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放下

  放下

   要想修學佛法,必須要能放下,若放不下,連入門都不可能,不管念佛也好,修禅定也好,都難得到真實利益。譬如一方面念佛,一方面還想其他事,如此念佛不專精能上路嗎?我們念佛爲什麼念不好?就是不專精。

   “若人散亂修,佛說無利益。”當你辦公的時候,集中全力辦公,因爲你要從此獲得資生的食糧,若不認真的做也有因果。下班以後,時間是我的,把辦公室的事放開,一概不想。換句話說,當修持的時候,要高度集中精力,認真地修持;念佛時認真地念佛。

  一般人縱然沒有任何壓力,爲什麼仍然修持不下?因爲他的惡業力起現行,不是想東就是想西,不是想南就是想北,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南轅北轍,一聯想就想個沒完,放不下,又如何修得成呢?只要半點放不下,連入門都不可能。那麼應當怎麼辦?過去的事情已經消失,不要再回頭想它,未來的事還沒到,不要做白日夢,最要緊的,牢牢把握住現在,只有現在才是最真實的。

  從前有個人買了一口鍋,用繩穿好,挂在棍上背著,走路時搖來搖去,杷繩子搖斷了,鍋子掉到地上打碎了,他連看都不看,頭也不回地走了。人家問他:“你鍋子打破了,怎麼連看都不看呢?”他說:“已經打破的鍋,我看它有什麼用呢?”

  已經過去的事,千萬不要再回憶,想來想去也是一番空;還沒到的事情不要幻想,做白日夢幹嘛?!最要緊的是牢牢把握住現在,只有現在才是最真實的。現在好好耕耘,未來必有好收獲;現在造惡業,未來絕對受苦果。要修持,必須放舍的幹幹淨淨,一切都不想,高度集中心力好好修持。

  要放下也實在不容易,因爲我們生活習慣太濁,對世間法的貪戀太深,對自己的孩子、親人眷屬,乃至周圍環境都非常貪戀。這些都是不永久的,都是無常的,終會消失,只有引我們墮落的呀!有一首偈說得很好:“叁有衆生諸受用,常被叁苦火逼燒;如屠引誘趣殺處,應斷貪等修菩提。”所謂的“叁有”,就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所有衆生一切的受用皆如是,常爲貪、嗔、癡所逼燒,好像屠夫牽著你出去,你以爲要牽你出去吃草,還高高興興地搖頭擺尾,結果他牽你至屠場宰你的頭;不要因世間法春風得意,春風得意的結果就如屠夫牽你的頭,要把你殺了,死亡已經近了。

  就如我在住處座上做早課,那天正好是星期天,我正在想“我應當勤苦修持,以求解脫。”而住我對面的一對夫妻,他們很會享受,每逢假期就把孩子送走,夫妻倆換上輕便裝,帶著水壺及需要的食物,以輕快的腳步開著汽車去郊遊。我就想“咦!這對夫妻蠻會享受、很幸福,安排得很好。”但接著我就想“這真是如屠引誘趣殺處!”不錯,他們是能在短暫的人生中,享受世間法所謂的溫暖快樂生活,光陰就逐漸空過了!福報也逐漸享盡了,享盡的結果又如何呢?接著我又想到常常照顧我生活的兩位居士,他們的生活狀況,想到他們一天到晚忙得很可憐,我就想起一首偈:“舉世盡從忙裏老,誰人肯向死前修。”

  如果真想在佛法中獲得真實利益,就要認真地修持,或許你會說:“我忙!有這事還有那事!”世間事是永遠忙不完的,你會永遠永遠沒有時間修持;沒有時間修持怎麼辦?只有等屠夫宰你了。

  “珊瑚枝枝撐著月”,無一真實,無一可戀。我們由于業力的關系,覺得世上的一切都是實有的,實際都是唯心所現。舉例來說,糖事實上是甜的,大家都有會承認,可是當你生病的時候,怎麼會覺得糖是苦的呢?如此講,你會說:我們現在看到的,明明山是山,水是水,地是地,怎麼不真實呢?換句話說:一切境界唯心所現,我們何必執著假的事情?放不下是由于把虛假的東西看做真實,才産生這種後果。

  一般人放不下,是因爲對世間的七情六欲、物質享受貪戀得太深太深,所以放不下,譬如煙瘾很大的人,如果沒煙抽時就想得要死,睡不著覺,到處找,哪怕是地上一根吸剩的煙頭,他都會撿起來,吸一兩口都會覺得好舒服。爲什麼覺得舒服?那是他的業力。你若不相信就抽抽看,恐怕抽了會想吐。因此,千萬不要執著、浪費光陰,放下吧!好好地修持吧!迷途不知返,結果如何呢?“秋風凋碧樹”,秋風不是很舒服嗎?可是碧綠、碧綠的樹,逐漸逐漸地就被和暢的秋風凋零了。對世間法貪戀不舍,耽于世間法,結果就如我剛才所說的那首偈“如屠引誘趣殺處”。那怎麼辦呢?——放下吧!斷除貪、嗔、癡,好好修持,才可以得解脫。

  

✿ 继续阅读 ▪ 春在枝頭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