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出家成佛比在家成佛有多少優點?

  問題八、第叁個問題:出家成佛比在家成佛有多少優點?

  這個問題,佛講了,受戒和破戒能成佛,不受戒不能成佛。爲什麼說受戒能成佛呢?因爲佛的戒律,它是成佛必然的條件。成佛必須根據這些戒律來成佛。如果沒有這些戒律,就不能成佛。比如說在家居士,有的是受了五戒,或受了在家的菩薩戒,那只是給成佛打下一個基礎。所以說在家成佛的速度要和出家成佛的速度比,那還差得很遠。

  我舉個佛經裏的例子:有一個比丘尼,她勸國王的妃子出家。這個國王的妃子就說:“你看我在皇宮裏養尊處優慣了,我吃不了那苦。一旦受了戒,我又破了戒,甚至還下地獄,這反而不合適了。”這個比丘尼就講了,她說:“破戒就破戒!”她說:“我過去曾經就是一個戲子,專門演出家的人的這個戲。因爲演戲的原因,多少生以後就出家了。出家以後由于慢心,造口業,後來下了地獄。從地獄出來以後,趕上釋迦牟尼佛住世,也跟著出家了,最後在釋迦牟尼佛這個時期得到阿羅漢果。”她總結自己的經驗,說:“我要是那時候不出家,不可能在釋迦牟尼佛這個時代成羅漢,了脫生死的。就因爲我在釋迦牟尼佛之前,曾經出過家,受過戒才成羅漢的。”所以佛講了,受戒和破戒都能成佛。

  再一個,出家人和在家人比,有一本經書曾經講過這麼一個例子。一個國王就問一個比丘,說你看看:“一個得到初果的優婆塞,也就是證到初果的居士,應不應該向比丘頂禮?”這個出家人,這個尊者就給他講了,說出家有二十種殊勝的利益。每一種利益,這個證到初果的居士都必須向出家人頂禮。除了這二十利益,還有兩利益,就是兩個特點,包括這一共是二十二個特點。就是說在家證到果位的居士,也必須向凡夫出家人頂禮。出家比丘本身的這個利益就非常殊勝。

  特別是在家的居士如果證到阿羅漢,也就是四果阿羅漢的時候,他只有兩條路可選。一個是涅槃,不超過當夜。比如說今天得到阿羅漢,明天天亮之前你必須做出選擇,只有這麼一段時間。一個是涅槃,一個是出家。你看看居士證到四果阿羅漢必須是這兩條路。從這兩條路可以看出來,出家和在家人比,成佛的快慢就知道了。

  現在有一種說法,在家比出家成佛還快,這個說法不准確。從笨理想一想,一個專業的和一個業余的他能不能比?他不能比。另外受的戒體也不同,受的律儀也不同。有的出家人雖然有些地方沒有做好,甚至造一些惡業,但下地獄快,出來也快。他終歸在成佛這條道路上已經開始走了。就像一個小孩似的,不斷地摔跟頭,又不斷地起來,他終歸會跑的。所以出家比在家的優點,不可以用小小的比喻來講,沒法比喻。

  所以說我們應該能出家還是出家。當然了,一定要夠條件,不夠條件也不行。夠條件的還是要努力出家。我們有的雖然出不了家,一定要贊歎出家,千萬不要去誹謗出家,或阻礙人出家。佛在《出家功德經》講了,有人阻礙別人出家,他得的果報就是瞎眼果報。不管你是什麼樣的親人,都是一樣。這個瞎眼呢,生生世世瞎眼。比如說他墮落了,墮落鬼道,在鬼道瞎眼;墮落地獄,在地獄瞎眼;做人,做人瞎眼,所以這個果報非常重。

  我們也都知道。過去有一個尊者,看到一只鳥,後來笑了。別人問他:“尊者,你笑什麼?”他說:“我多少劫以前,想出家。這個鳥就是我的孩子,他阻礙我出家。”就是他母親告訴說:“你叫你父親別出家”。這孩子就對父親說:“你出家那誰管我啊?誰照顧我啊?”就因爲這句話,他就放棄了出家。所以這孩子,他父親最後都成了尊者了,他還墮落在畜生道成爲鳥類。所以說阻礙人出家,罪過很大的!出家非常殊勝,不是我們凡夫所能理解了的,一定多看看這個《出家功德經》,這個非常殊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