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願經 7▪P3

  ..續本文上一頁歲,減到人的壽命十歲。在這一增一減叫一劫,十個增減叫十劫,一百個增減叫一百劫,至百千劫。在這百千劫當中的一天,一個夜間,萬死萬生,一下死了一下生了,一下死了一下生了。一受刑,一受刑死了,死了又生,生了又受,受了又生,沒有一念間間斷的,都在受苦。這個業還完了,欠的債還清楚了,那又受生。你還有福業,跟你的福業受生,受生時貧富、貴賤、壽夭不一定了,也是根據你業報,相續連鎖不斷的,沒有間斷的時候,所以這叫無間。

  【地藏菩薩白聖母言。無間地獄。粗說如是。若廣說地獄罪器等名。及諸苦事。一劫之中。求說不盡。摩耶夫人聞已。愁憂合掌。頂禮而退。】

  說到這了,地藏菩薩跟摩耶夫人說,摩耶夫人問他地獄受罪的形相,地藏答覆就是這些個。地藏菩薩白聖母言,無間地獄,粗說如是,我大略的簡單的說就是這個樣子。若把它開廣了詳細一件一件的說,它的罪器,它的名字,它受苦的事情,我說一劫也說不完;求說不盡,用語言來把地獄所受的苦說不盡了,時間非常長。這一段就是摩耶夫人問地藏菩薩地獄的受苦現象,地藏菩薩簡略的這麼答覆了。

  【閻浮衆生業感品第四】

  【爾時地藏菩薩摩诃薩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來威神力故。遍百千萬億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業報衆生。若非如來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變化。我今又蒙佛付囑。至阿逸多成佛以來。六道衆生。遣令度脫。唯然世尊。願不有慮。】

  爾時地藏菩薩摩诃薩白佛言,在摩耶夫人問完之後,地藏菩薩向佛表白說,世尊,我是承佛威神力,佛加持我,我使我的身遍百千萬億世界,就是有衆生地方、有地獄地方都有我的身形,都有我到那去救拔這些個業報衆生。但是這我感到是佛的加持力,以佛的大慈悲加持力,我能做這些變化。這表現我所能到地獄救度衆生的是因爲佛的加持力,佛的神力加持我的。這個名詞我們都不分析了,主要說這苦難的事。

  因爲我現在能在地獄度衆生,就是無量諸佛加持;現在對釋迦牟尼佛說,就是釋迦牟尼佛加持;要不是佛的加持力,我這種慈悲事業做不成。就是稱贊佛的功德,把他所有利益衆生事,把這個功德推之于佛,這是過去了。那現在呢?佛又囑托我,佛又付囑我,說到阿逸多成佛之前,在這個中段的時間。阿逸多就是彌勒菩薩,但是彌勒菩薩翻的不同,這個阿逸多翻無能勝,沒有能再勝過的了,他馬上就成佛了,所以他的名字叫無能勝,無能勝就是彌勒。佛囑托我,在彌勒佛沒下生度生之前,在這段時間,佛令我來度閻浮提這些衆生。請佛你放心,我一定做得到。唯然世尊,你不要顧慮,願不有慮。那就是地藏菩薩接受釋迦牟尼佛囑托他,在這個時間利益娑婆世界。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一切衆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爲善爲惡。逐境而生。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如魚遊網。將是長流。脫或暫出。又複遭網。以是等輩。吾當憂念。汝既畢是往願。累劫重誓。廣度罪輩。吾複何慮。】

  佛又對地藏菩薩說,佛告地藏菩薩,一切衆生未解脫者,現在這些衆生沒有達到解脫的時候,就是沒有把業障消的時候,性識無定,他那個識神沒有一定,一會兒信了,一會兒不信了,一會兒作善,一會兒又作惡了,惡習不改。由于過去的惡習他造了一些事業,惡習結業,由于過去的惡習造成他造業。這個我們大家都有感覺,我們依著佛的教導,我們知道想成佛、想修道,但是你煩惱不斷,煩惱就是過去的習氣,過去作惡的習氣,它不使你向善,它從中給你做障礙。我想每位道友都體會到吧!我們現在想求解脫,不被煩惱所束縛,心裏頭是這樣發願,一會兒業障發現了,退墮了,精勤不起來;乃再加上生老病死苦,生、死咱們做不了主的;還有病,病我們能自己做得主,在病中要做得主,不爲病患所困,能夠修道,念佛;稱名號最好了,或者地藏名號,稱阿彌陀佛,或念觀世音菩薩,都好!

