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解 第叁十八章 生即有滅▪P2

  ..續本文上一頁呼吸,你說多自在。呼吸沒了,有時候還自己去找呼吸,“哎,這怎麼不喘氣了?什麼原因?”還找這呼吸,怎麼不喘氣了?這怎麼回事呢?不習慣。時間長了,他就不找了,他就知道這個是很好的一個境界。

  所以說,我們應該用道,真心用道。不是證不到,也不是做不到,是我們沒有把功夫用正,沒有把生死大事放在心上。念茲在茲,你時時把生死放在心上,你去努力,最後沒有證不到的。佛法是不可思議的,人人都能成就的。因爲了生死是人人有份的,只要我們去努力,很快就會證道,不是特別複雜的事情。但是你不努力確實是不行,你就是混到一千年,它也那樣,它這個不客氣。

  所以說,我們應該知道,生滅在呼吸之間,在于刹那刹那之間。你想控製,就得控製刹那刹那間的妄想。我們現在說出的妄想,已經是不知打了多少個妄想,多少個生滅在這裏面,我們始終是不知道。所以說,生滅……不講了,講得太多了,你們打妄想更多。我們知道這個生滅在呼吸之間就行,將來大家證道以後,就知道這個生滅是什麼樣的一種狀態。

  所以我們大家應該精進,千萬不要去懈怠,不要因爲小而不爲。你如果因爲小事而不爲,我跟你說,那你就在生滅裏,你就沒有把握住自己。如果你在生滅裏還能做點善事,那終歸是沒有墮落得更遠,是不是?雖然我不能把這個念頭控製得特別好,完全達到不生不滅那種狀態,最起碼的,我不讓這一段時間浪費過去,在生滅之中做點有意義的事情,能夠控製一點。最起碼的,善法我應該做,佛法是止惡不止善的,是不是?這個你也得注意。

  像吃飯似的,這裏有白菜和豆腐,你覺得豆腐好吃。你生出來“好吃”這一念,就已經有了生滅,而且你再繼續把它吃了,你在生滅裏已經墮落了,就墮落在六道裏、貪嗔癡裏去了,墮落畜生裏去了。你覺得:“沒有啊,我就吃了這一口,也沒打大妄想,就剛想不一會兒。”那不一會兒,你不知道,你已經生死好幾個來回了,你說嚇不嚇人?

  所以說,你在生死中一念貪戀吃的,你就墮落了。如果你能夠控製自己,“我就次第吃,而且不打妄想。我拿著缽,就從我最近的開始吃。”你再好也架不住我生死事大呀,對不對?如果我不起貪心,就能對這個生死有所負責;如果我起了貪心,就是對生死不負責任了,我就墮落了。在生死之間,你還敢去挑好的嗎?因爲啥?不是生就是死,是不是?

  到時候就像那國王給你判刑似的,那國王真砍你頭。你得想象一下,如果你一貪戀這個吃的,就等于把那碗油給灑出去了,那回來就得砍頭啊。本來我們就是要被砍頭的,就是個犯人,這時候給你機會了,你怎麼還去做砍頭的事情?是不是?是不能去做那些砍頭的事情的。

  我們現在人就是這樣,有時候沒有正見,而且不知道這個生死在哪。外道就更不知道,他光覺得把身體弄得苦苦的,這就算修行了,他以爲就是在往了生死上走了。那只是一個粗的框,還沒有進入佛法裏。佛法是在念念之間,所以佛法注重在心,這可是區別于外道的。所以說,這一關在修行中那就太重要了。

  讓他去打坐,“哎呀,我起煩惱,我不去坐了。今天坐也行,不坐也行,算了!這繼續坐就不合適了,我還是不坐吧!”你覺得不應該坐,這一念之間的妄想,你就在多少個生死面前打了敗仗,就墮落下去了。“不是,我這一天才剛想這麼個念頭……”你想了念頭都已經不對了,何況你再沒去坐,你不知道,你已經在多少個生死面前被人砍頭了。明白這個道理不?你說嚇不嚇人?

