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令冤家而得其便,
現世常得安穩,臨終任運往生。
阿彌陀佛在念佛人頭頂上,像直升飛機在頭頂跟蹤一樣,你到哪裏去,他就到哪裏去,叫“常住其頂”,用光明來保護你,白天晚上都是這樣。所以,念佛的人晚上睡覺,不光睡在床上,可以說是睡在彌陀的光明中 ── 彌陀的光明像蚊帳一樣,把念佛人罩住 ── 夜夢吉祥,無有恐怖,自然身心安樂,常行念佛,自然一切平安(我們看《西遊記》,孫悟空畫一個圈,妖魔鬼怪就不能進來了,當然這個是《西遊記》)。阿彌陀佛的光明在這個地方,冤家想進來,擋住了,自然就退回去了,自然就化解了,“不得其便”,找不到機會。
什麼叫“任運往生”呢?很自然的,無論如何都可以往生,不要使勁、賣力氣,自然而然往生,只要你一生專念彌陀名號,沒有不往生的,甚至到最後,一聲、十聲都往生,何況我們一生專念佛的名號,哪有不往生的?
大家聽到這樣的道理,我們就專門念佛號,這才是把佛法落實在生活和實踐當中。你光聽了一大堆道理,也會講,講得比師父還好,但是就是不念佛,那也不能往生 ── 懂得道理不能保證我們往生,念佛才能保證我們往生。
《無量壽經》言:
佛所遊履,國邑丘聚,靡不蒙化,
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
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
這段文怎麼解釋呢?
如果從字面意義講是這麼說的:佛所遊行過的地方,人民受到教化,沒有戰爭,沒有災難,風調雨順。
那現在有沒有“佛所遊履”呀?佛在哪個地方遊行啊?“釋迦牟尼佛都涅槃了,他又沒到我們這兒走一趟,請佛來走一趟,那多好呢?”
佛法,要用心體會,“佛所遊履”,更重要的是指我們的心在念佛,佛在我們心中。佛在我們心中,我們的心就是佛所遊行的地方,在我們心中,自然就會消除種種災難。念佛的人,真正懂得阿彌陀佛的慈悲,跟別人鬥爭(“兵戈”)的心就會降低了,“兵戈無用”,什麼叫“兵戈無用”呢?士兵和武器都用不上了,天下太平了,我們就不容易和別人發脾氣了;“日月清明”,我們內心一片清明祥和,這個叫“佛所遊履”。我們經常念“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我們心中遊行,我們就得到這種種利益。
佛法所講的東西,不是虛幻的東西,是很實在的。
印光大師雲:
須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間福報,而自得世間福報,
如長壽無病,家門清泰,子孫發達,諸緣如意,萬事吉祥等。
若求世間福報,不肯回向往生,所得世間福報反爲下劣,
而心不專一,往生更難決定矣。
如果你念佛,只是求世間福報,不肯回向往生 ── 既然求世間福報,你的心就在娑婆世界,你不是回向到極樂淨土,“我念佛,希望兒女健康”,如果有這樣的想法,你所希望得到的福報也能得到,但是,是下等的;如果你願意往生西方,“我不求世間福報,自然念佛,一心一意求生淨土。”不是說我們把念佛的功德回向,是說我們的思想不是在娑婆世界裏轉,是要到西方淨土去的,這叫“回向往生”,那你所得的福報就超勝了。如果光是求世間福報的話,不是想到淨土去,甚至根本不想去,往生就不確定了,因爲你不想去啊,只是在這個世間打閑岔。
念佛現世利益偈 十五首
阿彌陀如來來化 本爲息災延命故 特爲衆生先開示 金光明經壽量品
山家之傳教大師 爲憐愍國土人民 七難消災誦文中 說應稱念彌陀佛
念南無阿彌陀佛 勝過一切之功德 即使叁世之重障 亦必轉變爲輕微
念南無阿彌陀佛 此世利益無限際 流轉輪回之罪消 定業中夭亦皆除
念南無阿彌陀佛 梵天帝釋皆歸敬 所有諸天各善神 日日夜夜常守護
念南無阿彌陀佛 四大天王皆共同 日日夜夜常守護 四方惡鬼不敢近
