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一個叫在家菩薩戒,那只是一個方便戒,真正想做菩薩一定要清淨的,連正淫也是不允許有的。雖然開了這種方便,我們應該知道這裏利弊的關系。對這個淫欲,包括我們的身口意的行爲,都應該注意的。包括凡是淫欲的書、錄像,一概不能看,這淫欲的話不能講。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幹什麼來了呢?是修行來了。不管男的女的,來到這個世界,都是爲了修行。
人生就是修行的過程,人生並不是生兒育女、成家立業來了。是人來到這個世界糊塗了,他不知道他的任務和他的願望,逐漸地被這個男女相所騙,所以成立一個家庭,發生了淫欲的行爲。就離不開這個世界了,不能了脫生死,也不能往前走了。所以說淫欲不斷,佛法是不可能成就的,想成佛必須斷。在家居士一步一步來,先斷邪淫。如果有條件了,一定要斷正淫,在家人也可以斷正淫。
有很多獨身的或是夫妻倆雖然在一起生活,就像我剛才講的,都是道友的關系,這樣互相幫助。另外這裏呢,千萬不要給人做媒啊,勸人結婚,這都是去稱贊淫欲的行爲。特別是有很多的居士,年齡比較大,自己有兒女,當你兒女如果要出家的話,你千萬贊成;他要獨身的話,你也贊成,千萬不要去勸他結婚,去墮落這個火坑裏。這個火坑,那是你永遠還不清的債。
講一個例子,頭一段時間,有個居士,他有個小孩。小孩就老哭。是剛出生幾個月,是幾歲,我記不清楚了,可能最多不超過叁四歲。就是每一天到那個時間就哭,看病也看不好,找大仙也治不好,勸也勸不好,到時間就哭。後來他的姥姥來問我說:“師父!這個問題你看怎麼辦?”我說:“你跟他講……”她說:“我跟他講話,他不見得能聽得懂。”我說:“你不要怕,你就跟他講,說你不要哭,你不有願望嗎?你想來到這個娑婆世界出家。你長大了,我同意你出家。”
她半信半疑就回去了,頭一天晚上跟這孩子說了,從第二天一直到現在這孩子再也不哭了。這就說明什麼問題?說明人來這個世界是來修行的。我們來這個世界是有任務的,是修行的,但是我們都忘了。千萬不能墮落淫欲裏去,一墮落淫欲,就忘掉了修行。淫欲不斷,生死不斷。這是淫欲戒。
再一個妄語戒。我們多生的習性,爲了利益的關系,造成了很多的妄語,所以說這個妄語是很重的。有時候我們張口就妄語,早晨見面,人問你吃飯沒有?你張口就說吃了或沒吃,本來沒吃你說吃了,吃了你說沒吃。有時候怕上你們家吃飯,你可能就說吃了,他就不上你們家吃了。不管怎麼說,都是爲了自己的利益,養成習慣,張口就妄語。所以說妄語心地不真。
爲什麼我們很多的修行人不成道?老埋怨佛菩薩也不現前?人都說佛菩薩加持我們,佛菩薩現前能消我們的業障。爲什麼佛菩薩不現前?不是佛菩薩不現前,雖然你做了很多的努力,因爲你的妄語變成“大海”,把佛菩薩這個救你的船給隔開了,把佛菩薩給隔開了,把你自己和佛菩薩隔開了。他想救你,你上不了船。
所以說不能妄語,包括方便妄語也是不可以的。包括你家的親人,如果誰有病了,你怕這個人知道,想去妄語,那也是不行的。說世間法我不這麼說,他可能負擔很重,或産生更大的痛苦。那是你的事情。你想成佛,你犯了妄語戒,就和佛菩薩遠離了。有的人雖然大妄語不犯,小妄語不斷。他不知道它的危害,還以爲自己方便妄語可以成佛呢,以爲是他的方便,實際上是錯的。
小妄語都不能見佛,何況大妄語?有的人沒證果說證果了,沒證到羅漢說證到羅漢了,鬼沒來硬說鬼來了,說哪個菩薩來了,這樣人犯大妄語,將來要墮落地獄。所以說非常可怕的。包括暗示,人說:“你證沒證果?”他爲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我這有個蘋果。”那也犯妄語,也要墮落的,這都是不允許的,所以千萬不能妄語。在世間來講,也叫言而有信。
