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叁十六、一女居士問:阿彌陀佛,弟子住在這裏以後,在單位的事情又引起了煩惱。護持叁寶,我真的起歡喜心,被這幫師父所感動了。但單位的事情又來了,你說長時間不回去,這一大堆事情,還起一種煩惱心。住個叁天、五天的時候,煩惱開始來了,在這兒就憋不住。在修行的同時,怎樣能把工作也做好,也護持好道場?我們作爲一個居士來發心,就慶幸自己。
你在道場住一段,就要回去處理單位的事情,一處理單位事情,煩惱又起來了,實際上我看這是好事。這不就是好事嗎?你又到道場來了,要不起煩惱,你在家了,是不是?
這事啊,就是說你把在單位起煩惱當成好事,它就不起煩惱了。你越把煩惱當作煩惱,它就起煩惱。這個煩惱啊,它是隨形,隨形煩惱,就是說,看你的起心動念是怎麼處理的。你認爲這個煩惱是好的,它反而不起來了。你認爲這個煩惱煩人、可恨,太可惡了,反而這煩惱越起越厲害。是我們心態不正確,處理得不正確。
每個人都有煩惱,關鍵是我們心態怎麼去對待。你換個方式,當你在單位,再起煩惱的時候,“好,我又該到寺院去了,太好了、太好了。”你看馬上這個煩惱就沒了。即使你去不去,它煩惱都輕了。因爲,這個煩惱騙不了你了,它成了你的助緣,它不願意幫你忙,所以下回它就不起了,在于我們怎麼處理。
(女居士答:我的意思說,在我到寺院這段時間以來,單位很多的事情都要等著你回去解決。剛想清淨心來寺院的時候,你說回去又一大堆事情。所以我也真很煩惱,一會兒一個電話這個事,一會兒一個電話那個事。其實人在叁寶,心有時候在飛,我真的很頭疼,也覺得很慚愧。但是她們師父的修行,我也感覺到我更慚愧,我放不下這兒,我又沒有辦法放下單位的事情,確實放不了,因爲還有那麼多工人在那兒等著,我還沒有辦法放下這東西,真是煩惱重重。)
我覺得你這個煩惱挺好的。爲什麼這麼多師父出家?就是因爲世間煩惱太多。所以才把他逼到出家這條道路。人呐,得靠逼。你現在能起煩惱,能知道家裏煩惱,實際上你就是有修行了,實際上挺好的事情,應該知道是個寶貝,別把這煩惱丟掉了。你丟掉了,對家裏也不起煩惱了,在這兒也不起煩惱了,最後你就在家呆著不來了,還不好了。所以,起點煩惱是好事。
爲什麼說呢?因爲在世間上,世間的事情,它都是自私自利的,不起煩惱它是不可能的,因爲啥呢?自私自利本身就是煩惱,煩惱它必然生出煩惱的果,它能不煩惱嗎?你硬要求它不煩惱,怎麼辦?只有按照佛法去修行,諸法空相才能去掉煩惱。不住在那裏,才能不起煩惱。
我想你可能一時放不下,怎麼辦?就是多誦誦《金剛經》。每天誦一遍《金剛經》。當起了煩惱的時候,你誦《金剛經》,再想想我說的話,“哎呀,這又該叫我上寺院去了。我這回又得著了,這煩惱太好了。”馬上這煩惱就不起了。好不好?