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也有這樣的人,但是普遍的還犯同一個毛病,只是我們有時候不知道,還以爲如何如何。
不光你們,特別是我,人家都說了:“師父最好騙。”上回一位比丘尼師父跟她們那的女衆就講嘛,說:“你騙師父行,騙我不行,我也是女人。”她說她們可以騙我。因爲跟我說兩句好話,我就過去了,我一個是不願意跟她們打交道,另外也覺得她們很苦。
女人說話有很多不實在的地方,我這人傻,她一說,我就信。她隨便編成一套理由,我就信以爲實。我尋思:這人還能去撒謊?是不是?一看那相貌都像老實人。雖然有種種的教訓,還是被騙。我尋思:出家了,還能跟我撒謊?是不是?世間人爲了某些事情會撒謊,出家人還能撒謊?可能是這種撒謊成性了,早已養成習慣了,但是我不清楚,我這人有點傻。
所以說,我們要遠離女人。女人在你面前,一個是挑唆,不光是貪欲,還挑唆、鬥爭。說話含糊其辭的,而且編得很像真的,把自己的私恨都泄在這裏面,你察覺不出來就上當了。甚至你爲她去辦事情,最後達到她的目的,等到你遭殃的時候,她說:“和我沒關系!”這個事情太常見了,所以我們大家要遠離女人。
“不念臭穢身”,女人她看不到自己的臭穢身,身上非常臭,而且“坐臥思念欲”,坐著想,睡著她都在想欲望。
“邪視他男子”,總是以邪念看待男子,她那個心就是那樣的心。有一個居士跟我講過那麼一句話,這是個女居士。她到別的地方去了,看見別人說話,也是別的師父說話。她說:“我們女人對這個眼神看得最清楚,他的一舉一動,他想做什麼,我們太清楚了。只要一說話,眼神一動彈,他想幹什麼,我們太清楚了。”當時聽完把我嚇一大跳。這是她把我當成師父才說的,這是說她的心裏話,這樣談論這個事情。
所以我們有時候根本不知道,還以爲我們是大丈夫,還給人講法呢。你講啥法?你心裏有點什麼貪欲,人家從你眼神早就看出來了。你說話、表情,有求于人家,這女人早就清楚。她專門研究這些東西,那可真是個心理專家,男人心理她們最清楚。所以說,這個我們應該知道。
她們經常用她們的邪心來觀察男子,所以男子要遠離她。就算好人去了,也得被她懷疑上,她在想你要達到什麼目的,所以你太不值得了,你的人格馬上受到汙辱,所以千萬別理她。什麼跟人借東西了,要點東西了,或叫人做點什麼事情,人家早就把你心都看得明明白白的。她都往邪上想:這可能有點什麼事要求我了,或是怎麼怎麼個想法。所以說,我們要遠離。
女人爲了情可以不要命,爲達到她的滿足就來相逼,能把你從那樓上逼著摔死,把你逼進地獄,她都想逼你,追著你不放啊。一旦翻臉的時候,那是一點也無情。所以有很多的修道人就是因爲女人而退道。一旦惹到身上,你就是想躲開,你都躲不開。說:“我不理你行不行?”那不行,她得找你呀!到處找你,找著你,不管怎麼樣,她也想法把你逼到還俗不可。就這麼厲害,這是我親眼所見的事情。
就因爲有個女人對一個師父有了想法,那個師父本來是想教育她,最後她用情,那就是開始追求,連她母親都被她逼得跟她走。她母親是個居士,還是老居士呢,知道這是不應該做的事情,這是下地獄的事情。那也不行,要死要活的,逼得她母親都得跟她做這個事情。最後一直把這個人逼得還俗了,破戒還俗。還俗以後,那還不醒悟呢,那個人尋思尋思:“這一生還俗就還俗吧,她逼得我沒辦法,跟她走得了。” 一還俗,她馬上就又把你扔開了,不要了,完事就拉倒了,就是這樣。