過去我給大家講過,這個妄語啊,不能隨便講,有時候隨便講了會遭罪的。講個例子,過去我在蓋縣修行的時候,有一天下山去挑倭瓜,挑了一擔倭瓜准備往山上去。走到村子中間,有人順便就打招呼,說:“你一直往山上挑啊?”我說:“嗯。”他走了我就合計:他說一直往山上挑,將近二叁裏路呢,我這一擔倭瓜能一直挑到山上嗎?我一回頭,他早就走遠了,我想跟他解釋這句話的機會也沒有了。話已經形成了,怎麼辦?那沒辦法,那一直往上挑吧!誰讓你說來著。(編者注:倭瓜又稱南瓜、金瓜。)
我只是答應人一個“嗯”,也可以說只是一個字,只好往上挑。因爲這一筐也是很沈啊!挑到半道,還沒爬山呢,就累了,怎麼辦?放下擔子想休息一會,因爲我答應是一直挑到山上,你不能離開肩,離開肩就不叫一直挑。既然不能妄語,咬牙挺著,怎麼辦?就是一個腿一個腿互換著歇,這個腿蜷起來先歇一會,歇完了再把那個腿蜷起來歇一會,擔子從這個肩膀挪到那個肩膀上去歇,就這樣往前挑。
挑到山上,又愁了,這個山到山尖才叫山上哪!你這房子在中間呢,你不能挑到山尖再挑回來吧?所以這個話沒說明白。這怎麼辦?最後決定,我過不去就算爲止了。到房子跟前,因爲你房子周圍還有道呢,就還能過去。還是把這擔子挑到屋裏去吧!挑到屋裏碰到牆,這實在是過不去了,這個擔子才放下。你看看,你想不妄語,隨便答應一句,這就是平時妄語的習性,你就得付出這麼多的辛苦,才能達到不妄語的地步。所以說想不妄語要付出很多代價的。
原先我發過願不求人。自己心裏發願,不求人,甯死也不求。想是一回事(做起來又是另一回事)。那時我就是出家時候做的僧襪,這兩雙僧襪,有母親給的做僧襪的布,這很珍貴的,代表母親一片心意;有兄弟給的襪子,都代表一片心意,這樣的心意。我自己也不會剪,左思右量。想是一回事,第二天順便就跟一個師父說了,說:“你給我剪一下這個布。”他就給我剪了。等晚上回去想起來:我這不求人了嗎?這怎麼腦子糊塗了,怎麼順便就說求人的話了!
人家很高興,很願意爲我剪。但是我突然發現自己在求人,這怎麼辦?想改正這個錯誤,除了忏悔沒有別的辦法。怎麼忏悔?我就決定連這兩雙襪子和所有的布全部給它燒掉變成灰,用這個來表示自己的忏悔,以後不允許它再犯。雖然這裏面有很多的親人寄托和他們的支持、心血,但是在戒律面前必須服從戒律,這樣他們的希望才會得到升華,才會懂得功德,所以說我們堅決不能妄語。
特別是居士在買菜的時候更不能妄語,比如說買菜講價錢。現在爲什麼小販都撒謊?其中就是因爲買菜人不斷地逼著他妄語。因爲我們有個貪便宜心,本來這個菜,就值一毛錢,你非要給他七分八分,逼著他就得賣一毛二,或者增加多少錢來提高價錢。等你講的價錢,去掉你貪心的那一部分,他也就達到他原先的目的了。所以說這種妄語是你給造成的。我們做爲佛弟子,一定要加小心,不要給別人造成妄語。你給別人造成妄語,和你妄語有同樣的罪業。
特別是有的居士手裏戴著念珠,到人家賣菜的地方,左挑右挑。人一瞅你的手腕子,一看這佛弟子挑菜來了,把好的全挑走了,把壞的全留下了。你想想,你壞的給別人,自己吃好的,你這種的思想,買回家的菜只是一付毒藥。
如果說你能夠不挑好的,把壞的挑到自己那裏,把好的留給別人;或是不分別,遇好就是好的,遇壞就是壞的,好壞混雜也行,我就這麼樣,有什麼算什麼;或是本來這個價錢稍高一點,但我也認可了,不造成對方的妄語;甚至也不看秤。當你買到一斤豆角,回家要稱的時候,可能剩半斤了,但這半斤豆角是一付良藥,它的價值千金,什麼病都治。老人吃了他會健康,小孩吃了聰明有智慧,有病人可以消業。如果你要貪心,你買的這一斤菜,回去吃了就會中毒,誰吃誰中毒。甚至你剩的這個菜混到別的菜裏,別的菜也變成毒藥。所以說很可怕。
