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學佛者的修道次第?如何安伏身心?修學禅宗應具備什麼條件?請師父慈悲開示。
初級學佛者,這個次第應該是戒、定、慧。毫無疑問地,就是戒、定、慧才是我們真正的次第。
如何安伏身心?必須用戒,才能調整身心。如果沒有戒律,我們學佛就跑到外道去了。所以說我們應該首先是持戒,在持戒上應該多下功夫。持戒如果嚴謹,絲毫不犯,身心必然清涼,而且一切自在。不管你修行哪門佛法,不管你是大乘小乘,在修行上都很快地就進入了。持戒對我們來講是(修學)佛法的第一步,也是終身。所以說,戒持得越清淨,我們的身心就會(越)自在。
修學禅宗應具備什麼條件?就是說,有個嚴格持戒的精神,這是修禅所必要的條件。今天中午時候,過完齋,正好給別人打了電話,給鞍山師範學院打的電話。其中一個老師他就提到了一個問題。他提到這個修禅定。他說,修禅定啊,不能搞過多的方便,搞過多方便就不是……意思就是離了譜了,就會變形了,不能搞過多方便。他說我看到你們的《解脫之路》(新版的光碟),我覺得你們那種做法,特別真實、樸實、實在,應該這麼做是對的。他說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他看完《解脫之路》以後,可能是跟有的人探討了一些,他說因爲我經常見到一些臺灣來的法師,在表面上看不出什麼,都很威儀,究竟裏面怎麼樣不太清楚。但是我覺得學佛首先就要老實。
那麼我們修禅先具備什麼條件呢?首先要具備真實。什麼是真實?要有直心。什麼是直心?就是嚴持戒律。嚴持戒律才會有真正的直心,不彎曲,一是一,二是二,不能撒謊,不能搞任何欺騙。不管是欺騙別人還是欺騙自己,都是不允許的。所以說只有不變隨緣,你才能夠進行修禅。否則的話,修禅的時候就容易跑到外道裏去了,這也是很危險的。有的時候雖禅講的很多,但是呢,很容易進入魔道。
曾經遼陽有一個居士,有一次他有點境界,境界挺好,(通過)恭敬僧人,(得到)挺好的境界。當有了境界以後,他認爲自己已經開悟了。開悟了就找德林大和尚去給印證。還找這個修心中心那個居士叫……?元音,給印證。元音給他印證說:你理上已經悟了。
回來又找我認證,我說你純粹屬于魔。我一說他是魔,他就罵我了,罵得是不亦樂乎。什麼裝相了,什麼裝大德了,反正說得很難聽,說了很多。因爲我當時看到他的境界已經就是有點著魔了。一個修佛的人,特別修禅定,兩天半就找人認證,這本身就是一種錯誤,就是追求了名和利。而且他平時持戒也不嚴謹,說的多做的少,所以必然導致這種魔境的爆發。因爲我看到他這種情況,就不肯隨順他去說,一隨順他,他的病可能會更重。我只有狠狠地罵他一頓,說他一頓,把他的妄想一下製止住,這樣的話他將來有恢複的一天。如果我要說他也開悟了,那他甚至可能就把命都扔了,都不知道上哪去了。再說我也不會看他什麼開悟不開悟,反正我看他那境界就是魔。
後來在我出關以後,他就逐漸地好轉了。後來他特意到這個寺院(大悲寺)來感謝我,他說,師父,虧得你,當時你要不那麼說我,我不知道哪一天,將來會怎麼樣。
(前後經過)能事隔一年半吧。當時我給他推斷的,大約是得兩到叁年才能恢複正常,後來一年多就基本恢複正常了,這就是很快的。
所以說修禅定的人,一定要嚴持戒律,不要追求名和利,不能妄語,這個五戒必須守住,這才具備修禅定。
禅定並不是上上根基人才能修的。禅定往往是什麼樣的人才能修呢?就是老實人能修,老實人是最能修禅定的。就怕不老實,不老實不能修禅定。比如說,禅宗有很多的話頭,很多的公案。有時候拿一個公案學(背)會了,就當成自己得的,就滿哪去講,很快自己就墮落魔道裏去了。特別是自己沒得說得,沒證說證,這是最危險的。所以修禅並不難,難的就是我們持戒是否清淨,要是持戒清淨,這是非常快的。
特別是修禅定的,一定要學法,學諸法空相。如果不能學諸法空相,不能嚴格持戒,就是很危險。
另外一個修禅定要具備苦修,修禅定必須具備苦修。不是說我修禅定突然一開悟,就妥了。而且必須修是漸修,悟是頓悟。所以必須有漸修的過程,漸修的過程必須吃盡苦,這才行。不吃苦就想得到大的利益,那是不正確的。因爲,什麼叫吃苦?就是改變我們的毛病和習氣,不順著我們的毛病和習氣去走,這才能發清淨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