  地藏菩薩接受佛的教授囑托利益衆生,但是衆生並不能接受,還有謗毀地藏菩薩的,他不信。佛上文所說的地獄苦並不是鬼,地獄不是鬼道,一定要分清楚,是地獄道。墮到地獄去是沒有你的自由的,你想到處遊晃還行啊?鬼道有自由,他可以到處走,地獄道不可以。

  爾時佛又囑托地藏菩薩讓他度衆生,讓一切衆生解脫;很難,不是容易的。衆生的性情不定,一會兒又好,一會兒又壞,並不是他一聞佛法就定了,辦不到。尤其他過去那個習慣勢力使他作惡,成了他自然現象。例如說開口罵人,這個我們現在沒有,我們叁寶弟子不會開口罵人的。有些他的地區習慣,像我們這老和尚、我們出家道友也經常罵人,爲什麼?他地區的習慣。我舉個例子,我在四川,四川見著人,兒子格老子,也說你這龜兒子,他成了習慣了,跟誰,你這龜兒子,這口頭語,無論任何人都說你龜兒子,都叫你龜兒子,這個就是惡言,罵人!兒子管老漢叫龜兒子,這不是罵老漢嗎?他那風俗習慣,不說龜兒子不說話,你來怎麼講?沒辦法。還有我到一個阿哈地區,就在黑龍江的北部北部,跟俄國交界地方,地名叫阿哈,語言很少,咱們叫爸爸媽媽,他連叫爸爸媽媽都不叫,叫老夥計,那爸爸媽媽管兒子叫小夥計,就叫老夥計、小夥計,兩句話就代表了。你聽著很別扭,你跟他說什麼話,他聽不懂。這是語言的問題,因此這個惡業沒辦法。

  像我們東北人,現在沒有了,開化了,文明進步了,媽了巴子,不說媽了巴子不說話,媽了巴子是什麼?是免票,軍人坐火車不給錢,開口就罵人。那時候我小時候有兩句話,“後腦杓子是護照,媽了巴子是免票”。我們東北人沒後腦杓,後頭是扁的,不給錢,很惡,野蠻時代。現代不行了,沒有這個了。風俗習慣自然就造業,惡口,很多地區惡口,他那地方風俗習慣。類似這樣的地區很多,語言隨時在改的。我活的這個時間也不長,我看見各地方語言都在改,東北以前的語言沒有了,現在國際上開放,見面“你這龜兒子”,人家不打你才怪,不把你送到警察局去才怪。你信不信?人家說你罵人惡口,你不改也不行吧!風俗習慣是大家共同的。但是這個惡習結業的這個習慣,我們每個人一舉一動,語言,身體的行爲,身叁口四意叁。現在的做貿易,我們跟這些貿易弟子說,我說:你都是真誠的嗎?他說:不敢跟師父說假話,哪能都是真誠的?我想賺錢,我真誠,我還能賺到錢嗎?就是這樣子。過去這個毛巾是棉織品,現在是化學用品,很多化學能夠製這些東西,咱們穿的衣服很多化學製品,這個大家都知道嗎?是皮毛,也是假的,藥材也很多作假的,有效果嗎?