我們在世間要學會不妄語,你才能得到真正的藥。不妄語是藥,治療我們的貪心,能使我們早解脫。不妄語與實相相應,因爲佛是不妄語者。所以我們應該跟佛學,不妄語。
第五個,酒。酒雖然非性罪,但它是遮戒。因爲喝酒以後,會造成人大腦的混亂,定力失去了,做事沒有方向,很容易犯戒的,所以不能喝酒。我們做佛弟子要修清淨的,喝酒就不清淨了,所以說佛弟子不能喝酒。酒的害處是很多的,大家都知道。
佛經講,如果你給別人喝酒,遞一個空酒杯,會五百世沒有手的。像蚯蚓啦之類的,它都沒有手,就會這樣。何況你自己飲呢?做爲佛弟子,想做菩薩講修行,一定要遠離的。不只是平時不喝酒,你就親戚朋友、生意場上,我也不喝。
沈陽有個王居士,在廠子可能也負點責任。有時候對方要找他喝酒,他不去。遇到實在脫離不開的朋友的時候,有人勸他喝酒,他就說:“我已經發願了,如果我要喝上一口酒,出去就被車軋死。”大家一聽,他發了這樣的誓願,誰也不敢逼他了。這也是辦法之一。要想斷酒,必須下大決心。我們周圍的因緣,如果你不下決心,你周圍的因緣就是冤親債主,就拉你下地獄;如果你要決心下大了,馬上他就變爲菩薩,來助你成道的,助你增加功德和定力。
我們從五戒開始持起,每條戒律都有很多的說頭。但有一點,你必須有決心甯可舍去一切財産,舍去工作,包括舍去親屬朋友的友情,來完成這個戒律。你不下甯死不犯戒的決心,恐怕這個戒持得不那麼真實,不那麼徹底。只有下這個決心,才能轉化這個業力,才能把戒持好的。否則的話,說我們可以方便持戒,但我想,最後恐怕還不行。因爲它的違緣不由你控製啊,不是我們想怎麼地就怎麼地,它是生死之搏,敵我相爭,那是很厲害的。不是你勝它敗,就是你敗它勝。所以說我們在這裏只能打勝仗。勝仗是吃虧了,但是人吃虧了天不虧你,天不會虧你的。
我給舉個例子。原先從五臺山往回走的時候,有一次,因爲每一天都住草垛,可能是草垛沒住好,可能漏風了,感冒。早上起來以後頭疼。頭疼,因爲沒有錢——不要錢嘛,又沒有藥,這個怎麼辦?思惟了一下,如果去乞點藥物,可不可以?乞藥又化緣了。佛也沒說我去要點藥,光說乞食沒說乞藥。另外,得了重病,要發高燒怎麼辦?死了怎麼辦?自個又有這個願力,不求人。就反反複複地一會“不求人”,一會又想到“病怎麼辦?”
後來走到一個地方休息,有一個大石頭,像桌面這麼大吧,我坐這一方,還有另外一個師父坐在另一方。當我一低頭的時候,發現這地上是草,青草上放了十一片藥。其中有兩片是半片的藥。我一看,當時一愣,因爲我知道這藥不能隨便吃。你這個人需要止血,吃個活血藥就正好相反,還不如不吃呢,是不是?當時就慢慢把這藥撿起來了,因爲這個藥要沒有字,是不能吃的,大部分的藥都是沒有字的。
後來我撿起來翻過來一看,個個有字,是十片安乃近,正治感冒。這個藥它的痕迹呢,沒有水迹,沒有隔夜的迹象。瞅瞅周圍,也沒有誰扔的瓶子迹象,什麼也沒有。後來只撿了九片,那兩片掰碎的就不要了。這心裏有底了,如果真發燒,這就可以吃藥了,吃藥了就可以好了。早上確實有點發燒,等到撿到藥了,它也不燒了,藥也沒吃,病也好了。
所以說只要是你持戒,十方菩薩都會護持你的。就小小的一個病,他都滿你的願,你有什麼可怕的?所以我說,人虧你天不虧你的。你只管按佛的戒律去做,就怕你不敢做。持戒一定要有這種決心,肯定能成道。最起碼我們做一個真正的佛子,問心無愧。
《我們在家人怎樣持戒?重點需要哪些戒?》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