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成佛必備的條件是什麼?

  問題七、第二個問題:成佛必備的條件是什麼?

  這個成佛的條件很多的,首先我們要有正知正見。必備的條件,首先就是我們想成佛,必須知道我們本來就是佛,我們有佛性。佛性本來就是不生不滅的,也是不增不減的。爲什麼我們需要修行,需要成佛呢?因爲我們迷了,貪嗔癡過重,所以不能成佛。成佛只是去掉貪嗔癡,去掉我們的毛病習氣,我們就是現成的佛。所以說我們想成佛,必備的條件,是要按戒律去修行。從戒、定、慧開始,一步一步地做。

  在家居士也是一樣,在家居士更需要從戒、定、慧開始。首先從戒律開始,在家居士從叁皈和五戒開始。這個叁皈五戒看著很簡單,實際上做起來也要費一番功夫的。如果你放不下自己的利益,放不下自己的面子,放不下自己的這個吃、住等等,你想很快地成佛,這是有困難的。而且佛也是這樣,都是在難行中能行才有所成就的。而且從南傳佛教裏講,成佛得需要多長時間呢?得需要四大阿僧祇劫,再加十萬大劫才能成佛。也就是說釋迦牟尼佛從燃燈佛給他授記,到現在成佛這一段經過多長時間?十萬大劫,這一段時間就是十萬大劫。

  咱們的漢傳佛教很少把這個問題說明白,都是講很快就成佛了。說釋迦牟尼佛,燃燈佛給授記的時候就說了“來生當成佛,號釋迦牟尼。”我們以爲就是下一生,實際上這一段過程經過多長時間?是十萬大劫!而且佛在被燃燈佛授記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已是具備五神通的菩薩,已經是五神通的菩薩了。不斷地舍身,不斷地修行,具備五神通,最後遇到燃燈佛。看到一個老比丘在泥路上走,很辛苦,他發起一種供養心,布發掩泥,讓燃燈佛踏著他的頭發走。走過以後,起來再用頭發去鋪這個道。後來燃燈佛一看他如此虔誠,就說了,“如是,如是。”也就是說過去我也是這樣,你也是這樣,我過去也是這樣。所以他才被燃燈佛授記,當來成佛。這一段時間就經過了十萬大劫!

  有時候我們就是沒有長遠心,就想我今生一定要成就,我一定要成佛!決心是對的,但是要有長遠心。所以這裏的必備條件,主要是從戒律開始,特別是居士這一塊。不管僧人和居士都得從戒律開始,如果不從戒律開始,想成佛是不可能的。有人說我看經,我學教義能不能成佛?佛講了受戒和破戒能成佛,不受戒不能成佛。佛也曾經講,戒爲無上菩提之本。如果沒有戒律你不可能有菩提種子,沒有菩提種子就不會成佛的。這個問題大家一定要清楚。

  我們不管成佛需要多長時間,首先應該踏踏實實的,第一步該怎麼走?我們應該如實地走。雖然成佛時間很長,但是我們的修行呢,我們每個人可能也修過多少劫了。所以說不用考慮那些事情了,考慮這個時間長、時間短的問題。我們只要今生努力,必定有一天會成佛的。這個成佛條件是很多的,還要行菩薩道等等。

  還有一種說法,這個成佛——也就是說修行,我們的身體死了以後,骨頭堆成什麼樣呢?堆成像山一樣那麼高,那時候才能成佛。舍身,不斷地舍身,能舍到像山那麼高就可以成佛了。但是我們不要失去信心。我們聽到這些真實語,應該更高興,爲什麼呢?我們找到成佛的真實道路了。不是虛妄地說,不是欺騙地說,而是真實地說。所以我們就應該更有信心。

  曾經有一個師父在五臺山,那時候他還沒有出家,和我住在一個屋。這個屋裏人很多。他要出家,旁邊有一個師父就問他,說:“你現在出家,能成佛嗎?你知道成佛得多長時間,多少劫嗎?”這個師父就回答說:“你看一看,看我修了多少劫,你知道嗎?”那個師父就不吱聲了。他答得非常有理智。

  就是說我們每個人想出家也好,想修行也好,都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是多生多世的努力才有的結果。大家應該鼓起信心,何況成佛本來就是我們的本分,因爲我們本來就是佛,就因爲毛病和習氣熏染過重所以不能成佛。只要把我們的毛病習氣,也就是我執和法執放下、破除,我們就可以成佛,也就像禅宗講的,見性成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