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對發心出家居士開示 四 降伏煩惱

  發心(四)

  降伏煩惱

  ——二〇〇五年爲發心居士開示系列

  ◎妙祥法師講述

  時間:二〇〇五年十一月初七晚

  地點:遼甯省海城市大悲寺念佛堂

  聽衆:道場內男居士約叁十多人

  

  昨天跟大家講了一個多小時,講了兩個問題。這裏大約還有叁四十個問題,我們往下講第叁個問題。

  ●降伏煩惱

  第叁個問題:煩惱、習氣,因各種因緣不定時出現,自己又不知如何去降伏。師父能否在一至兩個月左右給我們升座開示一次,把煩惱、知見等扼殺在萌芽狀態。

  一到兩個月左右給大家講一次,這個可能性沒有。也許我天天給你講,也許半年我才給你講。這個要求呢,不能答複。

  ◎煩惱習氣不是不定時,它有一定規律。

  “煩惱、習氣,因各種因緣不定時地出現”——這個“煩惱、習氣,因各種因緣”,這種說法比較正確,因爲煩惱習氣是在各種因緣下才出現的。因爲我們還是凡夫,所以我們的煩惱習氣會借著各種因緣來出現。什麼叫各種因緣呢?各種因緣就是煩惱習氣的一部分。我們有的人是這樣看的,比如兩個人在一起時起了煩惱,他就會說,如果這個人不現前,我就不會起煩惱,或我因某個事情才起煩惱。他不知道,這個人、這個事情正是他煩惱的一部分,所以他就往外埋怨。因各種因緣而出現的煩惱習氣,當因緣出現的時候,我們應該深深地認識到,這種因緣就是自己內心煩惱的一種表現,這種煩惱因緣的出現,煩惱必然隨之而來,就要加重。

  “不定時地出現”——這個煩惱習氣不是不定時,它有一定規律。比如說我們今天早晨起來沒有發心,說:今天起來了,大家做什麼我就做什麼。也沒有想好好去做,也不想做壞,就是所謂的隨緣。當你這種想法出現的時候,就說明你的煩惱習氣今天要生出來。如果我們每天早晨起來以後就發心:今天我一定要把工作做得很好,努力再努力。今天的因緣就順利,這個煩惱習氣就不現前。“不定時的出現”,是因爲我們沒有察覺;有察覺了,就知道它是隨著我們的起心動念而出現的。

  比如說今天你貪吃了,你就可能要惹氣。吃蘋果吃得很歡喜,一會別人就給你一瓢冷水,當時這個歡喜就沒有了。就像世間人講的:在這個煩惱裏有好的地方,好的地方也有煩惱。好裏有壞,壞裏有好,它就不定時的要出現。所以說,這個不定時是我們定力不足的表現,我們沒有嚴格持戒才會出現各種因緣。

  ◎煩惱因緣都是自心的變化

  爲什麼自己不知道?就是因爲我們沒有細細地觀察,不知道什麼叫因緣,不知道什麼叫不定時的出現,我們就給它強下了一個“不定時和因各種因緣”,它本身已經偏離了軌道,所以說我們不能濫下定義。雖然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但是我們更應該觀察什麼叫因緣?

  佛在世時,舍利弗發現馬勝比丘走道非常威儀,他就問:“誰是你的老師?你的老師給你講了什麼?”馬勝比丘就講了,說:“我的老師講了,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當講這句話的時候,舍利弗馬上就明白了佛法的真谛,就已經悟道了,生起了極大的歡喜,後來也出家了。後來他又給大目犍連講了,大目犍連當時一聽這句話也就開悟了。

  什麼叫“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就是因爲他們認識了這種種的因緣都是自心的變化。不是我們那種理解“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全是埋怨這個,埋怨那個。它不是這個,它是通過“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而看到了自心的變化。也就是諸法不從外生,都是自己的起心變化。

  ◎怎樣去降伏煩惱因緣

  我們怎樣去降伏煩惱?首先我們應該知道什麼是“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如果你知道這個道理,你就有降伏的能力;你不知道這個道理,往外攀緣,就不會降伏煩惱,煩惱也不會聽你的。因爲你不認識煩惱,它就會産生各種的表演;當你認識煩惱,知道煩惱是你自心習氣的變化,它馬上就不能表演了。就像一個小偷要偷東西,因爲你不知道他是小偷,他才能偷;當你知道他是小偷的時候,你也警告他了,他就不敢偷了。

  如何降伏?首先我們應該知道什麼是煩惱和習氣,什麼是各種因緣,什麼是不定時出現。那什麼是煩惱和習氣呢?這個煩惱有多種煩惱,有堅固煩惱、粗煩惱、細煩惱,還有微細煩惱、幽隱煩惱,這個煩惱分多少種。我們凡夫往往都在堅固煩惱這一塊,非常堅固。什麼是我們的煩惱?我們眼睛所看的、耳朵聽的、身上所觸的,都是你的煩惱。也就是說,你起心動念無不是你的煩惱,包括你的身體、大地,都是你的煩惱的變化。所以我們應該知道,什麼是我們的煩惱?有形的和無形的都是我們的煩惱。

  這麼多的煩惱,我們怎麼來降伏它?我們應該知道煩惱如何生起。煩惱不從外生,我們知道了。但爲什麼能生起煩惱?就是由于我們不斷地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會産生煩惱,有幽隱煩惱生起了,就會變成微細煩惱,微細煩惱就會變成細煩惱,細煩惱就會變成粗煩惱,最後變成堅固煩惱。我們所看到的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這都是我們的堅固煩惱,包括我們的身體。

