出的淒厲聲音,嗚……,十分可怖地振揚在空中。

  而在西北方,有一座叫做百頂王的山,這是一座由屍體所堆集成的墳山。在屍陀林當中的衆生,都以這坐山作爲大本營;而這座山中有如意摩尼寶伏藏在裏面。

  在東北角有一個空行母,她的名字叫做具眼空行母。她的身體膚色是湛藍色的,並且穿著紅色的褲裙,她的臉上有著一雙宛如貓頭鷹般的眼睛,孔雀的嘴,上身披戴著密乘六種骨飾所成的莊嚴,她的前額正中,生長著一面小小的圓鏡,而發辮拖著金剛杵,她的雙手不停地剝著人的屍皮,剔著人的骨肉,示現著生死無畏。

  在西南方,則有一位空行女叫做煙炭天母。她具有一面四臂,右邊的兩手持著頭骨碗及寶劍,左邊兩手持著長矛及叁叉戟,她常常騎著騾子到處飛奔。

  太陽光上師就在這個可怖的屍陀林當中,背抵靠著佛塔,爲這些護法、空行母衆,宣講佛法,轉動正法之輪;而這些空行母與護法衆,其實就是代表著地、水、火、風、空五大的一切諸神。

  太陽光上師在歡樂遍滿屍陀林當中,不斷地精進修持普賢王如來所教授的大圓滿勝法,與一切無上的瑜珈的密要,漸漸地到達了圓滿成熟的境界。

  殊勝的日子到來了,以煙炭天母、具眼空行母爲首的空行護法,及代表地、水、火、風、空等五大的神祇大衆,齊聚在太陽光上師之前。他們向太陽光上師施以最殊勝的廣大禮拜,太陽光上師默然受之。

  煙炭天母首先向太陽光祈請道:“偉大的聖者!您是一切衆生的依怙,是法界的明燈。我們在您深切的導引下,已了知正法的因緣,祈請您攝受我等爲您的奴仆,永護正法之輪。

  具眼空行母也說道:“聖者!雖然就體性而言,我們與一切諸佛根本不二;但就緣起而言,吾等世間空行,雖然具足廣大力量,但常存有貪、瞋、癡行,尤其瞋火暴怒,更是容易傷生害命。現在,殊勝的因緣,使聖者來到遍樂屍陀林中導引我們,懇請聖者切莫舍棄我等。”

  一切空行、護法、神祇一再地頂禮懇請。此時安住在叁昧中的上師,睜開了宛如日月的雙眼,告訴一切大衆說:“諸位世神空行,在密乘中的皈依,是極爲殊勝難行的,有著極重要的叁昧耶誓句。不能以身、口、意供養,不能算是圓滿的皈命;違犯叁昧耶,更有無邊的罪業,你們必須了知。”

  所有空行、世神異口同聲地說道:“我們完全了知,並且將依願奉行,謹守真言,如實地供奉。只要持咒召喚,必然如命奉行,決誓不違叁昧耶戒。”

  看著如此的因緣,上師太陽光默然密受大衆的皈命。空行、世神歡聲雷動,或在天上、雲間巧躍妙舞,或于地中來回**,散花供養無量珍寶,梵音妙樂不絕于耳。

  太陽光上師如實地降伏世神、空行,也圓滿成就了八大行法中,役使世神、供贊世神的成就。

  太陽光上師繼續人間地遊曆,來到了孟加拉國。

  孟加拉國周匝有四千余裏。該國的都城人口衆多,城中景色優美,水池、屋舍、鮮花、林木往往相間其間。土地極爲低濕,農作稼穑甚爲滋茂。此國盛産波羅蜜,其果實既多且貴。波羅蜜果大如冬瓜,當成熟時則成爲黃赤色,剖開果實,其中有數十粒小果實,大如鶴卵一般;其果肉汁色黃赤,味道十分甘美。國內氣候調暢,風俗好學。國都有寺院伽藍二十余所,僧衆叁千余人,大小乘的佛法,都是兼功綜習。另有外道天祠百所,異道雜居,裸形尼乾外道,十分衆多。

  另外孟加拉國境內的密教聖地極多,如迦摩佉(kamakhya)、室利诃咤 (Sricatta)、普爾納山(Purnabiri)等都在其境內;密教各宗多以此國境爲發源地。而密教的有名成就者,如娑羅诃(Saraha)、魯依巴(Luipa),大都生于此國,或是以此國爲其活動的中心。

  爲了成就廣大圓滿的佛法,蓮師來到了孟加拉的屍陀林中修持。

  孟加拉有一座名爲色康的城市,此城盛行著外道。這裏面最著名的外道導師,叫做雲先,他天天念誦修持著該教的經典。有一天,雲先喝醉了酒,竟然將他的法器丟掉了;而這個法器是該教最重要的傳承之物,是一面傳說能震動叁千大千世界的鑼。

  而當時色康城中,有一位市民叫做梅多,梅多有一天也不慎地丟掉了一頭黃牛,就四處地尋找這頭牛。但就在他尋找丟掉的黃牛途中,竟然撿到了這面鑼。他看到這面鑼不知道是威力強大的法器,只感覺十分的可愛,就將它拾回家中,給他兒子當做玩具。而梅多的兒子很喜歡這面鑼,就不停地敲敲打打,但這鑼聲卻震動了精神世界,許多天神地祇都頭痛萬分。

  十分湊巧,這位雲先法師在尋找鑼時,竟然沒有找到鑼,卻撿到了梅多所遺失的黃牛。雲先心想:“鑼既然沒有找到,只撿到一只黃牛,也算是補償吧。”就很得意地把牛趕回家了。趕回家之後,又發覺這頭牛,乳汁十分的充滿,于是他就將乳汁擠出,用這些乳汁去做營養的酸奶。

  梅多找到了一面鑼,而雲先卻撿到了一條牛的消息,後來傳開了。但是,自然的貪執,使雲先聽說成是梅多偷了他的鑼,而梅多則是聽說成雲先偷了他的牛。他們兩人都十分地生氣,于是兩個人就互相地監視,…

《蓮花生大士全傳 第二篇 獅子吼聲 第六章 上師日光住寒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