  有些事情,師父告訴了說:“你趕緊把那個事做了。”追著師父後面,“師父啊,你看這個事,我不能去啊。”你要知道,在你講道理的期間,你已經經過多少個生死,你已經被砍頭了。就算師父同意你,你不知道,你已經被砍了多少次頭了。

  如果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知道依教奉行,馬上就依教奉行。就這個依教奉行的心,剛開始還在生死之間。我們都得把握住,一點都不能猶豫的,得控製自己的妄想依教奉行,馬上順著這個去做,你這才能控製點生死,慢慢能掌握這個念頭,所以依教奉行是非常殊勝的!

  所以我們規定了,不許講理!在你講理的過程中,早就在生死上過了好幾個來回了,甚至百千個生死過去了,你說可不可怕?你怎麼吃了這麼大的虧?怎麼這麼愚蠢呢?就因爲我們不知道生死在哪,是不是?

  如果你真的知道生死,叫你講理你也不幹了,讓我拿生死去開玩笑?不能開玩笑,是不是?我還有時間講理?講什麼理,趕緊去做吧。趕緊去做還得做好了,還不敢有半點怨言去做。你這樣才能慢慢控製生死,才能了生死。你控製你的念頭,你就在控製生死。你如果老打“我”的妄想,那“我”的妄想就越來越粗,是不是?這起心動念都是不正確的,何況我的妄想變得那麼粗,那能正確嗎?

  我們通過《四十二章經》的學習,就掌握了很多的知識,這個知識恐怕是我們這一生都夠用的了。所以說,你應該知道,生死就在呼吸之間,就是念念之間,千萬不要去講理,不要拖拉,該起床的時候就馬上起床,該辦什麼事情就去辦,不要生任何怨言。你生什麼怨言,你都在生死面前叫人砍頭。

  不是說“我今天不行,等我這一生過去再說。”實際上,你這一生是一個大的身形的變化,你不知道,你的生命在于瞬間瞬間的變化中,念念的生死之中。我們想控製生死這個河流,想把這個河流給截斷,就得在念念之間去做。

  佛的戒律上有那麼一條,就是說,如果你聽到有钗響,即是犯戒。钗就是女人戴的那些裝飾品,只要是你這耳朵聽到女人抖落那個手镯子、耳環、钗等亂七八糟的那些東西,你只要是聽到這些聲音,認爲是女人的钗響。你認爲是女人的東西,就是個“認爲”,就這一瞬間,你已經犯戒了。因爲你聽到已經是不對的了,何況你又“認爲”那是個女人的呢?你還能跑?念念之間就生滅,不在別的地方。

  說:“我就光聽著,就算犯戒啊?”念念是生死,是不是?犯戒就是因爲你在生死上打了敗仗。什麼叫犯戒?就是你在生死上打了敗仗,你沒有控製生死,你沒有往道上會,所以你就犯戒了。

  以前我給大家講過,過去有兩個出家人在客棧住宿,早上的時候,隔壁的女人就起來打扮,把首飾弄得叮當亂響。一個出家人就問:“你剛才聽到什麼了?”答:“破銅爛鐵。”那個出家人就說:“你是真修行。”他認可他得道了。而且如果你不問,他都不會說的。因爲啥呢?你不問之前,他沒有想起什麼破銅爛鐵,你問了以後他才知道。不是說他早就聽著了,這個女人首飾的聲音是破銅爛鐵或是什麼的,他不是那樣。在你沒問之前,他根本就沒有聽到,等你問的時候,他說破銅爛鐵,他心裏沒有這種概念,所以那個出家人就承認他得道了。

  所以我們應該知道這個關鍵的地方,但你不要去考別人,“我待會考考你,看你在沒在道上。”不要考別人,我們自己心裏有數,知道應該怎麼去修行。因爲有很多的法是不能隨便講的,你講了他不信哪,不信就會謗你。

  所以我們應該知道,生死在瞬間。

  這是第叁十八章,我們下面講第叁十九章,“教誨無差”。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解 第叁十八章 生即有滅》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