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霧裏看花更美麗——爲某患憂郁症朋友說

  霧裏看花更美麗——爲某患憂郁症朋友說

  人的健康是身心的和諧狀態,生理和心理同時擁有健康,這只是相對而言,因爲幾乎世界上就不存在身心絕對健康的人(就像世間也沒有從性能到零部件都沒有任何缺陷的跑車一樣)——除非他是斷欲的羅漢,得道的菩薩,福慧圓滿的佛!有一個二十來歲的朋友告訴我,他患上了嚴重的憂郁症,那種不安、焦慮和無助的痛苦心理,時時刻刻地折磨著他,心理的痛苦讓他失眠、沒有生活的自信,甚至絕望地想到了自殺,因爲他內心還有親情的存在,使他還有能力面對生活,盡管痛苦,必須堅持。

  讓我想起前幾日,受某留美心理學博士之邀,爲某心理咨詢中心講課,並教導大家正確認識自已的心,通過信仰及禅修療治心靈的創傷,走出陰郁的心理,迎來燦爛的陽光生活。通過簡單的交流和禅修或念佛實踐,大多數憂郁症患者都能在短時間內調整心態。依我的經驗之談,治療憂郁症應分叁步走:

  一、正確認知自己,不必過分執著于病患。許多人病不是很嚴重,倒是因爲病而引發的煩惱很嚴重——這有點類似禅宗所說的頭上安頭,即疾病本身是一重痛苦,而因疾病引發的內心焦慮、不安等煩惱,就是第二重心理傷害了。

  正確認知自己,包括自信心的建立,對疾病的認識,對未來人生價值的認知等。在佛教的心理療法中,這是“初信”的階段。自信心的確立,必須要認識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存在都有大事因緣,並非孤立的存在,我們是宇宙最重要的一份子——以萬物之靈的方式呈現。我們不是單獨的個體,我們存在于永恒的自然法則中,從未與道相乖離。我們在佛陀的慈光照耀之下生活,人人本自具足一顆與佛無異的心,我們擁有成佛的潛力。只要我們通過努力學習,實踐,我們終將成佛。佛是圓滿的,清靜的,光明的,自在的,解脫的,遍一切處,這就是我們的未來。

  憂郁症並不可怕,我們反省內心,發現我們的心,有如湛藍的天空,也有陰晴風雨的差別。誰能說自然的陽光和雨露有實質性的區別呢?沒有雨露的滋潤,世界就沒有萬物的生長。人也一樣,快樂是陽光,憂愁是雨露,喜怒哀樂就是人生的正常現象。我常常將人的心理變化用心電圖形來作比喻:心理的高峰與低谷的變化,是沒有停止的,有誰能夠保持心境真正的低谷,有誰能保持心境真正的高峰?除非有製心一處的功夫!心理的低谷,往往是心理高峰的開始,高峰期的來臨也不必高興,因爲那是低谷的開始。因此,走出憂郁情結,走出心理的低谷,是很自然的事。

  陰陰的天,郁郁的心,也是一美麗,我就喜歡沈浸在低阈的境地看世界.把自己看的最低,我一個人的凡夫,所有的人,包括其他六道群生,都是菩薩.把經曆痛苦看作一件歡快的事,因爲這是磨砺心性的最佳手段之一。常言道:家貧出孝子,國難顯忠臣。我們經過心性的磨砺,才能培育出超凡的人格與素養。如果你經得起憂郁症的折磨,世界上還有什麼困難讓你卻步?!因此,苦難的人生,郁郁的心境,是成功人格的標志。不必再爲所謂的痛苦而淒苦,正視我們內心的時候,原來我們會發現,這並不是問題。快樂與痛苦與我同在,我們不能想像沒有痛苦的日子!馬上吃早餐了,我只能利用下殿及吃早飯的空余時間來寫幾句,後面的從簡,我相信你也會從中舉一反叁,明白我要說的話。

  二、確立人生目標,樹立遠大志向,完成心靈的願景。這是屬于佛教“願”的範疇。我們可以一起分析人生,找准生命的座標,讓我們的航向明確而有意義,讓我們的存在,世界因之而美麗。

  叁、投入生活,依願起行。當你沈浸在你的願景中,爲你的理想而奮鬥時,我會請教你一個問題:你曾經的痛苦呢?你的憂郁呢?你會告訴我,哦,沒有想起,因爲我無暇憂郁!

  願天下所有的憂郁的朋友走出心理的低谷,活得陽光自在灑脫。南無阿彌陀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