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我現在丟棄了酥油到底又有何益處呢
況且它還可以用來點燃燈火,所以才加以收取。你只要治病就好了,何必憂慮這些呢
”後來夫人的病情果然痊愈了,長者夫人竟然給予耆婆四十萬兩黃金的巨款以及奴婢、車馬等物。
這時耆婆得到了此龐大的診金之後,立即回到王舍城,十分感恩地拜詣無畏王子。耆婆就把這一段因緣完全告訴了無畏王子,並說:“今天所得到的診金物品全部用來奉養您。”
王子說:“且慢,你不需要如此,我收取你所供養診金的一部分即可,其余的你自己留下自由使用。”這就是耆婆童子最初治病的因緣。
蓮花王太子聽到此處,了悟到盡大地是藥的道理,同時也了悟只有善知因緣,善巧觀察,才能應病與藥,醫治衆生。而醫師除了醫病之外,更要善觀自心,最後能療治一切衆生的心,如此方能像佛陀一般成爲真正的醫王。
老醫師耆婆弗多羅爲蓮花王太子開示了神醫耆婆治療頭患的初次醫案之後,再繼續向蓮花王太子說明耆婆的神奇醫道。
有一次瓶沙王,罹患了大便道出血的毛病。這時侍女們見了都偷偷地笑說:“國王現在所患的疾病跟我們女人一樣。”
瓶沙王偶然聽到之後,也覺得很羞愧,便立即傳喚無畏王子來,說道:“我現在患了這樣的毛病實在很難過,你是否可以爲我尋覓良醫呢
”
王子立即回答說:“有一位耆婆童子,善于醫道,能夠醫治國王的疾病。”國王說:“那你趕緊召喚他前來醫治朕的疾病。”
無畏王子便立即傳喚耆婆前來,向他問道:“你是否能治療國王的病呢
”耆婆回答說:“我能醫治。”王子于是說:“如果能夠的話,你立即前往醫治國王。”
于是耆婆童子,便前往瓶沙王的宮中,行禮之後立于一旁。這時國王看起來十分的疲累,他就問國王說:“國王,您是因爲何種病患而痛苦
”國王便將病痛一一地告知他。神醫如此診問完畢之後,便對國王說:“國王!您放心,這個病沒有問題,可以醫治好。”
于是耆婆立即請人取出鐵槽,將它盛滿了溫水,並告訴瓶沙王說:“大王!請入此水中。”王便入水中。又說:“請安坐于水中。”國王立即安坐在水中。又說:“臥在水中。”王又立即臥在水中。
這時耆婆心想:國王的瘡必須以刀割除,但是國王的身份尊貴,怕引起誤會,所以必須使國王昏迷,以便迅速割除國王的痛瘡。
于是耆婆便以水滴灑在國王的身上並念咒,國王立即昏迷熟睡。耆婆急速地將水放掉,取出利刀來割除國王所苦患之處;然後將瘡口清洗幹淨後,拿出最好的藥品塗抹上去。塗完藥後,病源就已去除,而瘡口也很快痊愈了,其傷口處毛發又再生起,和無瘡之處沒有兩樣。他立即又放水入水槽中,再以水滴灑在國王的身上,並對之念咒,國王就立即醒覺了。
國王醒來之後還不知病已治好,又問說:“醫生!你可以開始治療我的病了嗎
”耆婆回答道:“我已經治療完畢了。”國王聽了感到很懷疑地說:“治好了嗎
”耆婆答道:“已經完全好了。”
國王即以手扪摸患處,卻找不到瘡口傷處。國王十分驚疑地問道:“你是如何醫治的
爲何能使病瘡消失
”耆婆報告說:“我治病當然要完好如初,哪裏可以讓病瘡存在呢
”
于是國王立即召集侍女說:“耆婆醫生真是神醫啊!對我有廣大的利益,應當大大地禮謝他。”這時諸侍女們,取出種種璎珞、珍玉,以及金、銀、摩尼真珠、毗琉璃、玉、頗梨等寶物來送給耆婆童子。
耆婆卻說:“大王!且止!我並不需要這些金銀財寶,我是因爲無畏王子的緣故,才前來醫治國王的疾病。這是耆婆童子的第二次治病因緣。
蓮花王太子日夜精勤地跟隨著耆婆弗多羅醫師學習醫術,並且成爲老醫師的最佳助手,也幫助醫療衆病,而舉國人民,也十分喜歡他。
蓮花王太子也在學醫的過程中,對老醫師房內的許多刀具,感到十分地有興趣。這些刀具有些十分鋒利,有些很粗重,又有些像針般的細,更有些像鈎子、彎刀一般彎彎曲曲的,就如同密教修行的法器一般。他心中想著:“這些刀具到底是修法用的,還是醫療用的刀具呢
”
有一回,老醫師看著蓮花王太子專注地在研究刀具,就微笑地對他說:“你是否對這些刀具有興趣呢
將來或許會將這些刀具傳授給你呢!”