這是我親眼所見的。這個很可怕!所以說,你就把女人看成毒蛇一樣,修道一定要遠離。有句話叫“吃人不吐骨頭”,那真是吃人不吐骨頭。最後,人家扔下你像扔一張廢紙似的,一口痰似的,一吐,完事了。你再找,沒那個人了,就是這樣。當然了,不是全都那樣的,但這確實是她們的共性,你得加小心,加小心就是了。只不過是你遇到和沒遇到,因緣成熟沒成熟的問題,成熟了沒有一個能逃得脫的。
“百千萬億劫,畢竟不滿足”,她們在欲望上沒有滿足心。“不羞慚父母”,不怕害臊,最後把父母也拐進去了。“敗損諸親族”,所有的九族都跟著蒙羞,沒法擡頭見人。在過去來講,一旦有這樣的人,就活埋啊,就把她活埋了,就是這樣。如果搞一些不正當的,就是那樣處理。看著她們死又非常可憐,作爲人來講是這樣,但是從她們造業來講是真可恨。所以說爲了救衆生,絕不能造淫欲業,不管你是做爲男人、做爲女人,都不能造淫欲業。造淫欲業都是可恨的,都會損壞家族的臉面。
“女具十惡業,死入鐵床獄”,女人如果具有這種十惡業以後,就死入鐵床獄,受種種的痛苦,不斷地哭。“地獄罪畢已,轉入母豬腹”,地獄罪業完事以後,墮落畜生,到母豬腹裏投胎。“啖糞居圊廁,臭泥生溷蟲”,吃糞,常在廁所,住的地方如廁所,還有臭泥裏生的那種蟲子,也是她們的果報,常在這些地方生存。“複被屠割苦”,而且還要被殺、屠宰。
“累劫罪難終,從畜入餓鬼”,最後從畜生還入餓鬼裏。做了餓鬼呢,“穢食恒不充”,到餓鬼裏,它連一口痰都吃不著。常常爲這些不淨的東西來爭奪,剛到手裏不是變了,就是被人搶走了,餓鬼嘛。剛得到一口痰,馬上就被人搶走了,很難哪!有時候這幾十年就能吃一口痰,常常是挨餓的,餓也沒辦法,《果報經》裏講得很清楚。
“支節皆火燃”,支節呢,各個關節皆有火燃。“骸骨不消融”,燒完又生,生完又起。“貪欲暫時樂,受報苦無窮”,貪欲只得到暫時的五欲之樂,並不是真樂,這種五欲的樂,只是一種滿足心理及情欲的樂。“受報苦無窮”,多少劫都還不上賬,這個太可怕了。“暫時樂”,甚至幾分鍾,等到受報時是多少億劫。你想一想,這個賬是沒法算的事情,太可怕了。
所以說這個女人爲禍水,我們想不受苦,首先從欲望上要徹底把她抛開。所以我們出家了,身遠離了女人,但我們的行爲和思想也一定要遠離。不要想,不要思,特別是看到女人題材的字、畫,這些東西也不要想,特別是家庭這些事都不要回憶,回憶以後就會受騙上當的。因爲你現在有寶貝了,身體清淨了,越清淨她越要找你算賬,要討還這筆債,所以你要堅持住,不能上當。這個是很重要的。
我們平時少唠家常嗑,少唠過去家庭如何如何,親人啊,特別是女人的事情更得遠離,千萬不能提,一提都要勾起念頭,勾起念頭就要有漏洞,就會有欲望心。有的人還要出外去走一走,就在女人這一關你都過不去。你下山一趟,那簡直就像是扒一層皮似的。
過去,我在蓋縣茅蓬的時候,我下山一趟,從早晨出去,到下午叁點鍾就回來了,還是坐著汽車去的。那眼睛都耷拉到地上去了,都快要貼到地皮了,那眼睛都成那樣了,就是不擡頭瞅,不看的。就那樣,回來得緩半個月,心情才恢複到原先下山前的那種狀態。半個月呀!我們有多大定力?你想,你在這修半個月,這一天就給你毀了。
就這一天,還是什麼都不瞅,你還沒有去跟人說話,道心還都挺堅固的。而且都能遠離,兩旁的事情不瞅,就只下山一趟去辦點事情,這就得緩半個月才能緩過來。因爲我們不常坐禅,有時候坐禅少,也不知道,很難感受到這個細微的變化。回來就是覺得身體挺難受的,挺疲勞,也就完事了。實際上你不知道,那定力一下就損失半個月,都是這樣的。所以說,你們可得加小心,一眼都不瞅她,遠離她,這樣的話你才能保住長期地不動。
