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你才一忏消掉。罪性本空唯心造,但是造的時候起心動念,罪業造的時候很快很容易,忏的時候可就不容易了,因爲我們達不到一心,能達到一心的當然好了。現在大家都懂得發菩提心,如果跟心相應了,我們大家修普賢十大願王,那是唯心的無礙無障法門,你能相應嗎?遍禮十方一切諸佛,第一個大願禮敬十方諸佛,那個境界你心裏能達得到嗎?如果是念地藏、文殊、普賢、觀音,或者念佛法僧叁寶,這些念念念不離于心,心即是叁寶,念地藏菩薩心是地藏菩薩,念文殊師利菩薩心是文殊師利菩薩,做得到嗎?所以當你罪沒忏盡,你欠了很多債還沒還清,你要想發大財,那辦不到,你得把帳還清了再說吧!先把罪業還清。
每位大菩薩在利益衆生的時候,第一個目的讓衆生離苦得樂,這個目的是每位菩薩和一切的大菩薩發心,他一切一切都是爲了度衆生。大乘教義告訴我們,菩薩行菩薩道的時候,不爲自己謀幸福,但願衆生得安樂。願一切衆生離苦,你的心跟一切諸佛菩薩合爲一體,凡夫心頓成佛心,轉念成佛心,能做得到嗎?如果做不到,那就發心學佛學菩薩,轉變你的心成爲佛心。做不到就隨你的業,你造什麼業把你牽引到什麼地方去,那就隨業力轉。我們現在在座的都是發心學佛的,說佛怎麼做,我怎麼樣做。做不到,連菩薩做的我們都做不到,連個初發意的菩薩我們都做不到。只是稱爲菩薩,我們都受過菩薩戒,有的叁壇大戒一齊受的,出家道友們問你是菩薩不?是菩薩。菩薩做什麼事,菩薩心裏想什麼事,菩薩的意念是什麼,如果你念念都是菩薩心,業力非常強,那就隨著菩薩道了。但是你經常想到衆生的業障,病苦來了隨病苦轉,要些好吃的多吃兩口,不好吃的就不想多吃了,一切處都可以檢驗我們的心。
我們現在能覺知前念起惡,後念不起,不相續,知道我們過去所作的業障,現在身口意一刀兩斷,有這個力量嗎?善財童子有,《法華經》龍女有,有了就成佛。沒有,沒有就一點一點消。這個力量我們沒有,業性本空是心造的,但我們空不掉。空不掉,果報不失。學大乘教義的道友們,經常的說業性本空,你能在果報上空嗎?病是假的,沒關系。你在病重爬不起來,我看你怎麼辦?這是假的,我起來照樣上班。做得到嗎?大話誰都可以說,大事可做不到了。說我代衆生受苦。好,你去代吧!你到醫院去了,說所有你們的病人,我都替你們代了,你們出院吧!做得到嗎?在這個業報現前時候,說大話沒用,身體是身體,心靈是心靈,你兩個能分得開嗎?醫生給你開刀,要給你打麻藥針。你說不用打麻藥針,我不痛,開吧!你有這個本事嗎?你身體害病了,說我心沒病,沒關系。做不到。要能做得到就是菩薩了,那是菩薩的神通妙用,這可不是說大話,要做大事。所以必須得忏悔。
【善男子。欲修忏悔法者。當住靜處。隨力所能莊嚴一室。內置佛事及安經法。懸缯幡蓋。】
要修忏悔法,你找個清淨地點,隨你力量所能的,把一個忏室莊嚴清淨。那裏頭供上佛像,供上供品,還得有經書有法寶,挂上幢幡寶蓋。
【求集香華以修供養。】
隨力量。你說沒有錢,沒有錢拿紙剪、拿紙做都算是,不是需要很多經濟,這樣來供養。因爲我們一般的道友,沒有這個力量莊嚴一個佛淨室,供養的七珍八寶辦不到,隨緣,只要心真事就實了。
【澡浴身體及洗衣服。勿令臭穢。】
同時要洗浴身體,衣服要洗幹淨,不要有氣味,完了再進你的忏室。
【于晝日分在此室內叁時稱名。一心敬禮過去七佛及五十叁佛。次隨十方面一一總歸。擬心遍禮一切諸佛所有色身。舍利形像。浮圖廟塔。一切佛事。次複總禮十方叁世所有諸佛。又當擬心遍禮十方一切法藏。次當擬心遍禮十方一切賢聖。然後更別稱名禮我地藏菩薩摩诃薩。如是禮已。應當說所作罪。一心仰告。惟願十方諸大慈尊。證知護念。我今忏悔。不複更造。願我及一切衆生。速得除滅無量劫來。十惡四重。五逆顛倒。謗毀叁寶一闡提罪。複應思惟。如是罪性。但從虛妄顛倒心起。無有定實而可得者。本唯空寂。願一切衆生速達心本。永滅罪根。】
