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禅?
(一)
問:什麼是禅?
答:什麼都是禅。
問:什麼不是禅?
答:什麼都不是禅。
問:爲什麼什麼都是禅,什麼都不是禅?
答:因爲如果不是你的心在禅中就是禅在你的心中。
問:那麼,非是禅和非不是禅有什麼區別呢?
答:有的只是心在禅中不知有禅與禅在心中知道不是禅之別。(禅狂)
(二)
問:什麼是禅呢?
答:禅是思惟修。
問:什麼是思惟修呢?
答:在思惟中不取法與非法,不取煩惱與菩提,不取生死與涅槃。
問:如果什麼都不取,修什麼呢?
答:或者說,以本有的淨覺心,不取動靜二相,了知身心皆爲挂礙,不依無知和覺明諸礙,超越有礙和無礙之境。
問:有所了知,難道不是取了知嗎?
答:取不等于了知,了知不等于取。
問:爲什麼要了知?
答:本來就有,以爲不在
問:爲什麼要不取?
答:從未失卻,何以要取。
問:怎樣了知?怎樣不取?
答:霧濃物掩,負重輕裝。
問:爲什麼要超越有礙和無礙之境?
答:因爲受用世界以及身心,其相同在塵域。
問:超越後如何?
答:超越後則如鍾鼓锽锽,聲出于外,不礙于內,亦如钹鑼寂寂,靜入于內,不礙于外。如此,煩惱菩提生死涅槃則不相留礙,因而能發寂滅輕安(遠離惛沈,輕利安適,心堪任性),妙覺隨順寂滅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