  有的人把自己的身體看得很好,很愛護。要給它吃,還要吃好的,還要順從它,它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哪個好吃就多吃一點,不好吃就少吃一點。困了,我就想多睡一會兒,不想起來。這都是順著煩惱去走。

  所以說,我們所謂的起心動念皆是煩惱。不光是起心動念,而且還包括有形的物質,我們往往不認爲它是煩惱,認爲這是必然要存在的,必然産生的,這樣我們就會被騙。當我們知道萬事萬物都是煩惱所變,我們對萬事萬物就不會那麼執著了,因爲我們執著了萬事萬物,它就起煩惱。

  所以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你知道了萬事萬物都是煩惱,這個煩惱也就滅了。因爲這個因緣破掉了,破掉了因緣,煩惱就無處可生。如果把我們的身體、山河大地都看成了我們自己所擁有的,必然要有的,而且必須存在的,它就必然會生起煩惱,離不開煩惱。只有我們知道了諸法空相,這個煩惱才會斷。我們理解了諸法空相,這個煩惱逐漸就會破掉。所以說,“諸法空相”是我們學佛的最好的一把慧劍,能破除一切外道。

  “如何去降伏?”首先要應該清楚這些煩惱的生成。連煩惱怎麼樣生成的你都不清楚,就沒法去降伏煩惱。煩惱的生成是由微細到粗,這個過程我們應該知道。我們去煩惱應該由粗到細,這個過程也應該清楚。有的人盲目的追求了細,要去掉微細的煩惱,但他對粗煩惱不認識,只是幹使勁,達不到目標。就像一個人要是不經過一層樓梯,馬上就要到二樓、叁樓、四樓、五樓,這是不可能的,所以說只是一種妄想。

  我們應該知道,在修行過程中去掉煩惱要一步一步地往上走,由清除堅固妄想開始逐漸地往上修,這才是我們正確的修行路。而且不去盲目地追求,不走冤枉道,就從我們當下開始,從我們的周圍開始。

  有時候師父會告訴:“你去打掃廁所,你去做一些什麼事情。”有的人就不幹,“這不行,這太粗了,這些活不是我幹的,我應該在那誦經、誦咒,這是我做的;我應該去念佛、打坐,這是我做的,那些不是我做的。”我們誦經、誦咒應不應該?是很應該的。但你不知道,你去做其它的事情,同樣也正是在去掉煩惱,因爲這個煩惱要采取種種的方法來把它去掉,每一步、每一念都要把它空掉,這才能去掉煩惱,你沒有選擇的余地。

  有人說:“我想去掉煩惱,我先去這個煩惱,一會兒再去掉那個煩惱。”那是不可能的,因爲整個的環境、你的身體和你的整個生命就在煩惱之中。你不可能離開你這個煩惱,找出一個沒有煩惱的地方,或允許你有選擇的去掉哪個煩惱。我們只有一條路,就是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的煩惱,我們都要去把它降伏住,這才是一個正確的道路,沒有選擇的余地。

  說:“我吃飯,吃這個饅頭呢,我可以隨便吃;當吃餃子的時候,我就可以控製吃,因爲吃餃子是貪心,吃饅頭就不是貪心了。”你這一年可能就吃一回餃子,那你就只有那一回才能去掉煩惱,而其它的時間都可以不去掉煩惱。所以說,這種想法是不成立的。

  我們每天、每時每刻都在煩惱之中。因爲只要起心動念都是煩惱,我們眼睛所見的、耳朵聽的,甚至所感觸的一切都是煩惱。所以說,必須從當下開始。當下就是沒有回避的必要,都要面對現實去控製自己的妄想,不讓它起心動念,這就是我們去掉煩惱的最好、最直接的辦法。

  有的人就好高骛遠,追求了種種的方式,明天我先去學密,後天去學教等等。他以爲有個方法能去掉煩惱,實際上,真正的方法就是你當下就做起,這是最好的方法。但有的人不行,你不給他個方法,他說:“我就沒法去掉,我對自己生不起信心”。這樣的人,你就教他一種方法,等他把這個方法用熟了,運用到每個起心動念之中,他才能降伏這個煩惱。他說:“你看,這個辦法真好,沒有這個辦法我降伏不了煩惱。”這些辦法是對這種人而講的。

  我們想去掉煩惱,首先要知道煩惱的生起,知道去掉煩惱的層次,同時應該對因緣有所認識。這樣的話,煩惱就不會騙你,而且你能把煩惱看清楚,這是我們降伏煩惱最直接的辦法。當然,要是細講起來,這裏還有很多。降伏煩惱的辦法那是太多了,比如說,嚴格持戒就是降伏煩惱最直接的辦法。因爲有了戒,我們就心安;心安,我們的心就定;心定就有智慧,煩惱就會被智慧之劍給降伏。所以說,戒對我們來講是去掉煩惱最直接、最現實的一種方法。如果我們起了煩惱馬上誦戒,受菩薩戒的誦菩薩戒,受五戒的誦五戒,受叁皈的誦叁皈依,都會把煩惱很快地降伏住。

  當然了,還可以寫忏悔,每天都寫。頭一段時間,天津一位女居士來電話表示感謝。她回去以後每天寫日記,去忏悔,忏悔一個多月以後發現自己的心特別清淨,很多的事情能看開,能放下。她說:“沒想到我在很短的時間就能把這個煩惱、習氣,自己很多意想不到的…

《對發心出家居士開示 四 降伏煩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