晝日分。佛在世時候,印度的時分晝叁時夜叁時,叁時稱名,就念地藏聖號,完了再來拜忏。進來忏室了,就是修忏法的時候,一心敬禮過去七佛及五十叁佛。印度的那時候,古來的時候,印度它是晝叁時,初日中日後日,初夜中夜後夜,就是早中晚,白天就是早中晚,夜間是初夜中夜後夜,反正是二十四小時拜忏。
在拜忏時候,先要頂禮過去七佛。這個我們不一個一個去講了,大家知道過去七佛。在莊嚴劫叁佛,毗婆屍佛、屍棄佛、毗舍浮佛這叁位。這七佛就是莊嚴劫叁佛、賢劫四佛,現在我們這是仁賢劫,賢劫四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莊嚴劫跟仁賢劫合起,莊嚴劫的叁佛加上仁賢劫的四佛,七佛。先拜七佛,完了再拜五十叁佛,這是忏悔前頭必拜的。拜完了,隨你這個十方面總歸,十方面敬禮十方一切諸佛。這總的一句話,禮佛的色身,色身就是現相的化身。佛的化身沒住世了,遺留有舍利,有佛的形像,有寺廟有塔,這都叫佛事,都供養,就心裏頭憶念供養。你拜占察忏,在文字上單有占察的忏本,占察忏本。完了總禮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就是供養佛寶。又當遍禮十方一切法藏,就是法寶。供禮十方一切賢聖僧,就是僧寶。這個十方的拜完了,更別稱名禮我地藏菩薩摩诃薩,這是我們忏悔主,有時候地藏菩薩叁稱叁拜,在我們這《占察善惡業報經》,就是一拜就行了。但實際上一般的,忏悔主我們都是叁稱叁拜。
這是忏悔開始,先禮十方諸佛,完了再分別的禮。如是禮完了,應當說所作的罪,你都犯了什麼錯誤應當說。有些個對人不好意思說,你在佛堂了沒有人,對佛說吧!對地藏王菩薩說吧!忏悔就是表達的意思,我不再做了。這些事是壞事,忏悔完了我不再做。願我與一切衆生,速得消滅無量劫來,就很遠很遠的;因爲我們作罪的時候,造罪的時候,從無量劫來就造,十惡四重;十惡業,四重罪,五逆顛倒,毀謗叁寶,一闡提罪。謗佛,不但不信,闡提是謗佛的。就樣念完了,自己就觀想,思惟就是觀想,說這些個罪是顛倒的、虛妄的,沒有實在。實在是忏悔不掉的,它不實在的,能有個實在體性可得嗎?沒有,無有定實可得。本來是罪性本空,空寂的,那就讓一切衆生達到心,達到心罪都忏盡了。心本無生因境有,境若亡時心亦無,無境無心,把罪的根本,從根本上把罪滅了。
但是怎麼能做得到呢?第一個要深信因果。因果是不滅的,諸法緣生,緣生沒有體性的,但是它又不消失的,又要還報的。罪是沒有體性,心是無生的,但是因境有,因爲境界相你就犯了罪了。同時你還得信,相信因果不失,你所作的因一律丟不掉的,一點一滴都丟不掉,不會失掉的。那要慚愧,要一入忏室生起慚愧心,慚是慚自己,愧是對他人,慚愧。自己犯罪對待別人,因爲別人傷害別人,對別人不禮,包括很多了。慚愧這兩個字包括很多,就傷害了很多人,無量劫來,一定要受果報的。
我們現在就在受,人生的苦難多得很,你不在受報嗎?人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等到你要還報的時候,你感覺可苦了。生病、住監獄,這我都受過了,這叫還報。沒有那個報你不會受的,你有那個報有那個業你就要受。但是我們造罪時候都相續的,不是一生兩生,相續造惡。小孩生下來就起貪心,貪瞋癡,稍微一不高興就哭。小孩下生就哭,一直是發脾氣,他不如意,他苦,苦他沒法表達就哭,那是瞋恨心發作的。多小,不會說話,你對他說:幹什麼?他馬上就哭了,瞋恨心很重。剛會說話,見什麼都拿,這是他的。我曾識個小孩,這個小孩還不到一歲,不會說話,給他擺很多東西,他兩手抓就抓到霸著,不讓別人動。天生的惡習,過去來的。說罪性,這就是罪性,生生相續。
《占察善惡業報經 5》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