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信仰的利益

  信仰的利益

  平時我們做事講求效率,有益處的事才做,無益的事就不去做。同樣的,有益處的宗教才去信仰,沒有益處的宗教絕對不去信仰。談到信仰,有的人一開始信仰宗教,就走錯路,信了邪魔外道,這就是“邪信”。比邪信好一點的是“不信”,不信仰任何宗教固然不好,但是至少他還沒有走錯路,沒有中毒,將來要選擇一種正確的信仰,還有得救的機會。另外有一種信得很虔誠、不知分辨而“迷信”的人。迷信就是迷迷糊糊,不加分析觀察而盲目接受的一種信仰。像老公公、老婆婆們,手裏拿著一枝香,虔誠地跪倒在神明的面前,口中喃喃有詞,在我們看起來是迷信的行爲,但是他們那一片純真的心,是非常可貴的。至少宗教勸善止惡的觀念,已深植在他們的心中,是可以理解的。舉頭叁尺有神明,善惡報應,如影隨形,起心動念檢查自己,才能夠對佛法生起正確的信仰,才能獲得佛法的利益。首先我就和各位談談正信佛法能帶給我們什麼利益?

  一、信仰如手

  人因爲有了雙手,所以能夠創造各種事業,世界上許多奇巧的發明,都是由于有萬能的雙手。如果沒有科學家雙手靈活的運作,發明了電燈,在黑暗中,我們怎能享受到光明的可貴呢?如果沒有醫生們雙手精細的調配,生病了,我們怎能服用愈疾的藥物呢?其他如文化事業的推展、國防軍備的設施,都需要依靠雙手的操作。我們常比喻說:得到助手,或失去了左右手。手對我們的創業辦事,實在是太重要了。

  《大智度論》有一則譬喻說:“信仰的利益如手”。論說:好比一個人進入了寶山,山中蘊藏許多的寶藏,如果我們沒有雙手,如何挖取寶物呢?同樣的,進入佛法這座無盡的寶藏裏,如果缺乏信仰的雙手,就不會堅定不移地埋頭挖寶,依靠著信仰的手,才能獲得其中的功用。因此,要想獲得佛法的利益,一定要具備信仰。

  二、信仰如杖

  登山的人,手中拿根拐杖,有所支柱依靠,爬起山來,輕松多了。佛法的信仰好比拐杖一樣,能夠給我們依靠。人生在世有時候會感到世路茫茫,沒有依靠。甚至遭逢絕路時,沒有任何的助力,這時即使呼天喚地也于事無補。假如有了信仰作爲我們的依怙,仿佛一個舉步蹒跚的老人有了一支拐杖,在我們顛沛的人生旅途上,可以依靠著這支拐杖而走向平坦的大道。

  經上常說“國土危脆”,又說“人命在呼吸之間”,器世間的一切是虛幻無常的。尤其在本省地區,臺風、地震頻繁。當這些自然界的災害來襲,而人力無法抗拒的時候,更會感到人類的渺小,生命太脆弱了。如果我們選擇了佛法,好比手中有根拐杖,就能夠獲得安全。人生需要尋找依靠,阿彌陀佛也好,觀世音菩薩也好,任何的佛菩薩都可以做我們生命的依靠,使我們在虛幻的世相上建立安穩的依靠。但是如果不能對佛法興起信仰,將得不到佛法這支拐杖的利益,因此首先要建立對佛法的信仰。

  叁、信仰如根

  花所以開得芬芳美麗,因爲它有深厚的根;樹所以長得茂盛蒼郁,因爲它有紮實的根;人所以能夠生存下去,因爲有生命的根;一切事業的所以成功,也因爲有鞏固的根基。所謂“萬丈高樓從地起”,基礎的根本穩固了,摩天大樓才能建築。

  我們的信仰,就是産生無量功德的根本。《華嚴經》上說“信爲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依據這信仰的根,我們在佛法中修福修慧,不但奠定了人生基礎,進而到達了生脫死的境界。菩薩的五十二位,也是從“信仰”的根而起發的。經上告訴我們:沒有信仰的人,好像一棵枯萎的樹,是不能開花結果的。因此我們對于信仰的“根”,應該以法水好好地灌溉、照顧,使它茁壯、開花、結果。

  四、信仰如船

  信仰的利益,好比船舶一樣。在茫茫的大海中,船能夠運載乘客到達目的地,信仰也具有同樣的功用。《大智度論》說:“佛法大海,惟信能入。”我們想要進入深廣遼闊的佛法大海裏必須有了指南針,才不會迷失方向。《大智度論》又說:“要想進入佛法大海之中,布施、持戒是不能進入的,信仰對一個初入佛法的人來說,比布施、持戒更重要。浩瀚的佛海裏,如果不能掌穩信仰的船舵,是無法深入龍宮、探得骊珠的。因此我們必須駕著信仰的船筏,才能在佛法的大海裏面,采取到佛法的大寶。在這一望無垠、茫茫無邊的人生苦海裏,我們惟有依靠信仰的大願船,才能夠從生死大海的此岸,而安然地到達涅槃解脫的快樂彼岸。

  五、信仰如力

  古人說:“信仰就是力量。”對一件事有堅定的信仰,自然就能形成一股大力量。剛去世不久的哲學家方東美先生,在許多紀念他高行的文章當中,有一篇這樣地描寫著:方先生平生喜愛遊泳,有一次在遊泳時,忽然身子往水底下沈,在求生的本能下,他拼命地掙紮,但是愈掙紮愈下沈,眼看即將遭到滅頂的危險。這時他平靜一想:我是個哲學家,對于生死應該看得開才是,如此求生怕死的樣子太難看了,一個哲學家,死也要死得灑脫一點啊!這樣一想,心情輕松了許多,四肢也自然放下,結果,竟然藉著水的浮力浮出水面而獲得生還。對自己有了信心就能産生力量,更何況是對真理建立起信仰!

  佛陀在世時,經常在恒河沿岸演說佛法,有一個信者知道了這個好消息,于是走到恒河邊上找船,想渡河聽佛陀說法,但是找不到船只,望著滾滾的恒河著急不已。有人就開玩笑地說:“你何不從河上走過去呢!”由于此人對佛陀及佛法充滿了信仰,于是不顧河水的洶湧,不在水相上起分別心,果然涉水而過,到達了彼岸。信仰的力量,即使是驚濤駭浪也阻擋不了,這種力量,實在不可思議。

  六、信仰如財

  日常生活中,沒有了錢財,生活就沒有著落。近年來,世界各國遭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能源缺乏、經濟危機,于是探測家們拿著儀器,到海底、山間,尋找新的油田。但是不知道我們人人都有一座油田,那就是信仰,信仰就是我們的能源。

  愚癡的人類向紛纭的心外世界去尋找財寶,卻不知道自己內心有無限的財富。古人說“反求諸己”,我們內心的寶藏、內心的能源,要用信仰的鋤鏟,才能挖掘。佛經上提到財富,有所謂“七聖財”,七聖財中第一種就是信仰的財寶,有了信仰的財寶人生就更豐富了。

  佛教和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在于佛教並不一味叫人信仰,佛教的信仰是要我們建立在理智上、慧解上,甚至佛教的信仰可以建立在疑情的上面,因爲所謂信仰是發乎自然,出于本心,絲毫不帶一點勉強。等我們的迷惑解除了,就會更堅固我們的信仰,信仰堅固不移,才能真正得到信仰的利益。

  

✿ 继续阅读 ▪ 無住隨緣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