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律學要略(節錄)

  律學要略(節錄)

  弘 一

  沙彌戒:——沙彌戒諸位已知道了吧

  此乃正戒,共十條。其中九條同八戒,另加手不捉錢寶一條,合而爲十。但手不捉錢寶一條,平常人不明白,聽了皆怕;不知此捉錢寶是易持之戒,律中有方便辦法,叫做“說淨”;經過說淨的儀式後,亦可照常自己捉持;最爲繁難者,是正戒十條外于比丘戒亦應學習,犯者結罪。我初出家時不曉得,後來學律才知道。這樣看起來,持沙彌戒亦是不容易的一回事。

  沙彌尼戒:——即女衆,戒法與沙彌同。

  式叉摩那戒:——梵語式叉摩那,此雲學法女;外江各叢林,皆謂在家貞女爲式叉摩那,這是錯誤的。閩南這邊,那年開元寺傳戒時,對于貞女不稱式叉摩那,只用貞女之名,這是很通;平常人多不解何者爲式叉摩那,我現在略爲解釋一下:

  那一種人可以受式叉摩那戒呢

  要已受沙彌尼戒的人于十八歲時,受式叉摩那法,學習二年,然後再受比丘尼戒;因爲佛製二十歲乃可受戒,于十八歲時,再學二年正當二十歲。于二年學習時,僧作羯磨,與學戒法;二年學畢乃可受比丘尼戒;但式叉摩那更學叁法:一學根本法,即四重戒。二學六法,——染心相觸,盜減五錢,斷畜命,、小妄語,非時食,飲酒。叁學行 法,——大尼諸戒,及威儀。

  此僅是受學戒法,非另外得戒,故與他戒不同。以下講比丘戒。

  比丘戒:——因時間很短,現在不能詳細說明,唯有幾句要緊話先略說之:

  我們生此末法時代,沙彌戒與比丘戒皆是不能得的,原因甚多甚多!今且舉出一種來說,就是沒有能授沙彌。戒比丘戒的人;若受沙彌戒,須二比丘授,比丘戒.至少要五比丘授;倘若找不到比丘的話,不單比丘戒受不成,沙彌戒亦受不成。我有一句很傷心的話要對諸位講:從南宋迄今六七百年來,或可謂僧種斷絕了!以平常人眼光看起來,以爲中國僧衆很多,大有達至幾百萬之概;據實而論,這幾百萬中,要找出一個真比丘,怕也是不容易的事!如此怎樣能受沙彌比丘戒呢

  既沒有能授戒的人,如何會得戒呢

  我想諸位聽到這話,心中一定十分掃興;或以爲既不得戒,我們白吃辛苦,不如早些回去好,何必在此辛辛苦苦做這種極無意味的事情呢

  但如此懷疑是大不對的:我勸諸位應好好地、鎮靜地在此受沙彌戒比丘戒才是!雖不得戒,亦能種植善根,兼學種種威儀,豈不是好;又若想將來學律,必先挂名受沙彌比丘戒,否則以白衣學律,必受他人譏評:所以你們在這兒發心受沙彌比丘戒是很好的!

  這次本寺諸位長老喚我來講律學大意,我感著有種種困難之點;這是什麼緣故

  比方我在這兒,不依據佛所說的道理講,一味地隨順他人顧惜情面敷衍了事,豈不是我害了你們嗎!若依實在的話與你們講,又恐怕因此引起你們的懷疑;所以我覺著十分困難。因此不得已,對于諸位分作兩種說法:(一)老實不客氣地,必須要說明受戒真相;恐怕諸位出戒堂後,妄自稱爲沙彌或比丘,致招重罪,那是不得了的事情!我有種比方,譬如:泉州這地方有司令官等,不識相的老百姓亦自稱我是司令官,如司令官等聽到,定遭不良結果,說不定有槍斃之危險!未得沙彌比丘戒者,妄自稱爲沙彌或比丘,必定遭惡報,亦就是這個道理。我爲著良心的驅使,所以要對諸位說老實話。(二)以現在人情習慣看起來,我總勸諸位受戒,挂個虛名,受後俾可學律;不然,定招他人誹謗之虞;這樣的說,諸位定必明了吧。

  更進一層說,諸位中若有人真欲紹隆僧種,必須求得沙彌比丘戒者,亦有一種特別的方法;即是如藕益大師禮《占察忏》儀,求得清淨輪相,即可得沙彌比丘戒;除此以外.,無有辦法。故蒲益大師雲,“末世欲得淨戒,舍此占察輪相之法,更無別途。”因爲得清淨輪相之後,即可自誓總受菩薩戒而沙彌比丘戒皆包括在內,以後即可稱爲菩薩比丘。禮《占察忏》得清淨輪相,雖是極不容易的事,倘諸位中有真發大心者,亦可奮力進行,這是我最希望你們的。以下說比丘尼戒:

  比丘尼戒:——現在不能詳說。依據佛製,比丘尼戒要重複受兩次;先依尼僧授本法,後請大僧正授,但正得戒時,是在大僧正授時;此法南宋以後已不能實行了。最後說菩薩戒:

  菩薩戒:——爲著時間關系,亦不能詳說。現在略舉叁事:(一)要有菩薩種姓,又能發菩提心,然後可受菩薩戒。什麼是種姓呢

  就簡單來說,就是多生以來所成就的資格。所以當受戒時,戒師問:“汝是菩薩否

  ”應答曰:“我是菩薩!”這就是菩薩種姓。戒師又問:“既是菩薩,已發菩提心否

  ”應答曰:“已發菩提心。”這就是發菩提心。如這樣子才能受菩薩戒。(二)平常人受菩薩戒者皆是全受;但依《璎珞本業經》,可以隨身分受,或一或多;與前所說的受五戒法相同。(叁)犯相重輕,依舊疏新疏有種種差別,應隨個人力量而得;現以例說,如:妄語戒,舊疏說—大妄語乃犯波羅夷罪,新疏說,小妄語即犯波羅夷罪。至于起殺盜淫妄之心,即犯波羅夷,乃是爲地上菩薩所製。我等凡夫是做不到的。

  所謂菩薩戒雖不易得,但如有真誠之心,亦非難事;且可自誓受爭不比沙彌比丘戒必須要請他人授;因爲菩薩戒、五戒、八戒皆可自誓受,所以我們頗有得菩薩戒之希望!

  今天律學要略講完,我想在其中有不妥當處或錯誤,還請“諸位原諒。最後我尚有幾句話:諸位在此受戒很好。在近代說,如外江最有名望的地方,雖有傳戒伊實不及此地完備,這是這裏辦事很有熱心,很有精神,很有秩序,誠使我佩服,使我贊美》就以講律來說,此“地戒期中講《沙彌律》、《比丘戒本》、《梵網經》,他方是難有的。幾年前泉州大開元寺于戒期中提倡講律,大家皆說是破天荒的舉動。本寺此次傳戒之美備,實與數年前大開元寺相同;並有露天演講,使外人亦有種植善根之機緣,誠辦事周到之處。本年天災頻仍,泉州亦不在例外,在人心慘痛、境遇蕭條的狀況中,本寺居然以極大規模,很圓滿地開戒,這無非是諸位長老及大護法的道德感化所及;我這次到此地,心實無限歡喜,此是實話,並非捧場;此次能碰著這大機緣與諸位相聚,甚慰衷懷,最後還要與諸位恭喜。

     摘自《弘一大師講演錄》

  

✿ 继续阅读 ▪ 當學毗尼義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