“老師,請問這些刀具有什麼用途呢
是修法用的,還是醫療用的
”
“這些刀具可以說是醫療用的,也可以說是修法用的;它們也可以說是修行的法器。”蓮花王太子問道:“怎麼說呢
”
“你記得我曾對你說過先祖耆婆用刀割除瓶沙王之瘡的事,正是使用這一把刀呢。”說著,老醫師就拿起一把極爲鋒利、細薄的刀。
“這一把刀可以說是傳家之寶,而這裏的許多刀具,都是先祖請最好的工巧匠人,以五金精英煉製,並且受到諸佛加持而成,尤其是藥師佛更是賜予無間的大妙威力。先祖及曆代傳承者也不斷地修法煉製,可以說是最好的醫具與法器了。”
蓮花王太子問道:“這裏的許多刀具與法器一模一樣,是否有關連呢
”
老醫師回答說:“是的,任何一位佛菩薩都是在生活中無間斷地修持,所以他平常在生活中持用教化衆生的器具,就成爲他成道時的象征法器或叁昧耶形。所以許多法器就是這樣來的,事實也是一模一樣的。”
這時,蓮花王太子方才恍然大悟。老醫師接著說:“將來我會把這些當做傳承的法器傳給你,而現在請聽我說一個傳奇的開刀故事,讓你了解醫術的奧妙。”
王舍城中有一位長老,他時常患有頭痛的毛病,卻沒有一位醫生能夠治療他的病痛。當時有一位醫師就警告他說:“你的壽命再拖七年就會死去了。”另外更有的醫生說六年,有的說五年,有的甚至說一年之後他就會死去;有的醫生則說再過七個月後就當死去;有的醫師認爲他只有六個月甚至一個月的壽命而已;甚至有醫師直斷說再過七天,他必定就會死去。
這時這位長者十分緊張,就立即自行前往耆婆童子的住處,說:“醫師!你可否爲我治病,我願意用一百千兩黃金來雇用你做我的醫師。”
耆婆童子回答說:“不能。”
長者又說:“那我用二百、叁百、四百千兩黃金來聘請你爲我醫治。”耆婆童子仍然回答說:“不能。”
這時,長者仍不死心地再叁懇請他說:“只要你願意爲我醫治,我的一切家業全部送給你。”
耆婆無奈地回答:“我不是因爲你要供養的錢財少,才不爲你醫治的,實在是因爲先前瓶沙王曾經勅令我說:“你只能醫治我、佛陀以及比丘僧,還有宮中的人,其余的外人一概不准醫治。”所以,你如果真要我爲你醫治病痛,只有去拜谒國王,懇求他的應允爲你醫療。”
于是長者立刻就到宮中去叩見國王,懇求國王允准耆婆童子爲他醫治病痛。他對國王說:“國王!我的身體有著這樣痛苦不堪、難治的疾病,請求您能夠允許耆婆醫師爲我醫治。”
于是,國王就傳喚耆婆童子,問他說:“王舍城中有一位長者得到難治的疾病,你可否醫治呢
”
耆婆回答說:“可以醫治。”
國王就說:“你若能夠治愈他的疾病,那麼你就前往爲他醫治吧。”
于是,耆婆就前往長者家中,問他說:“你患何種病苦
”長者就將他所患的病苦,一一地說明。耆婆又問道:“這病痛從何處開始。
”長者又一一地描述。耆婆又問道:“這病痛有多久的時間
”長者也清楚地回答。耆婆在問完了所有的問題後,就很肯定地說:“我可以治療你的疾病。”
這時,耆婆先讓他吃下鹹的食品,令他口渴,再讓他飲酒至醉。
蓮花王太子不解地問道:“爲何先讓他吃下鹹食,而且飲酒至醉呢
”
老醫師回答說:“這是因爲這位長者頭中有蟲,要動破腦的大手術,需要很深的麻醉,否則無法動刀。而且又不能讓他知道要動開刀的大手術,免得他驚慌而無法治療。所以先用大量的鹹食,使他口渴,再不准他喝水,而用酒解渴;所以愈喝愈多,而深深地醉倒。”
蓮花王太子心想:“除了醫道精良之外,一位圓滿的醫師,更要如同大菩薩一般,具足方便波羅蜜,用智慧善巧來治病,真是了不起啊!所以一切妙行都是菩薩行,是一點也沒錯的。”心中更對神醫耆婆童子充滿了景仰。
老醫師接著說:“先祖耆婆將長者的身體緊綁在床上,使他不能動搖;並且召集他的親朋好友至其身旁,以彰公信。這時先祖就取這把利刀剖開他的頭骨,將他的頭骨打開後,以之展示給他的親友觀察,只見到蟲滿頭中,而這就是他的病源。”老醫師敘述了當時的情形。
耆婆告訴衆人說:“若依先前的醫師所言,長者七年之後應當會死去,那麼這位醫師的意思應該是說:“七年過後,長者會被蟲食盡而死。”如此說來,這位醫師並不擅長看病。還有其他的醫師認爲:六、五、四、叁、二或一年長者會死去,甚至有的認爲七個月乃至一個月當中,長者會腦盡而死,但這些醫生都還不是真正擅長看病者。