  所以惡習結業,這是慣力,業的力量,你沒辦法。經的時間非常長,動經塵劫,迷惑障難。佛跟地藏菩薩說,佛是一切智慧人,說度衆生太難了,要想衆生都解脫,不是那麼容易。解(音:謝)脫有兩種,有時候念解脫,人家把我們捆上了,我們把繩子解開了,脫了,解脫。解(音:謝)脫,這是煩惱,煩惱像繩索把我們捆上一樣的,我們把它解脫了。現在我們心裏上經常的煩煩惱腦,都是愁吃愁穿,想發財;但是我們出家人沒有了,這個事情沒有了,但是你還要想成道,想斷煩惱,你想精進,想多念念佛,多拜佛,那身體不幫你忙,你心裏頭想做,身體做不到。例如說我們念經,這佛給我們規定的,沒有休息時間,中夜的時候讀誦大乘,但是你精力沒有那麼大,你念念就睡著了;你看很多念經的時候,念經睡覺。甚至繞佛的時候,走著都能睡覺,一邊跟著你繞,他睡著了,這是障礙,這是睡眠蓋。你想要了道、要解脫,它並不跟你一樣做。心裏想的不錯,心比天高,那業呢?業比天更高,那就把你這個障住了。我們每位道友都想精進吧?都想了生死吧?都想斷煩惱吧?就是斷不了煩惱,不但不斷還增加,所以惡習跟善習兩個非常的難。

  在占察經上講,由于無明癡闇來熏習你,就是你的業用,你沒法斷除;等你善業要能把惡業斷除了,結了善果了,這在大乘起信論說的二種熏習,才能得到解脫。咱們是以善熏惡,善法的增長,惡習慣就消失了,這個我們每位道友都有感覺的。你做惡事、做善事是你遇著什麼環境,你在什麼環境當中,你受什麼熏習,那個環境得你自己選,得你有善根的選。你在普壽寺裏頭要想殺生、要想吃葷的,那辦不到,這個環境不許可的。你在社會上可就不一樣了,你到那打魚的鄉間,你要不吃魚,菜蔬很少的,你在屠宰業的當中,看你在什麼環境裏頭。所以環境由你選擇,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是熏習力量非常大,咱們都知道昔孟母,擇鄰處,他的媽媽帶著孟子的時候,最初住在屠宰房,那個孟子就學的怎麼樣殺豬、怎麼樣殺羊,怎麼樣殺畜生,他媽媽就看這可不得了,後來就搬了,搬來搬去,搬了一個讀書的地方,一個小書院的旁邊,他就跟著那些小孩學讀書去了,擇鄰處,所以熏習的力量非常大。像咱們在普壽寺裏頭,你都是善業熏習,惡的你看也看不到、聽也聽不到,所以爲善爲惡是根據客觀環境形成的。

  人就像那魚遊水一樣的,魚遊網一樣的。那個遊網你把它放生放了,他又把它抓回來了,離不開。就像我們在這個六道輪回脫入暫出,也有離脫的時候,暫時出去了,他後來又回來了;就像那魚遊網似的,脫了,又遭網把它網住了。佛跟地藏菩薩說,因爲這種原因,以是等輩,吾當憂念。我所以感覺著我沒度完的衆生,這些個衆生我對他們還是憂念的。把這個含義告訴給地藏菩薩,汝既畢是往願,你隨然是聽我的囑托,但是你自己發的有願,你要把你過去的願完成。累劫重誓,每一個時間你又發願,每一個時間你又發願,累劫重誓就是說地藏菩薩自身。廣度罪輩,現在根據你遵照我的囑托,再根據你自己的意願,廣度未來一切衆生。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诃薩。名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薩累劫以來。各發何願。今蒙世尊慇懃贊歎。唯願世尊略而說之。】

  正在佛跟地藏菩薩說這段因緣的話的時候,囑托地藏菩薩。這個會中有一個大菩薩,摩诃薩叫大菩薩,這個大菩薩叫定自在王,他就向佛請求,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薩累劫以來,他發的都是哪些個大願,佛這麼贊歎他?他現在蒙佛慇懃贊歎,佛贊歎完了又贊歎、贊歎完了又贊歎,什麼原因?唯願世尊,略而說之,大概的在會中說一說。

  【爾時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薩。谛聽谛聽。善思念之。吾當爲汝分別解說。】

  釋迦牟尼佛就跟定自在王說了。爾時,就是定自在王菩薩請求的時候,佛就跟定自在王菩薩說谛聽谛聽。凡是加谛,就是你注意,不要在事上想,在理上想,谛是法理、真理。谛聽谛聽,善思念之,你聽完了,要用你的智慧考慮判斷一下。判斷什麼?等我跟你說,吾當爲汝分別解說,我一件一件跟你說,說說地藏菩薩過去功德,還是贊歎地藏王菩薩功德的。今天講到這裏。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願經 7》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