念南無阿彌陀佛 堅牢地祇亦尊敬 如同形影互相隨 日日夜夜常守護
念南無阿彌陀佛 難陀跋難大龍等 無量龍神皆尊敬 日日夜夜常守護
念南無阿彌陀佛 炎魔法王亦尊敬 五道冥官皆共同 日日夜夜常守護
念南無阿彌陀佛 他化天之大魔王 亦在釋迦文佛前 誓言必作常守護
此等天神與地祇 悉皆名爲善鬼神 此等善神皆共同 守護念佛諸衆生
願力不思議信心 即是大菩提心故 所有天地惡鬼神 皆得一一敬畏服
念南無阿彌陀佛 觀音勢至亦偕同 恒沙塵數諸菩薩 如影相隨在身邊
無礙光佛之光中 有無數之阿彌陀 個個化佛皆相隨 保護真實信心者
念南無阿彌陀佛 十方無量數諸佛 百重千重來圍繞 歡喜相隨常守護
(“山家”指天臺宗。“魔王”,我們講魔王都是很壞的,但魔王多數都是菩薩化現的,不然沒那麼大的威力。)
真實信心就是大菩提心。真實信阿彌陀佛、稱念名號的人,就得到這麼多的利益。
念佛十大利益(慈雲大師):
日夜諸天護 菩薩常相隨
彌陀佛光攝 鬼獸毒藥離
災難悉不受 宿冤罪滅息
夜夢吉祥佛 心顔氣力吉
世人敬如佛 正念往西方 (取意造偈)
念佛之人,所有的災難不會碰到,晚上做夢能夠看到吉祥的佛,臉色好,氣力足,世人尊敬,正念往生。
總 念
念佛九種勝(《安士全書》):
字少易念 隨地可念 隨時可念 隨人可念
天神恭敬 惡鬼遠離 業障消除 福慧增長
臨終往生
“南無阿彌陀佛”,只有六個字,或者念四個字,“阿彌陀佛”,四個字您嫌不便,念叁個字“阿彌陀”也行,叁個字嫌不便,念兩個字“彌陀”也行,兩個字您嫌不便,念一個字“佛”也行!如果到臨終,一個字也念不出來,心中知道,也行!如果誦經呢,一部經好幾千、好幾萬字,就不容易了,還要識字 ── 念“阿彌陀佛”,不識字也會念哪;念佛“隨地可念”,誦經就不一樣了,不在經堂、不在房間就不能誦經,腦子打閑岔還不行 ── 念佛隨便,菜市場可以念,公共汽車上也可以念,馬路上也可以念;“隨時可念”,對不對?晚上睡覺的時候,靠在床上也可以念,心中默念,甚至上班的時候,清閑下來,心中馬上就可以念;“隨人可念”,任何人都可以念。
念再多的經咒,臨終一句都用不上。“師父啊,《楞嚴咒》我學了兩個月,現在會背了!”恭喜你,恭喜有什麼用呢?到臨死的時候用不上,臨死的時候,“哎,等一下,我把《楞嚴咒》背完了再去往生。”來不及啦!舌頭打轉了。
我們學的東西,一定要派得上用場。當然,我們念佛的人,根本不需要等待臨終,這是比較來講。比如說,臨終病苦了,其它任何行法都用不上。
臺灣有一位廣欽老和尚,很受人尊重,他一輩子念佛。他臨終的時候,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公案,他對弟子講:“我快往生了,你們把《大藏經》搬來,給我念經。”弟子就忙開了,《大藏經》有多少!唏哩嘩啦都搬來,“師父,怎麼念哪?”弟子就問老和尚,老和尚說:“總念。”通通念,全部念,那弟子就忙壞了,對不對?有人念《心經》,有的念《地藏經》,有的念《金剛經》,都在念,老和尚坐在那裏“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潇灑地往生了。
他是什麼意思呢?“總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總念”,就把整個《大藏經》全部念了,廣欽老和尚很有智慧,他喜歡搞這些動作,到最後,弟子才知道,這才叫總念。你說,臨終的時候,再去念那些經典,來得及嗎?來不及啦!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平時幹脆就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句佛號念到底。
《念佛勝易 第七章 現當二益 即是念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