過去淨土宗的慧遠大師,叁十年沒離開山,他在山上叁十年沒離開一步,就是送最有名的人才走到虎溪。這一生,叁十年沒離開那個山溝,就在那山溝裏不動彈,說什麼也不動彈。那麼高的修行,他都知道這個東西是不能沾染的。我們修道,有時候心煩了,覺得控製不了了,而且覺得應該去度衆生了,這都得加小心。有時候心煩,想以下山散心這種方式去掉心煩,實際上你不知道,你下去就等于被扔到火坑裏去了,沒有人能逃得出來。
現在我在街面一看,更要命。現在那個畫,各方面盡畫人,以前還沒有這些事情,都得緩半個月。現在我一看,你如果真要緩,還不得緩個一個月、兩個月的?還得有定力,沒定力都不好使。所以大家現在修道的條件比較好,在上面修行,這都是福,真是福報!有這麼多人在護持大家,你看好像有知客師、當家師等人在底下跑,來給大家辦事情。實際上,大家要知道,這一天得來太不容易,你這一生都不見得有那麼一回,有那麼一天清淨過,有這麼多人給你護持。有人還羨慕他們常下山,你知不知道那下山多遭罪,沒有點定力好使嗎?
所以這個淫欲心的害處,大家一定要清楚。
【釋】還可以這麼講,這色也可以說女的被女色所迷,男的被男色所迷。這就是男的和男的鬧同性戀,女的和女的鬧同性戀,這都叫被愛欲所迷。這第二十四章,也就是講淫欲心,淫欲心若是斷了,一定會證果——證得阿羅漢果。可惜這是不容易斷的,所有的衆生都犯這種毛病。所以《楞嚴經》上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淫欲心要是不除去,你就不能證得阿羅漢果。
這講得很清楚,這個是我們最大的一個敵人,我們采取的各種方法都是爲了對治它。看著咱們在平平常常地修道,說:“師父,你這修道也太平常,也沒搞什麼花樣呀……”就這個平常,你保持住了,就是你證道果的本錢。你連這平常都保不住,何況再一熱鬧,你一沖動起來,回頭一旦不熱鬧,你就不行了。功夫在于慢慢地修,在平常下功夫,不靠沖動。沖動本身就是心動,心就已經動了,動了再去修,你何苦來呢?把水攪渾了,你再讓它靜去,那你何苦呢?爲何不讓它攪動,就開始一點點沈澱?在平常中來修道,這是個無價之寶。
有人不認識,說:“這修道得熱熱鬧鬧啊,今天觀這個,明天去搞那個,後天修這法、修那法。”你都不如把你那個心放下,什麼都不想。別把水攪渾了再去靜,當下就靜,馬上就靜,一分一毫都不停的,馬上就把心死了,就完事了。它最直接、最省力,別浪費時間、浪費功夫,你攪和半天,最後還得走這條路,你何苦來呢?
所以看著普通,但是一般人他承受不了這個,外來的人爲什麼說這道場很清淨?就因爲大家都在努力,心裏清淨,你自己還沒感覺到太深,但外面已經感覺出來了。所以說,我們大家應該不起心,就這麼平平靜靜,把心慢慢叫它死掉,徹底死掉,毫不留情的,都讓它死掉。你也不要怕自己變成木頭、石頭,那無知愚蠢的人說:“那不是斷滅嗎?那不是墮落無記裏嗎?”你別管這些事情,什麼無記呀,你別管這些事情。你連一步都沒走呢,真墮假墮,你根本就不知道,所以我們都是想象爲是。修道,最後爲什麼修不到?就是拿這些理論說事,害怕,一步沒走就怕摔跟頭,那還行?你真正往前走,它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解 第二十四章 色欲障道》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