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住隨緣
釋繼程
因緣不同,因緣流變。
這是事實,必須認清。
一般,我們對因緣會執著于常見,往往會以過去的例子或經驗來衡量現在及未來,或者以習氣、慣性來看待發生的事。
因此,就會先下判斷,或以習慣性的手法處理。如此,不是造成因判斷太早而錯失機緣,就是會形成教條化,乃至僵化的現象。
不能真切見到緣起法則的流動過程、無常秩序,就幾乎都會落入此等成見裏,當然也就無法做到隨順因緣了。
不能隨順因緣,就會有不准確的判斷、不合理的要求,或是非分的追求,強求果報或理想顯現。
這些皆必然會帶來苦惱,即使某些情況會因緣具足而現爲果報,似乎符合或滿足了欲望,卻往往不是在健康的心態、正確的因果觀中去接納。其作用及後遺作用可能在反撲時,招感更大的苦惱。
知道緣起是流動的、無常的。每一段,乃至每一刹那的因緣組合,都與過去、未來有所差異,但又連貫而延續的運作。
因此,不會以相同的心理與方式來面對,乃至處理類同的事項。對人、對物、對一切存在,皆以無常的心,隨順因緣去面對、處理。
真能見到緣起法的無常秩序、無我內容,便不執于這些因緣、不住于一法,卻又在因緣具足的刹那中,隨緣而行。
隨緣即是無住,無住才能隨緣。
無住隨緣的心,是自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