“但是有位醫師是說:這位長者七日之後當會死去,他將腦盡而死。那麼這位醫師確實是擅長于看病的,因爲今日若不醫治,七日之後,長者確實將會腦盡而死。”
耆婆接著淨除了長者頭中的病患之後,用酥蜜置滿頭中溫補,然後將他的頭骨縫合完整,再塗上叁種好藥,一種是補蟲所食骨間的瘡,第二種是生腦之藥,第叁種則是治外刀瘡的藥。這時病除之後也長滿肉,慢慢地毛發生長得完好如初了,與身體其他部分沒有差異。長者的疾患就如此地治療愈了。
這時耆婆就問長者說:“你還記得你先前曾對我說過的事嗎
”
長者回答說:“我先前所說的承諾必當實現,我的一切家業現在都屬于你所有了。”耆婆連忙說道:“不!長者!我們就依照先前第一次所約定要供養的金額就可以。”于是長者便供養耆婆四百千兩黃金,耆婆以一百千兩上供國王,一百千兩給予父親,剩余的二百千兩自留身邊,這是耆婆第叁次治病的開腦因緣。
蓮花王太子此時真是驚歎于耆婆神醫的醫術,而他也了解到自己將完全圓滿他的傳承,成就更爲殊勝的藥王佛的境界。
蓮花王太子遊化在蓮花地方,除了幫助耆婆弗多羅醫師爲大衆治病之外,也隨緣地治療大衆。有一天他看到一位幼兒逝世了,心中十分地感傷。雖然在緣起的現觀當中,他完全了悟這是業障現前的結果,但是尚未成長的幼兒逝去,畢竟令人心中難忍。當他慢慢地回到了老醫師的住所時,老醫師察言觀色,就問他說:“清淨的蓮花王太子,你心中有何憂怅的事情呢
”
蓮花王太子回答說:“老師!我今日見到一位幼兒逝去,所以心中難忍。不知道是否有起死回生的妙法呢
”
老醫師回答說:“起死回生的廣大妙法,對于具足最深秘無上的成就者而言或有可能,而我是無法了知的。我觀察你的因緣,知道你是清淨的化身,未來將成就無死的虹身,或許將具足這種偉大的能力吧!但一般而言,衆生是有生必有死的。如果業力果報現前,是無法避開死亡的。但是如果不可轉的定業還沒有完全現前時,殊勝的醫道,還是有極大的力量的。我現在告訴你一則起死回生的因緣。
“過去,拘眠彌國中有一位長者的兒子,在轉輪上嬉戲,結果導致腸絞結于腹腔之內,飲食不能消化亦不能排泄,國中無人能夠醫治。長者聽說摩竭國中有一位大醫師擅長治病,于是便派遣使者拜谒瓶沙王,請求瓶沙王能派遣耆婆來到拘眠彌國爲他的兒子治病。
“此時,國王便傳喚耆婆問他說:“拘眠彌國長者的兒子所患的疾病,你是否能醫治
”耆婆回答說:“可以。”于是耆婆就乘坐車乘前往拘眠彌國。
“但是,就在先祖耆婆到達拘眠彌國時,長者的兒子已經病死了,家中正舉辦喪事,鳴奏哀樂,正准備要出殡。
“先祖耆婆這時遠遠地聽到樂聲,就問說:“這是在鳴奏何種樂音鼓聲呢
”旁人回答說:“這就是你專程要來醫治的那位長者兒子的送葬音樂,因爲他剛剛過世,長者家中正在舉辦喪事,所以鳴奏這些哀樂鼓聲。”先祖耆婆童子的耳根非常敏銳,擅于分別一切音聲緣起,所以在聽聞到這些樂音鼓聲之後,就分辨出這並非喪家之樂,所以很肯定長者的兒子尚未死去。
“于是他要求出殡的行列返回停下。此時,耆婆童子立即下車取出利刃,將長者的兒子剖腹,並披開腸結之處,出示給他的父母親友觀看,然後說:“這就是長者的兒子在轉輪上嬉戲時,不小心使腸子絞結在腹中的病源。也就是這個病源,使他的飲食無法消化,但是他生機尚存並沒有死去。”于是就立刻爲他解開腸結,還複本來的位置,然後再將皮**合,以好藥塗敷。結果長者之子不只沒死,而且不久傷口就愈合,完好如初,與身體其他的部位相比看不出什麼差異之處。”
蓮花王太子聽聞了這個因緣之後,心中十分歡喜地說:“原來善醫的人,能夠如此地療治衆病,我應當更精進努力地學醫啊。”
在治療病人的過程中,蓮花王太子有時也遇到許多不契的因緣。有些病人極不合作,有些病人則有許多的怪僻,使醫療效果大打折扣。蓮花王太子就向他的老師請問治療過程的善巧方便。
《蓮花生大士全傳 第二篇 獅子吼聲 第一章 勝利圓滿大醫王1》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